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北、苏南地区历来工农业发达,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田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通过农产品而带来的潜在风险必然成为环境安全领域的一大关注热点。 本文调查了浙北、苏南地区各种类型土壤(水田、旱田、园地、菜地)中DDT、HCH、PCBs浓度分布,应用SPSS、Matlab等软件对数据进行数学统计,研究各地区、各种类型土壤、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和污染物分布之间的相关性。在对该地区土壤DDT、HCH、PCBs污染的情况进行广泛了解之余,通过对DDT、HCH、PCBs同系物的分布调查和显著性分析,确定土壤中DDT、HCH、PCBs的主要污染源,研究各类异构体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并尝试结合DDT、HCH、PCBs的毒性数据,对上述地区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同时,在土壤污染调查的基础上,以农田土壤残留量为基准,研究痕量DDT和PCBs交互作用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指标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浙北农田土壤中HCH、DDT的残留及其分布特征 浙北平湖、海盐两地农田表层土壤中HCH、DDT均有检出,∑HCHs介于0.20~20.1ng/g之间,平均值为1.73ng/g,∑DDTs介于1.50~362.84ng/g之间,平均值为44.68ng/g,DDT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明显比HCH的同系物高,且81个样点中有19个的∑DDTs超出了国家规定的50ng/g的自然背景值。表层土壤中的污染物平均浓度均高于亚表层土壤;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HCH、DDT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水田土壤高于菜地土壤。有机氯农药的用量、土地的开发应用、土壤物化性质都可能对土壤中HCH、DDT的含量造成影响。经初步分析,浙北农田土壤中HCH对土壤生物的风险很低,而从食物链角度所做的风险评价则表明该地区土壤中的DDT具有一定的风险。 (2)苏南农田土壤中PCBs的残留及其分布特征 经过大量的样品测定,常熟、张家港两地198个表层农田土壤样品中仅有1个样点无PCBs检出,最高残留总量为32.83ng/g,常熟土样中PCBs的平均浓度为4.96ng/g,张家港的平均浓度为3.31ng/g,两地的污染水平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