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科主要属种核型研究及其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樟科(Lauraceae)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树种,是集材用、药用、香料、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于一身的多用途重要植物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樟科5属17种植物首次进行核型研究,为进一步开展遗传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樟科6属21种植物进行了系统关系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润楠属8种植物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为樟科植物系统生物学研究奠定了较好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樟科5属17种植物核型研究。本文系统开展了樟科5属17种植物的核型研究,结果表明:17种植物的核型类型分为“1 B”、“2A"、“2B”型3种。其中:樟属4种植物的核型均为“2 B”型;楠属的闽楠和白楠的核型分别为“2A”和“2B”型;润楠属8种植物的核型3种类型均有;新木姜子属的鸭公树和新木姜子的核型分别为“2A”和“2 B”型;檫木属的檫木的核型为“2 B”型。一般地,“1 B”和“2A”核型较对称,属于较原始类型;具“2 B”型的植物在系统演化中更为进化。2.樟科植物核型特点。综合本人及前人的研究结果,已开展核型研究的樟科植物共有42种,发现樟科植物的核型类型有“1A”、“1 B”、“2A”和“2B”四种类型,没有发现“C”类型的核型,说明樟科植物的核型总体上较为对称,在系统进化中属于较为原始的类型。其次,樟科植物的染色体基数均为12,但染色体数目和倍性不同。有38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4,为二倍体;另4种植物为多倍体,其中无根藤、月桂和美洲檫木3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8,为四倍体,台湾新木姜子的染色体数目为2n=6x=72,为六倍体。3.樟科植物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建立。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润楠基因组DNA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樟科6属21种植物的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4.樟科6属21种植物ISSR亲缘关系分析。用9个ISSR多态性引物对樟科6属21种植物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樟科6属21个植物种可划分为3个大类群,与樟科分类中的族一致:第一类为樟族,包括樟属(4种)和檫木属(1种);第二类为鳄梨族,包括楠属(4种)和润楠属(8种);第三类为木姜子族,包括新木姜子属(3种)和山胡椒属(1种)。在遗传距离为0.99左右时,樟科6属属间植物完全分开,属内植物全部聚在了一起,与传统形态分类相符。5.润楠属8种植物亲缘关系分析。根据核型研究参数将润楠属8种植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分为两类:第1类5个种,为“毛花组”的柳叶润楠、刨花润楠、华东楠和润楠4个种,还有“大果组”的龙眼润楠;第2类3个种,为“光花组”的红楠和风凰润楠,还有“绒毛润楠组”的绒毛润楠。而基于ISSR分子检测结果进行的聚类,也是将8个种聚成两类,但与核型参数聚类结果不同的是,第1类为6个种,即将第2类的绒毛润楠也聚在第1类,而第2类仅有“光花组”的红楠和凤凰润楠。作者支持后者的聚类结果,认为大果组的龙眼润楠和绒毛润楠组的绒毛润楠,其花被裂片均被毛,与毛花组的分组特征一致,与毛花组植物聚在一起这与形态特征完全一致,而光花组植物则自成一组。据此初步认为,润楠属植物分组最重要的特征应该是花被裂片是否被毛,并依此分成“毛花组”和“光花组”2大组即可。
其他文献
针对社会网络的研究起源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但随着社交网络和社会媒体等在线社会网络的大量涌现,人们传播信息、交流沟通方式都有了新的格局。由此产生的病毒式营销和口碑效
植物细胞扩展是植物组织器官形态建成中的重要环节,而维管组织和细胞骨架在组织器官发育及形态建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细胞骨架对于植物的抗逆性也至关重要。本实验室采
植物的叶扁平细胞形状不规则,相邻细胞通过凸起和凹陷互相嵌合形成一个连续的表面。扁平细胞与气孔保卫细胞、表皮毛共同构成了植物最外层具有防御及气体交换功能的表皮。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蕴含
干旱与土壤盐渍化是植物生长面临的两大重要非生物逆境,大部分农作物对干旱及盐均很敏感。长期生存于西北荒漠区的野生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逆境适应机制,对
盐胁迫在农业领域是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20%以上的陆地和近乎一半的灌溉土地都受到盐分影响,寻找与抗盐胁迫相关蛋白或基因对了解植物抗盐机制以及提高植物抗盐性十分重要,
目的:神经肽myomodulin目前仅发现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该家族神经肽在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中都有分布。Myomodulin被证实可作为无脊椎动物的神经递质、神经调质和神经激素参
盐碱、干旱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是导致作物减产、品质下降和限制作物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低温胁迫可以引起作物的大幅度减产,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抗逆
硼缓解植物铝毒害的生理和生化机制在很多方面已经得到验证,但是关于这些过程下的分子机制我们却了解甚少。为了了解酸柚根在硼铝互作下的基因表达模式,我们用含有两种硼浓度
人脑是现如今宇宙中所能检测到的最为丰富的组织之一,且大脑的高级功能也是自然界中活动方式最为丰富的。其丰富性表现为其存在大数量的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因此探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