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女性形象——从《玉米》三部曲和《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谈起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毕飞宇的《玉米》三部曲和孙惠芬的《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为讨论的主要对象,以中国城市化进程为背景,并在回顾现代文学中的同类形象的基础上,对城乡冲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当下文学塑造城市化中乡村女性形象的特点。全文主要以三个章节进行论述: 第一章主要以毕飞宇的小说《玉米》三部曲为核心来考察城市化进城中的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毕飞宇对于女性的关注从其写作伊始就已经表现出来,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乡土领域——王家庄世界。玉米、玉秀和玉秧生长在王家庄,毕飞宇通过对于她们命运的细腻描写,表现出在农村向城市的转型过程中,表达了乡村女性用尽心机地希望在城市中占得一席之地的强烈欲望。以不加任何评价的客观化笔法,为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女性生存方式的抉择留下悬疑。 第二章考察了对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形象有独特表现的《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作者孙惠芬来自农村,对于在农村城市纠葛中的女性有着格外敏锐的感触,歇马山庄是她讲述在城市影响下乡村妇女生活的固定场景,这部小说上演了两个乡村妇女之间的友谊从建立到崩塌的剧目,表达了游离在城乡之间的女性置疑。乐土已经不复往昔,家园究竟在何处?在城乡的夹缝中,无所适从;留守于乡土,也诗意不复存在。 第三章面对着中国20世纪的的城市化进程,梳理了中国现代文学30年的两种类型的乡村女性形象。在当下创作与现代文学创作的比较中,研究当下乡村女性形象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以确立当下文学塑造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女性的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通过跨区输送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异地消纳是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亟需从经济视角开展风电异地输送消纳的成本模拟仿真研究。构建了三阶段模型,在两区域电力
本文以细读方式阐释穆旦的《智慧之歌》。《智慧之歌》是诗人的一次追忆之旅,本文按其追忆的路程展开论述: 一、“爱情”,对应于第二节诗。穆旦的爱情诗不多,但在他的诗里,体现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会对CO2减排产生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其不够成熟,因此出现高投资成本和低投资回报率的问题。为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电力行业提出了多种激励
新月诗派在中国新诗史及中国文学史上都有着它永不陨落的地位。本文将着重从新月诗人的精神世界切入,一方面追溯成长与五四思潮下的新月诗人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与现代
针对网内间歇性电源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建立了以相邻时段间歇性电源输出变化和供需功率平衡为基础的评价指标。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分解的混合储能充放电策略,以小波包分解的间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