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谭菲(1981-),女,内蒙古通辽人,硕士在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二中学初中语文教师,初一年级组组长。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行分析阐述。首先从文言文的语言形式以及教学方法上分析了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其次对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教学;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2-0123-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变化巨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环境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但是尽管如此,文言文的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仍属于一个难点。文言文在语文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提起对文言文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改善文言文教学现状。
1 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
1.1 文言与现代的常用语言形式上有差别:
众所周知,文言口语和现代汉语口语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如今我们说话早已不用“之乎者也”,而是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但是文言文却是一种复杂难懂、极其内涵和深奥的语言。实际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改变了语言形式。繁杂的文言文不能满足高效、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人们也不再使用文言,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文,自然不会有太多的代入感。学生们会觉得文言文是一个非常陌生的东西,他们无法理解古人的思想和行为,虽然文言文在古人的生活中就如同喝水吃饭一般的自然,但现今,文言文的晦涩难懂却让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学生们觉得难以理解。
1.2 教师在教学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上枯燥无味:
在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是教师较为头疼的部分,同时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部分。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们往往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对文言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摸索和探究。但是基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们很少能够跳出思维怪圈,将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教师们通常会对文言文的教学程序上进行研究,比如大多数语文教师都会用的“翻译法”和“串讲法”。在对文言文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会对该篇文言文进行一句一句的翻译讲解。对难以理解的字、词都会进行逐字分析。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们了解整篇文章在讲什么,但是却无法体会文章的美感,而且还会觉得枯燥乏味、毫无乐趣可言。
2 激发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2.1 在文章的导语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本身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难懂的,而现阶段的学生对于自己没有兴趣且困难的东西一般都选择放弃或者忽略。因此,教师必须要想方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对作者生平事迹进行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等。当学生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主观观念,就会有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例如,在对《石壕吏》一文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为学生介绍“杜甫一共有‘三吏’,《石壕吏》就是其中‘一吏’。作为一个在规划中完成的作品,《石壕吏》创作在安史之乱的后期。那个时候,唐朝军队和叛军打得难分难解,而唐军最终还是没有敌过叛军。国家没有兵力怎么办?只有抓壮丁!杜甫亲身经历了这些动乱,感受到了人民的困苦和国家急需兵力的迫切,这种矛盾的心情使杜甫创作了‘三吏’……”教师就像这样,对导语进行一定的准备和修饰,为学生介绍杜甫创作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心情。学生们在教师的讲述下,脑海中渐渐会生成相应的画面,教师的语言越生动,学生脑海中的形象就会越清晰。仿佛真的看到了唐朝时期百姓的困苦、看到了国家兴亡的焦躁和悲哀,也看到了统治者的凶残苛暴。在这种心情下,学生会在接下的文言文学习中更容易体会和融入到作者的感情中。当学生置身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之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翻译,才会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2 合理的设置诵读比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来说,熟练的诵读和背诵都有助于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并且在诵读的同时,学生们大多都会跟着文章的内容变化在脑海中描绘出与之对应的画面和场景,因此诵读也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感情的体会,以及对想象力和感悟力的培养。但是一味的令學生坐在课堂上反复诵读,学生会觉得非常的枯燥和乏味,并且也很难会有学生能够长期坚持。因此,教师需要想方法引导学生并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比如设置诵读的比赛情境,在对《岳阳楼记》进行教学时,先由教师对该篇文章进行示范诵读,并对该篇文章诵读的要点进行讲解。例如“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将断句以及容易读错的字为学生指出,并对于重读音的字词进行示范朗读。随后,将班上学生分为相同人数的几个小组,利用一节课专门针对文章的朗诵进行比赛。看哪一个小组朗读的最有感情、最能够打动人。为了表示鼓励,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便宜实用的小奖品,例如签字笔芯、小便签纸之类的,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还可以让比赛不流于形式,真正的使学生文言文诵读得到训练。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长期训练下来,学生在文言文的诵读和理解方面都不再是问题,而文言文的学习和教学也都不再成为语文的难点,学生会对文言文有独特的理解,教师也可以收获高效率的教学成果。
3 结语
教师必须要首先了解学生为什么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前提之下,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务必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并且也能够对文言文的内涵和包涵的感情进行理解,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孙居峰.初中文言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
[2] 刘敏.浅谈文言文字词教学技巧[J].文学教育,2013(2).
[3] 吴会锋.如何激发初中新生文言文学习兴趣[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9).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行分析阐述。首先从文言文的语言形式以及教学方法上分析了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其次对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教学;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2-0123-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变化巨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环境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但是尽管如此,文言文的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仍属于一个难点。文言文在语文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提起对文言文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改善文言文教学现状。
1 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
1.1 文言与现代的常用语言形式上有差别:
众所周知,文言口语和现代汉语口语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如今我们说话早已不用“之乎者也”,而是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但是文言文却是一种复杂难懂、极其内涵和深奥的语言。实际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改变了语言形式。繁杂的文言文不能满足高效、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人们也不再使用文言,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文,自然不会有太多的代入感。学生们会觉得文言文是一个非常陌生的东西,他们无法理解古人的思想和行为,虽然文言文在古人的生活中就如同喝水吃饭一般的自然,但现今,文言文的晦涩难懂却让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学生们觉得难以理解。
1.2 教师在教学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上枯燥无味:
在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是教师较为头疼的部分,同时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部分。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们往往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对文言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摸索和探究。但是基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们很少能够跳出思维怪圈,将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教师们通常会对文言文的教学程序上进行研究,比如大多数语文教师都会用的“翻译法”和“串讲法”。在对文言文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会对该篇文言文进行一句一句的翻译讲解。对难以理解的字、词都会进行逐字分析。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们了解整篇文章在讲什么,但是却无法体会文章的美感,而且还会觉得枯燥乏味、毫无乐趣可言。
2 激发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2.1 在文章的导语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本身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难懂的,而现阶段的学生对于自己没有兴趣且困难的东西一般都选择放弃或者忽略。因此,教师必须要想方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对作者生平事迹进行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等。当学生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主观观念,就会有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例如,在对《石壕吏》一文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为学生介绍“杜甫一共有‘三吏’,《石壕吏》就是其中‘一吏’。作为一个在规划中完成的作品,《石壕吏》创作在安史之乱的后期。那个时候,唐朝军队和叛军打得难分难解,而唐军最终还是没有敌过叛军。国家没有兵力怎么办?只有抓壮丁!杜甫亲身经历了这些动乱,感受到了人民的困苦和国家急需兵力的迫切,这种矛盾的心情使杜甫创作了‘三吏’……”教师就像这样,对导语进行一定的准备和修饰,为学生介绍杜甫创作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心情。学生们在教师的讲述下,脑海中渐渐会生成相应的画面,教师的语言越生动,学生脑海中的形象就会越清晰。仿佛真的看到了唐朝时期百姓的困苦、看到了国家兴亡的焦躁和悲哀,也看到了统治者的凶残苛暴。在这种心情下,学生会在接下的文言文学习中更容易体会和融入到作者的感情中。当学生置身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之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翻译,才会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2 合理的设置诵读比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来说,熟练的诵读和背诵都有助于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并且在诵读的同时,学生们大多都会跟着文章的内容变化在脑海中描绘出与之对应的画面和场景,因此诵读也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感情的体会,以及对想象力和感悟力的培养。但是一味的令學生坐在课堂上反复诵读,学生会觉得非常的枯燥和乏味,并且也很难会有学生能够长期坚持。因此,教师需要想方法引导学生并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比如设置诵读的比赛情境,在对《岳阳楼记》进行教学时,先由教师对该篇文章进行示范诵读,并对该篇文章诵读的要点进行讲解。例如“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将断句以及容易读错的字为学生指出,并对于重读音的字词进行示范朗读。随后,将班上学生分为相同人数的几个小组,利用一节课专门针对文章的朗诵进行比赛。看哪一个小组朗读的最有感情、最能够打动人。为了表示鼓励,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便宜实用的小奖品,例如签字笔芯、小便签纸之类的,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还可以让比赛不流于形式,真正的使学生文言文诵读得到训练。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长期训练下来,学生在文言文的诵读和理解方面都不再是问题,而文言文的学习和教学也都不再成为语文的难点,学生会对文言文有独特的理解,教师也可以收获高效率的教学成果。
3 结语
教师必须要首先了解学生为什么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前提之下,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务必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并且也能够对文言文的内涵和包涵的感情进行理解,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孙居峰.初中文言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
[2] 刘敏.浅谈文言文字词教学技巧[J].文学教育,2013(2).
[3] 吴会锋.如何激发初中新生文言文学习兴趣[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