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大气PM2.5中铅同位素特征研究

来源 :地球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xiao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ICP-MS测定太原市2009年夏季至2010年春季典型月份中存在于PM2.5上的铅(Pb)及同位素特征,分析了铅的浓度水平、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铅同位素丰度比特征,并由富集因子法初步解析了铅的来源。结果显示,太原市环境大气中存在于PM2.5上的Pb含量为270.83ng/m3,低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对颗粒物中铅的年均限值,在国内属中等水平。冬季存在于PM2.5中的Pb浓度水平最高,与取暖燃煤排放有关;扬尘中的Pb富集则对春季的Pb污染有较大贡献。Pb与PM2.5的相关性显示夏季和冬季二者来源一致,皆为燃煤排放;206 Pb/207 Pb与208 Pb/206 Pb的同位素丰度比特征也表明PM2.5中Pb的主要源于燃煤排放,由于冬季煤炭消费量较高,其燃烧排放对PM2.5中Pb的贡献高于其他季节。采样期间PM2.5中Pb的富集因子(20.45)显示,Pb主要源于人为活动的排放;春季的富集因子(10.76)接近10,表明春季时自然源的Pb对PM2.5的贡献较大。
其他文献
中国现代性的悖论式语境,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悖论式的生存状态、价值理念和精神结构。这种悖论从近代、现代一直延续到当代知识分子的存在与写作中。“新时期”初期文学叙事
自素质教育提出以来,很多学校和学科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德育路径的探索,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德育经验。然而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路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德育的实效性。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路径研究既能为新课改提供理论支撑,丰富学科德育理论,又能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提供德育路径参考,促进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本文以第九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
<正>以透射电场强度为观测对象、以光学近似射线层析成象为数据处理解释方法的跨孔电磁波层析成象 (ECT)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可归结为求解如下的离散方程问题
会议
【正】 单元教学在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领域已越来越成为引人注目的课题。这种教学形式打破了以单篇课文为基本教学单位的旧有模式。然而,由于旧有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们往往把
结合软基沉降机理,提出用Weibull模型预测软基沉降全过程。该预测模型参数意义较为明确,可以反映加载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克服了其它两种成长模型反弯点处沉降值与最终沉降相对不
建立了减压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水样中多环芳烃的方法。采用85μm聚丙烯酸酯固相微萃取纤维作为捕集阱,在40~90℃的样品加热温度和5~90 kPa的负压状态下,吹扫捕集水
本文对纤维筛分仪检测方法提出了改进和探讨,通过引述国内外有关数据,经推导和验证后阐明,在对纸浆纤维筛分测定时,选用其中一个网目较粗的筛板进行测定,其所得的纤维百分岿即其长
<正> 美国著名学校心理学研究者Sheridan与Gutkin 2000年撰文提出,人类已经迎来了21世纪,是该对学校心理学进行深刻审视与反思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好好考虑的问题是:一、当前
对从PTA残渣中回收钴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 ,确定了水浸PTA残渣 -蒸发除有机酸 -P2 0 4萃取分离钴、锰 -P2 0 4萃取富集钴 -碳酸盐沉钴 -醋酸溶解转化结晶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