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化的时代,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班组,文化的魅力日益显现,文化的作用日益重要,文化的前途日益明朗,但文化又是具体的,文化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离开了特定的载体,文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1-0168-02
1.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在一个班级中是客观存在的。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精神层,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制度层,如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物质层,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及班训、出板报等教室内环境的布置。
2.知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一个班级的风尚、文化传统、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入到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具体功能表现如下:
2.1班级文化具有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区别于其它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它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动力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
2.2班级文化具有凝聚的功能。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
2.3班级文化具有制约的功能。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制约着学生的言行。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班级文化对成员的这种制约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得以实现:氛围制约(环境、关系、风气等);制度制约(规章、纪律、守则等);观念制约(理念、道德、舆论等)。
2.4班级文化具有激励的功能。激励就是激发干劲,从而更加主动、自觉、积极地去做某件事情。如果一个班级文化以人为中心,形成一種人人受重视,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那么这个班级的干劲就士气冲天,这就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
3.述班级文化建设的注意问题
3.1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建设班级文化的前提是要求班主任和全班同学要有文化意识,必须认识到建设班级文化很必要,认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文化意识,思想上认为文化无足轻重,那么班级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就不可能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
3.2要有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准备。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同学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学生刚入校,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各异,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思维方式不一,要在一个集体中学习生活配合很好,短时间内难以办到。这就要求文化建设要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循序渐进地进行。先把表层文化建好,再考虑幔层文化,最后深层文化。至于深层文化,就更要慢慢来了:一个班级的班风要经过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才能定型、一个班级的考风要经过数次考试才能显现、一个班级的班风要经过长期的碰撞磨合才能定格。
3.3要有全员参与其中的行动。班级文化建设是大家的事情,不是个人的事情。这里的全员包括班主任和全体同学,班主任是班级的“行政指挥官”,他的一些思想会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思想开放,班级就不会很保守;班主任做事效率高,班级就不会很拖拉;班主任有大局意识,班级就不会很自私。其次,同学们也要积极参与,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多配合工作,全班一盘棋,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的氛围,相反,班主任不支持,同学们不配合,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天方夜谭。
4.懂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4.1环境策略。
4.1.1注重教室的卫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美化教室,但至少可以让教室保持干净整洁,班主任在看到地上有纸屑时要主动捡起来,打扫工具摆放整齐,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其次,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才能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通过一些剪纸等贴在墙上,还能带动学生一起动手,既不用很多的资金,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1.2要重视教室的布置。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教室,比如说小学生的墙上就不应该贴一些太深奥的名诗名画,这样只能起到一个视觉上的美观,对学生的发展起不了任何的作用。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所以布置教室既要考虑到趣味性,又要是学生不分心为前提进行设计,同时可以根据各种节日的到来,随时更换,教室的环境保持新鲜感才能够吸引学生去欣赏和探究。
4.2制度策略。
4.2.1人人平等,班干部大家选。比如选举班干部时,让每一个位竞选者说说自己在哪方面特别能干,以后要怎么做,再让学生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集中进行选举,这样不但能给每个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选出来的学生是大家公认的,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比较有影响力。
4.2.2班级制度公开化和管理民主化。当一个新的班级组建时,班主任就应该发动全体学生献计献策,对班级制度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组织学生讨论、制定具有本班特色的班规、班风、班训、班歌等。
4.2.3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班主任设置奖项要有针对性,多而不杂,让每一个奖项都能充分发挥作用,符合本班特色。
4.3活动策略。首先班主任应该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增进集体感情。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管理、发展,班主任在这些活动中只做一个观众,最后班主任有意识地在班级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
总之,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暗示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提升自己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把握,通过浓浓的文化氛围去陶冶学生,从而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1-0168-02
1.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在一个班级中是客观存在的。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精神层,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制度层,如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物质层,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及班训、出板报等教室内环境的布置。
2.知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一个班级的风尚、文化传统、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入到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具体功能表现如下:
2.1班级文化具有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区别于其它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它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动力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
2.2班级文化具有凝聚的功能。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
2.3班级文化具有制约的功能。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制约着学生的言行。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班级文化对成员的这种制约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得以实现:氛围制约(环境、关系、风气等);制度制约(规章、纪律、守则等);观念制约(理念、道德、舆论等)。
2.4班级文化具有激励的功能。激励就是激发干劲,从而更加主动、自觉、积极地去做某件事情。如果一个班级文化以人为中心,形成一種人人受重视,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那么这个班级的干劲就士气冲天,这就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
3.述班级文化建设的注意问题
3.1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建设班级文化的前提是要求班主任和全班同学要有文化意识,必须认识到建设班级文化很必要,认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文化意识,思想上认为文化无足轻重,那么班级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就不可能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
3.2要有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准备。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同学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学生刚入校,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各异,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思维方式不一,要在一个集体中学习生活配合很好,短时间内难以办到。这就要求文化建设要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循序渐进地进行。先把表层文化建好,再考虑幔层文化,最后深层文化。至于深层文化,就更要慢慢来了:一个班级的班风要经过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才能定型、一个班级的考风要经过数次考试才能显现、一个班级的班风要经过长期的碰撞磨合才能定格。
3.3要有全员参与其中的行动。班级文化建设是大家的事情,不是个人的事情。这里的全员包括班主任和全体同学,班主任是班级的“行政指挥官”,他的一些思想会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思想开放,班级就不会很保守;班主任做事效率高,班级就不会很拖拉;班主任有大局意识,班级就不会很自私。其次,同学们也要积极参与,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多配合工作,全班一盘棋,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的氛围,相反,班主任不支持,同学们不配合,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天方夜谭。
4.懂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4.1环境策略。
4.1.1注重教室的卫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美化教室,但至少可以让教室保持干净整洁,班主任在看到地上有纸屑时要主动捡起来,打扫工具摆放整齐,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其次,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才能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通过一些剪纸等贴在墙上,还能带动学生一起动手,既不用很多的资金,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1.2要重视教室的布置。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教室,比如说小学生的墙上就不应该贴一些太深奥的名诗名画,这样只能起到一个视觉上的美观,对学生的发展起不了任何的作用。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所以布置教室既要考虑到趣味性,又要是学生不分心为前提进行设计,同时可以根据各种节日的到来,随时更换,教室的环境保持新鲜感才能够吸引学生去欣赏和探究。
4.2制度策略。
4.2.1人人平等,班干部大家选。比如选举班干部时,让每一个位竞选者说说自己在哪方面特别能干,以后要怎么做,再让学生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集中进行选举,这样不但能给每个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选出来的学生是大家公认的,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比较有影响力。
4.2.2班级制度公开化和管理民主化。当一个新的班级组建时,班主任就应该发动全体学生献计献策,对班级制度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组织学生讨论、制定具有本班特色的班规、班风、班训、班歌等。
4.2.3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班主任设置奖项要有针对性,多而不杂,让每一个奖项都能充分发挥作用,符合本班特色。
4.3活动策略。首先班主任应该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增进集体感情。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管理、发展,班主任在这些活动中只做一个观众,最后班主任有意识地在班级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
总之,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暗示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提升自己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把握,通过浓浓的文化氛围去陶冶学生,从而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