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质量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关注。发达国家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法规、建立各种保障机制、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改进,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我国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高职教育质量评估的政策文件,制定了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理论研究正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国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的、成功的经验。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主体比较。该部分根据三大价值主体,即国家(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在各国高职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所拥有的权力和地位不同,将当前世界上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主体形式分为以下三种:政府官方型主体,民间、非官方型主体和多元型主体,并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同时结合当前经济和高职教育的发展特点,对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主体的共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第二部分,高职教育质量保障内容比较。本文认为,质量保障内容是整个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高职教育的质量由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质量、专业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的质量和学生的质量等多个层面组成。发达国家在对不同层面实施质量保障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特点,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条文,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并借助一定的技术方法,有效地保证了高职教育质量。第三部分,高职教育质量保障方法比较。质量保障方法是各国在实施质量保障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的统称。当前世界上存在的质量保障方法有以下四种:即评估、认证、审计和基准,每种技术方法在质量保障活动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各国通常都会采用一种技术方法,有的甚至是两种,有的则在一种技术方法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扩张或延伸,以达到保障高职教育质量的目的。第四部分,高职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它是高职院校为了确保自身的教育质量水平,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而形成的,它具有与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同等重要的地位。第五部分,国外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前面分别对质量保障主体、质量保障内容、质量保障方法和内部质量保障制度的介绍和比较分析,根据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立由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共同组成多元合作的质量保障主体、建立专业评估机制和教师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制度以及发展多元评估,引进“元评估”机制五点建议,以不断完善我国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使之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国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