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梗死(Periproceduralmyocardial injury/infraction,PMI)是经皮冠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常见并发症,术前基线CRP水平与术后PMI,尤其是高风险PMI(2007/2012年的PMI标准及2013年的SCAI标准)的发生是否有关仍存在争议。因此,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比术前基线CRP水平与术后PMI的发生率,尤其是高风险PMI的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来判断术前基线CRP是否是术后PMI的独立预测因子,并尝试探讨术前CRP水平及术后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经过严格地筛选,我们一共纳入4426个术前肌钙蛋白阴性的非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详细搜集其基础资料(如性别、年龄、血LDL水平、心功能、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既往PCI/AMI/CABG病史、是否ACS等),冠脉造影的病变特征(TIMI血流、偏心性、钙化、迂曲、分叉病变等)以及冠脉介入过程的操作(如球囊扩张、旋磨、支架的长度、数目等)等相关数据;根据其术前CRP的水平分为高CRP组(>3mg/L)和CRP正常纽(≤3mg/L)。通过对两组患者PCI术后24-48小时内发生PMI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研究:运用多元Logistic分析的统计学方法来研究术前CRP与术后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或者肌钙蛋白Ⅰ峰值的关系。结果:通过Logistic分析,高CRP组和正常CRP组术后发生心肌微损伤(Preprocedural myocardial minor necrosis,PMN)的比例分别是 34.23%vs 32.74%,两组数据没有明显的差异(P=0.607);然而,对于2007年和2012年的PMI标准,两组数据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007年PMI定义,高CRP组31.25%vs低CRP 组 26.25%,[HR]= 1.19,P= 0.046;2012 年的 PMI 标准,高炎症组 19.79%vs 低炎症组15.35%,[HR]= 1.26,P= 0.023);对于2013年的SCAI定义,两组发生率差异更大(高 CRP 组为 0.74%vs 低 CRP 组的 0.29%,[HR]= 2.9,P= 0.106)。此外,针对2007年和2012年的PMI定义,我们进一步对术前CRP水平与术后PMI发生率进行线性分析,结果发现两者有显著的线性关系(2007年PMI标准:P=0.006;Beta= 0.010;2012 年 PMI 标准:P= 0.011;Beta= 0.009)——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PMI的发生率随着基线CRP的升高呈升高趋势;但是术前CRP与术后的肌钙蛋白Ⅰ峰值水平无显著的线性关系(2007的PMI标准:P=0.989;2012的PMI标准:P= 0.963),说明高CRP与PMI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然而与PMI患者的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关联不大。结论:PCI术后轻微的心肌损伤与术前的基础CRP水平无明显关联;然而,对于高风险的PMI,术前高CRP是其一个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CRP水平越高,PMI的风险越大;但是CRP水平与术后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关系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