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常用50味药物在《外台秘要》中的用量规律研究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asdf_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几千年,得益于中医药,从总体上来讲,中医药的疗效是勿庸置疑的。对于中医药的传承,自古就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说,中药剂量理论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定的药物剂量是取得相应疗效的关键,并且合适的剂量也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所著,因其组方严谨、用药精专、疗效卓著,始终被医界各家所推崇,书中方药被称为“经方”,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但《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由于朝代的更迭,度量衡制度的变迁,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用的度量衡在不断变化,对于经方剂量的折算,历代医家存在不一致的看法,因此,作为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药物剂量的确定,关系到对仲景组方之意、立法之旨的把握,对中医临证处方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对经方本原剂量的考证以文物考古学方法得出的结论较为权威,经过本课题组的前期考证,认为东汉时期一斤约为220g,1两折合为13.8g,这一考证结果经得起实物及古代文献的推敲,较符合仲景用药剂量的原貌。但是,这一考证结论与现行《中国药典》、《中药学》教材中规定的中药剂量范围有巨大差异。因此,本研究立足于东汉到唐代,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医家对经方常用50味药物的剂量使用情况,进而总结东汉到唐代医家在临床用药剂量方面的规律与特点;揭示煮散剂在东汉到唐代的应用情况,发掘煮散剂起始阶段的奥秘,并分析宋代以后的煮散剂与前朝的区别。1研究目的(1)以《外台秘要》为文献依据,以《伤寒杂病论》常用50味药物为代表,研究汉唐时期汤剂中的中药用量情况。(2)目前经文物考古学方法考证东汉时期一斤约为220g,这一考证结果也较符合该时期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的用药剂量,依据仲景方1两≈13.8克,折算出常用50味药在经方中的剂量范围,并与东汉至唐代医家药物用量范围相对比,以分析东汉至唐代医家与仲景药物用量的差异。(3)将统计得出的东汉至唐代医家使用经方50味药物的常用剂量范围,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规定的剂量范围相比较,并总结东汉至唐代医家与当代中医生临床用药剂量之间的差异。(4)统计《外台秘要》中部分汤剂的全方药量、药味数、加水量,找出唐代以前医家使用汤剂全方用量的特点,并与《伤寒杂病论》中的汤剂和现代临床汤剂使用情况相比较,分析其差异,以此探究经方本原剂量1两≈13.8克的可行性和真实性。(5)通过研究《外台秘要》中煮散剂,分析煮散剂在魏晋隋唐时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并和宋朝煮散剂的盛行进行比较,进而探究经方本原剂量下降之谜。2研究对象研究经方50味常用中药在唐代《外台秘要》中的平均剂量、最常用剂量、常用剂量范围及剂量分布区间。《外台秘要》中纳入研究的医著如下:汉代的文献有仲景《伤寒论》;两晋时期的文献有《肘后》、《范汪方》,南北朝的文献有《小品方》、《深师方》、《集验》、《删繁》、《陶氏方》;隋唐时期的文献有《古今录验》、《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广济》、《延年方》、《救急》、《崔氏纂要方》、《张文仲方》、《许仁则方》、《必效》、《近效》及部分唐代官员收集方剂。在研究50味中药用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部分汤剂的全方量、药味数、加水量等情况。另外对《外台秘要》中煮散剂进行研究。3研究方法采用EXCEL表格数据处理功能和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50味常用中药在《外台秘要》汤剂中的出现频次、最常用剂量值、平均剂量值、常用剂量范围以及剂量分布区间等。4研究结果本论文对50味药进行了点面结合的讨论,从总体对比到单味药分析;研究《外台秘要》中部分汤剂的全方药量、药味数、加水量等情况,以综合分析全方药量问题;另外,研究煮散剂在唐代以前的使用情况。所得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50味常用药物在《外台秘要》中的用药剂量,特别是最常用剂量,多数与《伤寒杂病论》中用药剂量相仿。比较《外台秘要》和《伤寒杂病论》的常用剂量范围和剂量分布区间,发现多数药物在两本著作中两个范围的重合区域均较大。但是,也存在用量差异较大的药物。如葛根、生姜两药的剂量分布区间在《外台秘要》中的上限值明显大于《伤寒杂病论》,差值可达100余克;石膏、柴胡、厚朴、知母四味药的常用剂量范围在《外台秘要》中的上限值略大于《伤寒杂病论》,而甘草的常用剂量范围在《外台秘要》中的上限值略小于《伤寒杂病论》(2)50味常用药物在《外台秘要》中的用药剂量均显著超过现行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规定的中药剂量范围;《中国药典》规定的中药剂量多分布在《外台秘要》剂量1/10~1/3的范围内,并且《中国药典》规定的中药剂量范围明显比《外台秘要》中的用药剂量范围窄。以常用剂量范围为例,多数药物在《外台秘要》中的下限值明显大于《中国药典》规定的上限值,差值可达20余克,只有石膏、牡蛎、黄芪、附子四味药物在两书中有部分重合区域。(3)对《外台秘要》中445首汤剂计算全方药量,其全方药量的常用范围为131g~331g,药味数的常用范围为4~8个,加水量的常用范围为1200~1800ml,全方药量与药味数之比的常用范围为27.6~48.3 g/味,加水量与全方药量之比的常用范围为5~9 ml/g。(4)《外台秘要》中25首煮散方,每次煮药量集中在4.3 g和45.79 g,与唐代汤剂全方用量比较,煮散剂的煮药量明显小于汤剂的常用药量。5分析探讨通过对《外台秘要》中50味常用中药用量的研究可以看出,经方本原剂量发展至唐代变化不大,自宋代以后中药用量才出现明显下降,因此,本文继续探讨经方本原剂量的传承问题及下降之秘。(1)在“经方50味常用药物在《外台秘要》汤剂中的用量研究”一节,50味常用药物在《外台秘要》中的用药剂量,与《伤寒杂病论》中用药剂量相仿,说明唐代以前医家继承了仲景用药剂量的特点;在“《外台秘要》中部分汤剂全方量的研究”一节,唐代有大小方并存的现象,其中大方用药量明显高于《伤寒杂病论》中用药量,以上说明经方的剂量并不属于超大剂量,论证了经方剂量的可行性,支持经方本源剂量1两≈13.8克。(2)在“经方50味常用药在《外台秘要》汤剂中的用量研究”一节,《外台秘要》中医家用药剂量是《中国药典》规定剂量的3~10倍;将50味药在《外台秘要》和《中国药典》中的常用剂量范围进行对比,发现《外台秘要》中药物的剂量范围明显比《中国药典》规定的范围广,提示唐代以前中药剂量变化十分灵活,而相比之下,《中国药典》规定的用量范围则过于保守。(3)在“《外台秘要》中部分汤剂全方量的研究”一节,通过对全方药量、药味数、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外台秘要》中多数方剂体现了经方“方精量足”的剂量特点;对加水量与全方量的比值进行分析,发现《外台秘要》中多数方剂水药比例科学合理,以此佐证经方本源剂量1两≈13.8克的真实性和可行性。(4)在“《外台秘要》煮散方的研究”一节,证实煮散剂在唐代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至宋代煮散剂盛行,达到“以散代汤”的程度,中药小剂量的应用经验便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以至于明清时期散剂恢复成汤剂后,也无法继承唐代以前汤剂药专力宏的特点,而是延续了煮散剂药量小、药味数多、每日数服的特点,因此可以说,在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时期唐宋之交,中药剂型的转换对中药用量轨迹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是经方本原剂量下降的关键点。
其他文献
在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数据、开展实地调研、进行有关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当代国内外不同葡萄产品研究现状及其综合加工技术的概况,并指出葡萄产业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简要综述了可食农产品脆片加工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果蔬、薯类、食用菌脆片的工艺研究现状。同时,分析了脆片加工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借鉴美学相关研究,文章尝试剖析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现象与问题,把握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的总体特征,并分别从基本精神、脉络思潮与发展趋势等3个方面展开论述。
借鉴美学相关研究,文章针对西方建筑美学发展中的"现代性"展开研究,尝试从观念演化、思潮分野两个方面对"现代性"精神加以概括,进而剖析"现代性"的内涵与特征。
本文在DEM基础上,使用DirectX中的Direct3D模块结合MFC进行库区三维地形场景的可视化开发,为库区前期的规划、后期的管理维护和决策提供支持。首先论述了基于Direct3D的地形
山东省不仅是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21亩,低于全国1.38亩/人的平均水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山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约为532.6万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为了满足大众化教育办学条件,高校纷纷建设新校区。在建设现代化高校新校区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传承高校老校区校
<正>在移动互联时代,从发展趋势看,在线下只有坐着的生意(如饭店)、躺着的生意(如酒店)还有机会做,而站着做的生意(如超市)都将会被互联网逐渐替代。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看看
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是美国当代文坛的新秀。他凭借自己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一举成名,该作品曾占据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长达80周之久。胡赛尼的第二部小说《灿烂
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通过专门办法建立一套内控防范机制,才能减少和控制资产损失风险,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保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