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进,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多届评委。曾任中国文联第七届、第八届全委委员,重庆直辖市第一届文联主席。有著作43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韩国)世界诗歌研究会授予的第7届世界诗歌黄金王冠、全国诗歌报刊网络联盟授予的“百年新诗贡献奖·理论贡献奖”、(香港)国际华文诗人笔会授予的“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
一
一部崭新的诗集摆在我的书桌上:蓝色的封面,内文也是蓝色。书名《西藏三章》,这难道是西藏那雪域高原的明澈、纯净的蓝天吗?就这样,在重庆,在我的书房,我与遥远的西藏蓝天相遇了。诗人刘萱说:“空灵的蓝提取我的魂灵”。在诗行里的穿行,给我带来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感动。《西藏三章》的歌者走遍高原,且歌且行,藏南,藏北,拉萨,阿里,文布,泽当,喜马拉雅,珠峰,都在诗的清洗下获得新的生命。诗人登雪山则情满雪山,观圣湖则意溢于圣湖,心与神会,情与灵通。她的诗,真是“不择地而自出”了。
诗章绝不止于西藏风俗的呈现,这是诗人刘萱发现的西藏。刘萱说:“初来西藏的人只能触摸到她的皮肤,只有真正深入西藏的人才能触摸到她的温度。”我想起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第三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评委会在北京的北纬饭店举行,艾青是评委会主任。我特别为一位我当时并不认识的叫吉狄马加的彝族新人的诗集《初恋的歌》发言。我说,这本诗集不像其他那些少数民族题材的诗集,吉狄马加并不着迷于彝族风俗人情的肤浅书写,而是通过彝族的生活触及了彝族柔软的人性和坚忍的精神,因此这准确无误地是一本优秀诗集。我感觉,《西藏三章》也是这样的作品。
在刘萱笔下,西藏的风物都似而不似,不似而似。如果说,散文是反映世界,诗就是反应世界。在诗这里,客观世界的一切都化为了诗人的主观反应,万物化为了情思。诗人反应世界用的是内视点。内视点给与诗人的是山中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香,女中之态,难以道破,只能会心。外在世界在心灵化过程中被分解和被重新组合了,物理时间和物理空间都失去了意义。诗人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在《西藏三章》里,诗人可以披满两万年前的阳光,诗人能够看到远古飘来的旗帜,诗人有可能将沉醉和悲苦从今世吹向他世,这就是诗啊!
古代的象雄文化经苯教传播形成的藏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的一颗别具一格的神秘的璀璨明珠。可以说,越远离都市的喧嚣,就越有靠近精神的超凡脱俗的可能。越远离现代文明的地方,就越有可能保留人性的芬芳与人情的美丽,在神秘色彩的苍凉里认知生与死的含义,显示生命的强韧与芬芳。跟着《西藏三章》,读者很自然地就踏入了西藏的历史深处,走进了西藏的文化精髓。这就是“诗与远方”的“远方”,呼唤淳朴、善良、信念、向往的远方。
日光之城的拉萨,苍茫肃穆,通透坦荡。被诗的太阳重新照亮以后,更以诗的风貌出现于我们面前了——
一直在世界最高处安住,每天都比黑暗准时到达。
这哈达洁白如歌,蔚蓝如镜,长远如诗。
泽当的望果节,在诗人眼里,就不只是一个民俗节日,诗笔披露的是感恩,是激情,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村口的氆氇正踉跄走过云彩,碰落黄昏的孤独。
在山脉分割远古的天空的阿里,诗人仿佛再次醒来——
我是你生命的原野,你是我一世积蓄的泪光
诗人写藏北歌声:
云朵成了五彩的河流
居于高天之上
卻还能缓缓流动
左牵一只黄羊
右挽一个冬季
这使人自然会联想到那个“左牵黄,右擎苍”的“老夫”,当然,这里不是“老夫”苏轼,而是大高原变幻多姿的云彩。这里透出的消息,是诗人的古典诗词修养。
神性、神秘、神奇的西藏,对于我们,是“更加遥远的遥远”,超出了一般的感知天地,成为跋涉与寻觅之地。“倒下千年的风雪也覆盖不了你刻在高原上的悠久喘息”,对这“喘息”的聆听与解读是《西藏三章》相当动人的地方。诗人对人性对自然对生死对天地的哲思,使得这部诗集有别于那些只停留于展示少数民族风俗人情的诗篇,显示出了诗集的厚度与深度。
二
没有内视点的人算不得诗人,同样,没有形式感的人也算不得诗人。
诗是以形式为基础的艺术。从散文的眼睛看,诗根本没有什么内容,既无人物,也无故事,用德国美学家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诗是说废话的艺术,走弯路的艺术”。诗人讲的“废话”走的“弯路”为什么会有人喜爱呢?其中的奥秘就在它的言说方式。言说方式就是诗的形式。对诗的读者来说,形式也是鉴赏的重要内容。如果尝试将《诗·周南·关雎》译成现代汉语,我们也就失去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首悦耳、美词的诗。鲁迅曾不无幽默地说,假如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成“漂亮的好小姐呀,是少爷的好一对儿”,“那么到哪里投稿也会碰壁的”。抽掉《关雎》的形式,诗就变成抽去水分的干枯的苹果。
我高兴地看到,《西藏三章》在形式上有所寻觅。从形式美学看,诗集的一些作品显然从散文诗那里吸取了比较多的养分。散文诗几乎是新诗出世后不久就有的品种。在新诗发展史上许地山、王统照、何其芳、郭风、柯蓝等人留下了优美的散文诗。尤其是鲁迅的《野草》,以它的幽深峭拔的诗境、深刻独到的神髓、缜密的艺术构思与圆熟的语言艺术成为现代散文诗的经典。散文诗在音乐美、排列美上不如抒情诗那样严格,它有语言的自然节奏,而并无有规律的节奏;它一般有留恋非韵文的倾向。在诗的所有品种中,卷舒自如的飘逸美、疏放美,是属于散文诗的诗美。刘萱曾师从柯蓝,受到柯蓝的指引。读《西藏三章》就感觉到,刘萱的这些诗有如天上流云,有如山间小溪,长短自如,无拘无束,富有散文诗的风姿。
《西藏三章》的“三章”体就是诗人在形式上的创造。启功先生曾说:“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词是讲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他讲的是古诗,而新诗则是创出来的。《西藏三章》以西藏的地区和城市为题,每题都有三章。诗情澎湃,必须三章才得以放开胸怀。以《拉萨三章》为例,首先是序诗:“跋涉千里,乘星空的雨露投入你的怀抱”,然后是第二章《高原八月》,再然后是第三章《拉萨河的诉说》。诗情层层递进。又如《泽当三章》,望果节——神湖——“搅动男女老少/搅动悲与喜/搅动从古到今”的沐浴节。这种“三章”体,让人想起钟嵘在《诗品》中讲的那句话:“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尽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三章给了诗人和读者广阔的“感荡心灵”的诗的空间。
一
一部崭新的诗集摆在我的书桌上:蓝色的封面,内文也是蓝色。书名《西藏三章》,这难道是西藏那雪域高原的明澈、纯净的蓝天吗?就这样,在重庆,在我的书房,我与遥远的西藏蓝天相遇了。诗人刘萱说:“空灵的蓝提取我的魂灵”。在诗行里的穿行,给我带来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感动。《西藏三章》的歌者走遍高原,且歌且行,藏南,藏北,拉萨,阿里,文布,泽当,喜马拉雅,珠峰,都在诗的清洗下获得新的生命。诗人登雪山则情满雪山,观圣湖则意溢于圣湖,心与神会,情与灵通。她的诗,真是“不择地而自出”了。
诗章绝不止于西藏风俗的呈现,这是诗人刘萱发现的西藏。刘萱说:“初来西藏的人只能触摸到她的皮肤,只有真正深入西藏的人才能触摸到她的温度。”我想起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第三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评委会在北京的北纬饭店举行,艾青是评委会主任。我特别为一位我当时并不认识的叫吉狄马加的彝族新人的诗集《初恋的歌》发言。我说,这本诗集不像其他那些少数民族题材的诗集,吉狄马加并不着迷于彝族风俗人情的肤浅书写,而是通过彝族的生活触及了彝族柔软的人性和坚忍的精神,因此这准确无误地是一本优秀诗集。我感觉,《西藏三章》也是这样的作品。
在刘萱笔下,西藏的风物都似而不似,不似而似。如果说,散文是反映世界,诗就是反应世界。在诗这里,客观世界的一切都化为了诗人的主观反应,万物化为了情思。诗人反应世界用的是内视点。内视点给与诗人的是山中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香,女中之态,难以道破,只能会心。外在世界在心灵化过程中被分解和被重新组合了,物理时间和物理空间都失去了意义。诗人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在《西藏三章》里,诗人可以披满两万年前的阳光,诗人能够看到远古飘来的旗帜,诗人有可能将沉醉和悲苦从今世吹向他世,这就是诗啊!
古代的象雄文化经苯教传播形成的藏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的一颗别具一格的神秘的璀璨明珠。可以说,越远离都市的喧嚣,就越有靠近精神的超凡脱俗的可能。越远离现代文明的地方,就越有可能保留人性的芬芳与人情的美丽,在神秘色彩的苍凉里认知生与死的含义,显示生命的强韧与芬芳。跟着《西藏三章》,读者很自然地就踏入了西藏的历史深处,走进了西藏的文化精髓。这就是“诗与远方”的“远方”,呼唤淳朴、善良、信念、向往的远方。
日光之城的拉萨,苍茫肃穆,通透坦荡。被诗的太阳重新照亮以后,更以诗的风貌出现于我们面前了——
一直在世界最高处安住,每天都比黑暗准时到达。
这哈达洁白如歌,蔚蓝如镜,长远如诗。
泽当的望果节,在诗人眼里,就不只是一个民俗节日,诗笔披露的是感恩,是激情,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村口的氆氇正踉跄走过云彩,碰落黄昏的孤独。
在山脉分割远古的天空的阿里,诗人仿佛再次醒来——
我是你生命的原野,你是我一世积蓄的泪光
诗人写藏北歌声:
云朵成了五彩的河流
居于高天之上
卻还能缓缓流动
左牵一只黄羊
右挽一个冬季
这使人自然会联想到那个“左牵黄,右擎苍”的“老夫”,当然,这里不是“老夫”苏轼,而是大高原变幻多姿的云彩。这里透出的消息,是诗人的古典诗词修养。
神性、神秘、神奇的西藏,对于我们,是“更加遥远的遥远”,超出了一般的感知天地,成为跋涉与寻觅之地。“倒下千年的风雪也覆盖不了你刻在高原上的悠久喘息”,对这“喘息”的聆听与解读是《西藏三章》相当动人的地方。诗人对人性对自然对生死对天地的哲思,使得这部诗集有别于那些只停留于展示少数民族风俗人情的诗篇,显示出了诗集的厚度与深度。
二
没有内视点的人算不得诗人,同样,没有形式感的人也算不得诗人。
诗是以形式为基础的艺术。从散文的眼睛看,诗根本没有什么内容,既无人物,也无故事,用德国美学家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诗是说废话的艺术,走弯路的艺术”。诗人讲的“废话”走的“弯路”为什么会有人喜爱呢?其中的奥秘就在它的言说方式。言说方式就是诗的形式。对诗的读者来说,形式也是鉴赏的重要内容。如果尝试将《诗·周南·关雎》译成现代汉语,我们也就失去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首悦耳、美词的诗。鲁迅曾不无幽默地说,假如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成“漂亮的好小姐呀,是少爷的好一对儿”,“那么到哪里投稿也会碰壁的”。抽掉《关雎》的形式,诗就变成抽去水分的干枯的苹果。
我高兴地看到,《西藏三章》在形式上有所寻觅。从形式美学看,诗集的一些作品显然从散文诗那里吸取了比较多的养分。散文诗几乎是新诗出世后不久就有的品种。在新诗发展史上许地山、王统照、何其芳、郭风、柯蓝等人留下了优美的散文诗。尤其是鲁迅的《野草》,以它的幽深峭拔的诗境、深刻独到的神髓、缜密的艺术构思与圆熟的语言艺术成为现代散文诗的经典。散文诗在音乐美、排列美上不如抒情诗那样严格,它有语言的自然节奏,而并无有规律的节奏;它一般有留恋非韵文的倾向。在诗的所有品种中,卷舒自如的飘逸美、疏放美,是属于散文诗的诗美。刘萱曾师从柯蓝,受到柯蓝的指引。读《西藏三章》就感觉到,刘萱的这些诗有如天上流云,有如山间小溪,长短自如,无拘无束,富有散文诗的风姿。
《西藏三章》的“三章”体就是诗人在形式上的创造。启功先生曾说:“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词是讲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他讲的是古诗,而新诗则是创出来的。《西藏三章》以西藏的地区和城市为题,每题都有三章。诗情澎湃,必须三章才得以放开胸怀。以《拉萨三章》为例,首先是序诗:“跋涉千里,乘星空的雨露投入你的怀抱”,然后是第二章《高原八月》,再然后是第三章《拉萨河的诉说》。诗情层层递进。又如《泽当三章》,望果节——神湖——“搅动男女老少/搅动悲与喜/搅动从古到今”的沐浴节。这种“三章”体,让人想起钟嵘在《诗品》中讲的那句话:“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尽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三章给了诗人和读者广阔的“感荡心灵”的诗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