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水平、以及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是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后第三种常见的引起视力丧失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进展,有关CRVO发病原因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进展之一就是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和遗传因素与CRVO发病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Hcy又称高半胱氨酸,属于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许多研究表明,Hcy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性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并可能与其他因子协同,促进早期血管疾病的发生,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同时研究发现体内叶酸缺乏和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C到T的突变均会导致Hcy水平升高。对同样是血栓性疾病的CRVO是否与Hcy和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有关,近年来国外开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但结果均存在分歧,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报道。目的:探讨血浆Hcy和叶酸水平、以及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中CRVO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65例CRVO患者作观察对象(即CRVO组),排除糖尿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和眼外伤等影响血浆Hcy水平疾病;选择65名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等条件与观察对象相匹配的、无其他影响Hcy水平病史的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CRVO组中按年龄分为≤45岁组(24人,36.9%)和>45岁组(41人,63.1%)两个亚组;按荧光素血管造影分为缺血型组(30人,46.2%)和非缺血型组(35人,53.8%)两个亚组。血浆Hcy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叶酸浓度以放射免疫法测定,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采用模板指导的末端碱基掺入反应结合荧光偏振检测技术(template-directed dye-terminator incorporation with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detectiob, TDI-FP)方法进行分析。本研究中,Hcy浓度超过14.97μmol/L定为高Hcy血症,叶酸浓度低于4.20ng/dl定为低叶酸血症。结果:CRVO组平均血浆Hcy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60±1.64μmol/L和8.02±0.55μmol/L, P=0.003),平均叶酸浓度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75±0.40ng/dl和7.30±0.58ng/dl, P=0.034)。在年龄不同的2个亚组中,高Hcy血症和低叶酸血症患者所占比率均无明显差异。缺血型组和非缺血型组中高Hcy血症分别为12例(40%)和5例(14.3%)(P=0.019),低叶酸血症的比率在两个亚组中无明显差异(P=0.308)。总体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C到T的突变中TT纯合子为13.5%,CRVO组和对照组之间并无差异。缺血型组中TT纯合子有10人(34.5%),非缺血型组只有4人(14.3%),两个亚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发现,TT纯合子伴高Hcy血症患者在缺血型组中明显多于非缺血型组,分别为6例和2例(P=0.016)。结论:高Hcy和低叶酸水平为中国人群CRVO发病独立的危险因素。MTHFRC677T基因C-T突变更易导致缺血型CRVO的发生,间接证实了高Hcy在CRVO病程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本研究从基因水平为CRVO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1.从理论上对1985-2013年度山西省护理专利的信息进行分析。2.对山西省护理专利实施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并调查其实施过程的各种阻碍因素。3.运用系统动力学成长上限模型分析法,对阻碍山西省护理专利实施的主要因素之间的因果和制约关系及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并根据成长上限模型消除负反馈原理提出促进山西省护理专利实施的针对性对策。方法:1.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护理专利进行检索,结合我国知识产
研究目的:1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大鼠模型2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 , Tri)对EAE大鼠的疗效3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能否抑制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炎性反应。4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的影响。5寻求一种治疗EAE、多发性硬化(MS)具有广泛潜力的新思路。研究方法:实验动物Wistar大鼠随机
本研究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CA)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变化,探讨中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肱动脉EDD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