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乳腺癌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具有高度异质性,是世界范围内女性的主要癌症之一发病机理目前仍未完全明确,按浸润程度分为浸润性癌、原位癌,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主要治疗手段仍为化学疗法、放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早诊断、早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有效预测是改善预后乳腺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肿瘤标志物是由于肿瘤细胞在机体内发生以及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因是机体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异常产生或升高的一类物质,可作为辅助肿瘤的诊断,并对预后进行判断、治疗的指导和癌症的筛查。理想的肿瘤标志物是在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基础上,能明确肿瘤的来源,又可与肿瘤的分期和大小相关,并能通过其检测结果观察疗效,监测肿瘤复发和反映预后的功能。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普遍存在特异性、敏感性偏低的问题,在乳腺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治疗决策等临床应用实践中仍显不足。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的高表达与免疫细胞相关,并在癌症免疫逃避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可能是潜在的肿瘤标志物。但是对于乳腺癌患者,PD-L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仍存在争议。目的:为了阐明PD-L1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乳腺癌PD-L1高表达的临床意义,我们利用系统评价中的Meta分析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收集乳腺癌肿瘤组织临床病理切片和患者的病理特征资料,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对PD-L1的表达进行检测后,分析PD-L1高表达的发生情况与相关临床特征的关联性。对比系统评价和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乳腺癌PD-L1高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PubMed,Embase对截至2017年3月的相关已发表文献进行全面的检索,运用STATA 14.0统计软件对收集得到信息进行Meta分析。收集某三甲医院肿瘤科乳腺癌肿瘤组织病理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PD-L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追溯相应的病历信息,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PD-L1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eta分析部分,最终纳入18项研究,包括5958名患者。统计分析得到在总体的乳腺癌患者中,PD-L1的高表达与总体生存期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HR=1.16,95%CI:0.78-1.71,P=0.470)。然而在亚组分析中,包含所有类型乳腺癌类型的亚组显示PD-L1高表达具有更高的风险比(HR=1.37,95%CI:1.19-2.42,P=0.004),而只纳入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亚组则显示更低的风险比(HR=0.58,95%CI:0.35-0.96,P=0.035);同时分析结果显示PD-L1高表达与DFS没有相关性。另外,PD-L1的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的研究结果显示,PD-L1高表达与以下各项显著相关:更低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OR=0.48,95%CI:0.29-0.79,P=0.004)、血管浸润阳性(OR=0.67,95%CI:0.46-0.99,P=0.042)、HER2水平阳性(OR=1.25,95%CI:1.03-1.50,P=0.021)、TILs增加(OR=0.08,95%CI:0.03-0.24,P<0.001)。临床病理评价部分,收集46例乳腺癌患者组织切片和年龄、T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血管侵袭、Ki67表达水平、ER表达水平、PR表达水平、HER2表达水平、三阴性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达水平等临床特征。切片经免疫组织化学法后显微镜下观察PD-L1表达情况,评分后分析PD-L1高表达与肿瘤相关临床参数的关联。结果提示,组织学分级Ⅲ级的患者BC组织中PD-L1高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级的患者(47.1%vs13.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在不同年龄、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否出现血管浸润和不同HER2表达水平、不同ER表达水平、不同PR表达水平、不同Ki67表达水平、是否三阴性乳腺癌的样本中,PD-L1高表达率均没有显著性区别,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系统评价结果显示,PD-L1高表达总体上与乳腺癌较差预后相关,但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PD-L1高表达却与更好的总生存率相关。PD-L1高表达与较差的分化程度,血管浸润的出现,HER2水平阳性以及较多TILs浸润相关。2、临床病理研究支持PD-L1高表达与较差的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3、临床病理研究与系统评价结果基本保持一致,PD-L1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