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与终端普及后,在电视屏幕背后,竞争的核心是内容。如果电视内容失去吸引力,不仅原有内容播控平台受到严峻挑战,传统的终端制造商和有线电视网络也将受到冲击。
电视机曾经是家庭的娱乐中心,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承载着各种更具吸引力的内容,而且可选择性、互动性和便捷性都远优于电视。相反,电视内容及其传播方式的吸引力越来越弱,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间日渐下滑,年轻用户正在流失,电视受众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大。而年轻人,无论在潮流塑造还是在消费方面都更具影响力,也更受广告主青睐。因此,在整体广告规模逐年增长的同时,电视渠道的广告收入不仅份额在减少,而且总体规模也呈现见顶下行的趋势。
收入的来源是行业的血液,广告收入下滑意味着电视行业在失血。同时,人们不看电视之后也冲击到电视产业链上的终端制造和网络运营,电视终端销量和有线网络订阅更快地趋于饱和。
近年来电视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电视的出现扩展了电视的产业链条,极大地丰富了电视内容。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智能电视能把年轻人重新拉回到屏幕前么?即使回到了电视屏幕前,原有的传输与播控渠道仍是人们的主要选择么?
智能电视冲击家电企业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发明的电视,在二战后迎来快速发展,走进万千家庭。电视终端的技术路线与制造格局也几经变迁,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使用阴极射线管的显像管到等离子、液晶平板,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LCD到OLED,从一体机到分离机身,从功能电视到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在传统电视的信号接收、处理和显示功能之外,增加了“智能”的部分,即与PC、平板、智能手机类似的计算功能,包括CPU、内存、操作系统和存储空间等,从而实现类似于计算设备的功能与体验。
每一次技术上的更迭多少都带来制造格局的变化。在电视普及初期,终端的设计和制造由以RCA为代表的美国企业主导。不过很快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日本的消费电子产业迅速崛起,涌现出了索尼、松下、夏普、东芝等一批企业,并长期占据主要的市场地位。最近十年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降低、地位下滑。三星、LG等韩国公司以日本为师,凭借供应链的优势和营销提升,不断获取市场份额,攀升至全球龙头,电视出货量市占率超30%。而中国企业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进入市场,经过努力追赶,在CRT时期曾经短暂取得一定优势,但在LCD时代又被日韩企业甩开。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以海信、TCL、康佳、创维、长虹等为代表的我国电视机品牌整体市占率不断上升。
智能电视的出现使得曾经由家电企业主导的制造格局出现变化。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IT巨头和代工企业纷纷跨界发展,进军智能电视领域。而且随着电视越来越“智能化”,其技术演进也从家用电器向IT设备靠近,电视越来越向“显示器 主机”这一PC的方向进化,也更加有利于“互联网/IT品牌商 IT代工企业”这一IT业流行的制造模式,而不利于传统家电制造企业。
发展至今已近25年的中国电视制造行业目前正站在提升品牌、走向国际的关键时期。在家电需求趋于饱和的市场环境下,新竞争对手的出现、新趋势的变化给传统家电企业带来严峻挑战。
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如小米、乐视等的品牌更具号召力,他们更加重视口碑营销,通过其他业务树立起来的品牌向电视业务导入巨大流量;其采用的网上销售渠道更具成本优势,也更为年轻人所接受;每年升级的电视硬件避免太多品类,聚焦单品爆款,降低了供应链管理难度;人机交互界面更加友好,软件系统实现快速迭代与在线更新。
另一方面,与白电企业不同,由于不掌握液晶面板等核心部件,黑电企业的利润率原本就较低。而互联网公司往往通过互联网服务获得收入,在硬件上不赚钱甚至赔钱,这更是给黑电企业的盈利带来压力。
除了市场份额和利润受到新进入者蚕食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传统家电企业曾经熟悉和主导的电视制造业正在被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导向未知,它们沉重的身躯能否跟得上技术和商业模式变革的步伐?
三网融合挑战有线电视网络
1958年试播的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标志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此后的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电视信号采用无线传输,各地目前仍广泛可见的无线电视发射塔即是历史的见证。有线电视网络与电信网络的建设基本同步,都是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不过与邮电系统的垂直管理不同,广电系统采取的是属地管理,这为目前分割的广电网络埋下伏笔。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曾经分割的有线电视网络、电话网、互联网逐渐走向融合。三网融合对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有助于开展电信、互联网相关业务,提高网络利用率,增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电视传输网络多元化,打破了原来广电系统封闭的体系,带来激烈的竞争,长期来看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电信行业已基本完成电话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同时电信运营商比较早的公司化运营和单一的股权结构也有利于网络建设和业务开展。相比之下,广电系统在近年才逐渐完成台网分离。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从事业单位性质的电视台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企业,实现网络接入与内容播控的分离。但多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与电视台仍是同一集团下属的企事业单位。
而且,尽管大部分有线电视网络已完成数字化和双向改造,具备了“智能”的基础,但属地化管理的各地有线电视网络仍处在各自为政的分割状态,尚未成为一张网络。广电系统的改革进程推进缓慢,直到2014年才成立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负责整合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网络。 美国的电视传播网络从早期的无线电视发展到付费的有线电视网络、卫星电视等,再到三网合一。原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Comcast、Time Warner Cable,以及原固话网络运营商AT
电视机曾经是家庭的娱乐中心,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承载着各种更具吸引力的内容,而且可选择性、互动性和便捷性都远优于电视。相反,电视内容及其传播方式的吸引力越来越弱,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间日渐下滑,年轻用户正在流失,电视受众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大。而年轻人,无论在潮流塑造还是在消费方面都更具影响力,也更受广告主青睐。因此,在整体广告规模逐年增长的同时,电视渠道的广告收入不仅份额在减少,而且总体规模也呈现见顶下行的趋势。
收入的来源是行业的血液,广告收入下滑意味着电视行业在失血。同时,人们不看电视之后也冲击到电视产业链上的终端制造和网络运营,电视终端销量和有线网络订阅更快地趋于饱和。
近年来电视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电视的出现扩展了电视的产业链条,极大地丰富了电视内容。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智能电视能把年轻人重新拉回到屏幕前么?即使回到了电视屏幕前,原有的传输与播控渠道仍是人们的主要选择么?
智能电视冲击家电企业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发明的电视,在二战后迎来快速发展,走进万千家庭。电视终端的技术路线与制造格局也几经变迁,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使用阴极射线管的显像管到等离子、液晶平板,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LCD到OLED,从一体机到分离机身,从功能电视到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在传统电视的信号接收、处理和显示功能之外,增加了“智能”的部分,即与PC、平板、智能手机类似的计算功能,包括CPU、内存、操作系统和存储空间等,从而实现类似于计算设备的功能与体验。
每一次技术上的更迭多少都带来制造格局的变化。在电视普及初期,终端的设计和制造由以RCA为代表的美国企业主导。不过很快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日本的消费电子产业迅速崛起,涌现出了索尼、松下、夏普、东芝等一批企业,并长期占据主要的市场地位。最近十年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降低、地位下滑。三星、LG等韩国公司以日本为师,凭借供应链的优势和营销提升,不断获取市场份额,攀升至全球龙头,电视出货量市占率超30%。而中国企业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进入市场,经过努力追赶,在CRT时期曾经短暂取得一定优势,但在LCD时代又被日韩企业甩开。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以海信、TCL、康佳、创维、长虹等为代表的我国电视机品牌整体市占率不断上升。
智能电视的出现使得曾经由家电企业主导的制造格局出现变化。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IT巨头和代工企业纷纷跨界发展,进军智能电视领域。而且随着电视越来越“智能化”,其技术演进也从家用电器向IT设备靠近,电视越来越向“显示器 主机”这一PC的方向进化,也更加有利于“互联网/IT品牌商 IT代工企业”这一IT业流行的制造模式,而不利于传统家电制造企业。
发展至今已近25年的中国电视制造行业目前正站在提升品牌、走向国际的关键时期。在家电需求趋于饱和的市场环境下,新竞争对手的出现、新趋势的变化给传统家电企业带来严峻挑战。
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如小米、乐视等的品牌更具号召力,他们更加重视口碑营销,通过其他业务树立起来的品牌向电视业务导入巨大流量;其采用的网上销售渠道更具成本优势,也更为年轻人所接受;每年升级的电视硬件避免太多品类,聚焦单品爆款,降低了供应链管理难度;人机交互界面更加友好,软件系统实现快速迭代与在线更新。
另一方面,与白电企业不同,由于不掌握液晶面板等核心部件,黑电企业的利润率原本就较低。而互联网公司往往通过互联网服务获得收入,在硬件上不赚钱甚至赔钱,这更是给黑电企业的盈利带来压力。
除了市场份额和利润受到新进入者蚕食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传统家电企业曾经熟悉和主导的电视制造业正在被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导向未知,它们沉重的身躯能否跟得上技术和商业模式变革的步伐?
三网融合挑战有线电视网络
1958年试播的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标志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此后的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电视信号采用无线传输,各地目前仍广泛可见的无线电视发射塔即是历史的见证。有线电视网络与电信网络的建设基本同步,都是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不过与邮电系统的垂直管理不同,广电系统采取的是属地管理,这为目前分割的广电网络埋下伏笔。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曾经分割的有线电视网络、电话网、互联网逐渐走向融合。三网融合对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有助于开展电信、互联网相关业务,提高网络利用率,增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电视传输网络多元化,打破了原来广电系统封闭的体系,带来激烈的竞争,长期来看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电信行业已基本完成电话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同时电信运营商比较早的公司化运营和单一的股权结构也有利于网络建设和业务开展。相比之下,广电系统在近年才逐渐完成台网分离。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从事业单位性质的电视台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企业,实现网络接入与内容播控的分离。但多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与电视台仍是同一集团下属的企事业单位。
而且,尽管大部分有线电视网络已完成数字化和双向改造,具备了“智能”的基础,但属地化管理的各地有线电视网络仍处在各自为政的分割状态,尚未成为一张网络。广电系统的改革进程推进缓慢,直到2014年才成立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负责整合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网络。 美国的电视传播网络从早期的无线电视发展到付费的有线电视网络、卫星电视等,再到三网合一。原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Comcast、Time Warner Cable,以及原固话网络运营商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