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的秋天,我一直在缓慢地阅读着张楚的小说。我关注张楚,大约是在2011年的时候,在新浪,我搜索到他的博客。那时,我读到他的第一篇文章,是他的散文《我和我居住的小镇》。
张楚的散文有小说的味道,而他的小说有散文式的散漫。他文字的底色是灰色的,有可以触摸到的忧伤。在他的作品之外,总有低低盘旋的叹息声。这让我常常想到,一个皮肤白皙,眼神忧郁,夹烟的手指,颀长干净的男子——这是他文字展现给我的幻觉。事实上,我看到的张楚,个子高大,眼神中有着淡淡的羞涩和温和,做事沉着稳健,非常有质感的一个男人。
张楚从来没有拿出一副讲故事的架势。他的小说,仿佛是漫不经心的聊天,或者随意在画纸上的勾勒,线条浅淡,又或者,在生活的长卷里,用镜头裁下一小段,让那些藏在皱褶深处,冰冷的,温暖的,理性的,非理性的生活,放大,再放大。
小说,是一个人世界观最明白的表达,尽管这种表达是秘而不宣的。但有意无意间,透过张楚作品中的人物,我们仍隐约读出当下这个时代,生活在最底层的小人物的焦灼、无奈与悲伤。比如《地下室》中的曹明娟、《七根孔雀羽毛》中的宗建明,《曲别针》中的志国,《蜂房》中的老五。在我的感觉中,《蜂房》更像是一个梦境,跳跃,无序,混乱。这个时代,物欲人欲泛滥,却无法填满内心的荒凉。思想找不到领袖,于是人们一直找不到“蜂王”;灵魂找不到归宿,所以“老五”的生活总在游荡中。“我”渴望温暖,但“西亚”只存在于电话的另一头,人们难以找到那扇通往阳光的大门。或许,通过《蜂房》,张楚想表达的,正是“浮生意凉,大梦一场”的空旷和寂寥。
在张楚的小说中,更多时候我看到的是混沌。因为这种混沌,让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丰富的具象。他笔下的人物,全是生活底层最普通的小人物,贫困的农民、小镇里的普通人、小公务员。人物没有好与坏明显的界线。实际上他一直在写人性,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自己的理由。比如《夜是怎样黑下来的》中的老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那种善于算计的精明人,当不大不小的官,享不多不少的清闲,自视甚高,让人感觉“云淡风轻”,实际上却是“当家主事”之人。当生活中出现了他不能掌控的因素时,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惊慌,如同居室中出现蛇蝎之类的动物,他采取的直接行为就是驱赶清除。所以他用各种各样的手段,逼迫儿子与女朋友张茜分手。但生活就是这么奇怪,不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新生的力量,总是充满了生机,而对手又是一个“有隼一样眼神”的人,所以老辛在对方嘤嘤的哭声中,轻而易举地败下阵来。其实,老辛有错吗?没有。晶晶有错吗?没有。张茜有错吗?没有。李素芬有错吗?没有。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活着。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生冲突,就产生了故事。张楚是个机智的人,他把读者领进故事后,当读者还在其中纠结苦恼,思索故事的来龙去脉,判定人物的是非对错,而他早已全身而退。
张楚的小说,技巧娴熟,文字老道,举重若轻。庖丁解牛,除了熟练的手法,要的是一份置身事外的冷静和明了。《夏朗的望远镜》中的夏朗,《长发》中的王小丽,《细嗓门》中的林红,《樱桃记》中的樱桃,在生活的夹缝中,他们活得身不由己,疲惫而沉重。张楚冷静甚至冷酷地把人物的命运剖开来,放到读者面前,当我们内心泛起涟漪,悲叹人物的命运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在悲叹自己?《地下室》《七根孔雀羽毛》呈现出的大气磅礴,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它让我想到麦子的一句话:“上帝给了我许多食物,我把它塞满胃里,却仍然饥饿。” 物质生活的满足,不能替代精神需求,这是这个时代发展过程中精神构建的缺失。
张楚说:“现有的世界——刻板的、想象力越来越贫瘠的、以金钱衡量人生的、人性越来越贪婪自私的世界让我感到窒息和厌恶,所以,我的潜意识里,总是企盼……将这个作茧自缚的世界撬开一个洞口,让我日益浑浊的呼吸更顺畅、更自由。”他的小说你读过后,能看得明白作者故事背后深刻的蕴意,那很好;若你仅仅看到的是一个故事,那么也不要紧,掩卷时,若它让你产生怅然若失的感觉时,那说明,他的故事引起了你潜意识的沉思。比方,“古道西风瘦马”,你可能意识不到“断肠人”的伤感,但“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依然会让你生发美感。这是同一个道理。一篇小说能做到这一点,毫无疑问,它一定是一篇好小说。
张楚的小说在一些意象的选择上,仿佛信手拈来,却往往意味深长。小说《我们去看李红旗吧》,一群人要去看李红旗,在去找李红旗的过程中,最后因为四哥酒后驾车,在高速上撞死了牧羊人而无法抵达。小说到最后,李红旗都没有出现过,她只是一个象征。张楚给人物取名“红旗”寓意很明显。李红旗究竟漂亮不漂亮,每个人都充满种种猜测,如同我们的内心,每个人都曾有过理想,有过美好的向往。在通往理想的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各种各样的路口,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因为这些事情,我们最终没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没能实现那些看上去十分美好的理想。又如《七根孔雀羽毛》中的七根羽毛,它们仿佛神来之物,看上去,它似乎没有特别明显的喻意,但等你掩卷时,它仿佛又有无限的蕴意。它是宗建明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它是宗建明内心坚守的七彩光芒,由于它的存在,宗建明一切合理和不合理的行为,都得到了妥帖的解释。
这样的隐喻,在张楚的小说中,比比皆是。由于这些意象的存在,让张楚的小说总显得那么意味深长。
张楚对小说整体的掌控,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小说,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既不拖沓,亦张驰有度。比如《老娘子》,这篇小说不过几千字,写的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强拆现象。两个老太太为重孙子做衣服和虎头鞋,儿子买来棉花,老太太颇有微词。小说开头以如此舒缓的节奏进入,本来是一件非常愉快温暖的事情,这让读者十分放松,但张楚只是写了隔窗的一句话,情势立转——拆迁办的人来了。今天两个,明天三个,后天一群人,仿佛十面埋伏的琵琶声,由缓至急,一波推着一波,让人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面对冠冕堂皇的劝说,老娘子这个革命烈士的遗属、老党员,一直沉默不语。紧接着村民自杀的,邻居的房子强行推倒了,在镇上工作的孙子快被开除了,这仿佛是即将行刑的夺命鼓,一声声,催得人心发慌。最后,大铲车开进跟前,连一双虎头鞋都容不得老娘子绣完,读者的一口气都提在胸口。这时,张楚笔锋一顿,像是一声断喝,于高潮处戛然而止。这篇小说,通篇没有一句老娘子心理变化的描写,但这种步步紧逼的情势,让我们读到此已是冷汗涔涔,立生警醒。 张楚的小说中,通篇没有多余的语言。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他的表述极为克制。他的小说语言轻灵,细节描写精准,比拟生动形象接地气,这让他的小说整体呈现出一种无法分割的状态。“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他的小说中,很多情节,极具画面感。如《小情事》描写的是八十年代初,县打井队的技术员与村里两个姑娘的恋爱故事。在写到“我”去小卖部时,他写道:“小卖部里很黑,只有午时,阳光才会透过两个焊着铁栅栏的窗口射进来,在丢满了草纸的地面上打些歪歪斜斜的碎格。而周香云当时就坐在那些碎格子里,空气里飘游的浮尘一粒一粒清晰可辨,有些颗粒沾到她发丝上,有些颗粒浮游到她鼻翼下,在她呼吸之间像蒲公英的绒毛一样安静地飘走。而她的脸庞在阳光下有种不真实的白,仿佛她的头部就是一尊乳白的瓷器,若是用手去敲一敲,立马就会碎掉。”这完全就是一幅油画,仿佛这些人物触手可及。
我常常感慨,如果张楚去拍电影,他一定会是个出色的导演。读他的小说,让我想起河北卫视“天天说交通”节目中的交通事故场景——在VCR中,一辆车进入,一个人进入,另一辆车亦进入,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撞在一起,车毁人亡。作为观众,隔着屏幕,我们感觉到不祥的气息,但无法阻止和控制事态的发展,那种无奈和惊心动魄的感觉。这时,我们记住了故事,却忽略了记录故事的镜头。而张楚恰恰就是熟练掌握镜头的那个人。
张楚曾说:“我希望我的眼神是清澈的,我的思想也是清澈的。我看到了暖,于是写了暖,我看到了悲凉,于是也写了暖,只不过这种暖,是悲凉后的暖。” 于是,在他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大象》中失去女儿的农民孙志刚夫妇,在进城报恩的过程中,种种被欺凌与磕绊,也看到劳晨刚执著的寻找。我们看到了《野象小姐》中不同时间地点的野象,在医院她是卑微的保洁工,在夜总会的她是钢管舞女,在她收养的脑瘫儿子面前,她是圣母玛利亚。小说《草莓冰山》,一个瘸腿的男人,带着小女儿艰难过活,而他的妻子却在另外的城市靠身体挣钱。生命本身的意义在于活着,而生活多像一座冰山。覆盖在冰山上那一层淡紫色的草莓汁,它是我们困顿生活中的稀薄的甜蜜;尽管这种美好与温暖是那么微弱和渺小,但它们是我们内心赖以活下去的支撑。对于这种温暖,张楚很少用笔墨直接渲染,在沉闷窒息的故事中,这种暖是缓缓透出来的,读到最后,让人往往生出一种压抑和心酸。
最后,要说一说《良宵》这篇小说。我认为,这篇小说之所以能获得2014年度的“鲁迅文学奖”,除了作品技巧上的完美与成熟,更多的是因为作品中透露出来的暖色。一个老名伶,因不堪儿子的盘剥,隐至乡下,遇到身染艾滋病的小男孩。男孩晚上总是来偷吃食物。出于悲悯,她总是做好了饭,等他来偷吃。当她得知他有艾滋病的时候,并没有惊慌或避开。当生活需要她做出选择时,一边是儿子指向的几十万元,一边接连着死亡的男孩。她最后收拾皮箱,决定要去寻找男孩。世间的冷漠和挤压,并不能泯灭心中的善。小说的结尾,山坡上爬满了蒲公英和矢车菊。矢车菊的花语是“遇见”,蒲公英的花语是“停不下的爱”。这种隐喻,让我们感觉到一丝温暖,虽然微弱,但一灯如豆,它在暗夜中一直亮着,灼灼夺目。
“多情剑客无情剑”,张楚是多情的,亦是无情的。用多情的眼光善待真实的生活,用手中的笔无情剖析时代,冷静地解析人性,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作为一个作家,张楚在面对这个时代时,用文字呈现给世人既柔软又强大的内心。
本栏目责任编辑 杨晓澜
张楚的散文有小说的味道,而他的小说有散文式的散漫。他文字的底色是灰色的,有可以触摸到的忧伤。在他的作品之外,总有低低盘旋的叹息声。这让我常常想到,一个皮肤白皙,眼神忧郁,夹烟的手指,颀长干净的男子——这是他文字展现给我的幻觉。事实上,我看到的张楚,个子高大,眼神中有着淡淡的羞涩和温和,做事沉着稳健,非常有质感的一个男人。
张楚从来没有拿出一副讲故事的架势。他的小说,仿佛是漫不经心的聊天,或者随意在画纸上的勾勒,线条浅淡,又或者,在生活的长卷里,用镜头裁下一小段,让那些藏在皱褶深处,冰冷的,温暖的,理性的,非理性的生活,放大,再放大。
小说,是一个人世界观最明白的表达,尽管这种表达是秘而不宣的。但有意无意间,透过张楚作品中的人物,我们仍隐约读出当下这个时代,生活在最底层的小人物的焦灼、无奈与悲伤。比如《地下室》中的曹明娟、《七根孔雀羽毛》中的宗建明,《曲别针》中的志国,《蜂房》中的老五。在我的感觉中,《蜂房》更像是一个梦境,跳跃,无序,混乱。这个时代,物欲人欲泛滥,却无法填满内心的荒凉。思想找不到领袖,于是人们一直找不到“蜂王”;灵魂找不到归宿,所以“老五”的生活总在游荡中。“我”渴望温暖,但“西亚”只存在于电话的另一头,人们难以找到那扇通往阳光的大门。或许,通过《蜂房》,张楚想表达的,正是“浮生意凉,大梦一场”的空旷和寂寥。
在张楚的小说中,更多时候我看到的是混沌。因为这种混沌,让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丰富的具象。他笔下的人物,全是生活底层最普通的小人物,贫困的农民、小镇里的普通人、小公务员。人物没有好与坏明显的界线。实际上他一直在写人性,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自己的理由。比如《夜是怎样黑下来的》中的老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那种善于算计的精明人,当不大不小的官,享不多不少的清闲,自视甚高,让人感觉“云淡风轻”,实际上却是“当家主事”之人。当生活中出现了他不能掌控的因素时,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惊慌,如同居室中出现蛇蝎之类的动物,他采取的直接行为就是驱赶清除。所以他用各种各样的手段,逼迫儿子与女朋友张茜分手。但生活就是这么奇怪,不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新生的力量,总是充满了生机,而对手又是一个“有隼一样眼神”的人,所以老辛在对方嘤嘤的哭声中,轻而易举地败下阵来。其实,老辛有错吗?没有。晶晶有错吗?没有。张茜有错吗?没有。李素芬有错吗?没有。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活着。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生冲突,就产生了故事。张楚是个机智的人,他把读者领进故事后,当读者还在其中纠结苦恼,思索故事的来龙去脉,判定人物的是非对错,而他早已全身而退。
张楚的小说,技巧娴熟,文字老道,举重若轻。庖丁解牛,除了熟练的手法,要的是一份置身事外的冷静和明了。《夏朗的望远镜》中的夏朗,《长发》中的王小丽,《细嗓门》中的林红,《樱桃记》中的樱桃,在生活的夹缝中,他们活得身不由己,疲惫而沉重。张楚冷静甚至冷酷地把人物的命运剖开来,放到读者面前,当我们内心泛起涟漪,悲叹人物的命运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在悲叹自己?《地下室》《七根孔雀羽毛》呈现出的大气磅礴,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它让我想到麦子的一句话:“上帝给了我许多食物,我把它塞满胃里,却仍然饥饿。” 物质生活的满足,不能替代精神需求,这是这个时代发展过程中精神构建的缺失。
张楚说:“现有的世界——刻板的、想象力越来越贫瘠的、以金钱衡量人生的、人性越来越贪婪自私的世界让我感到窒息和厌恶,所以,我的潜意识里,总是企盼……将这个作茧自缚的世界撬开一个洞口,让我日益浑浊的呼吸更顺畅、更自由。”他的小说你读过后,能看得明白作者故事背后深刻的蕴意,那很好;若你仅仅看到的是一个故事,那么也不要紧,掩卷时,若它让你产生怅然若失的感觉时,那说明,他的故事引起了你潜意识的沉思。比方,“古道西风瘦马”,你可能意识不到“断肠人”的伤感,但“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依然会让你生发美感。这是同一个道理。一篇小说能做到这一点,毫无疑问,它一定是一篇好小说。
张楚的小说在一些意象的选择上,仿佛信手拈来,却往往意味深长。小说《我们去看李红旗吧》,一群人要去看李红旗,在去找李红旗的过程中,最后因为四哥酒后驾车,在高速上撞死了牧羊人而无法抵达。小说到最后,李红旗都没有出现过,她只是一个象征。张楚给人物取名“红旗”寓意很明显。李红旗究竟漂亮不漂亮,每个人都充满种种猜测,如同我们的内心,每个人都曾有过理想,有过美好的向往。在通往理想的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各种各样的路口,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因为这些事情,我们最终没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没能实现那些看上去十分美好的理想。又如《七根孔雀羽毛》中的七根羽毛,它们仿佛神来之物,看上去,它似乎没有特别明显的喻意,但等你掩卷时,它仿佛又有无限的蕴意。它是宗建明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它是宗建明内心坚守的七彩光芒,由于它的存在,宗建明一切合理和不合理的行为,都得到了妥帖的解释。
这样的隐喻,在张楚的小说中,比比皆是。由于这些意象的存在,让张楚的小说总显得那么意味深长。
张楚对小说整体的掌控,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小说,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既不拖沓,亦张驰有度。比如《老娘子》,这篇小说不过几千字,写的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强拆现象。两个老太太为重孙子做衣服和虎头鞋,儿子买来棉花,老太太颇有微词。小说开头以如此舒缓的节奏进入,本来是一件非常愉快温暖的事情,这让读者十分放松,但张楚只是写了隔窗的一句话,情势立转——拆迁办的人来了。今天两个,明天三个,后天一群人,仿佛十面埋伏的琵琶声,由缓至急,一波推着一波,让人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面对冠冕堂皇的劝说,老娘子这个革命烈士的遗属、老党员,一直沉默不语。紧接着村民自杀的,邻居的房子强行推倒了,在镇上工作的孙子快被开除了,这仿佛是即将行刑的夺命鼓,一声声,催得人心发慌。最后,大铲车开进跟前,连一双虎头鞋都容不得老娘子绣完,读者的一口气都提在胸口。这时,张楚笔锋一顿,像是一声断喝,于高潮处戛然而止。这篇小说,通篇没有一句老娘子心理变化的描写,但这种步步紧逼的情势,让我们读到此已是冷汗涔涔,立生警醒。 张楚的小说中,通篇没有多余的语言。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他的表述极为克制。他的小说语言轻灵,细节描写精准,比拟生动形象接地气,这让他的小说整体呈现出一种无法分割的状态。“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他的小说中,很多情节,极具画面感。如《小情事》描写的是八十年代初,县打井队的技术员与村里两个姑娘的恋爱故事。在写到“我”去小卖部时,他写道:“小卖部里很黑,只有午时,阳光才会透过两个焊着铁栅栏的窗口射进来,在丢满了草纸的地面上打些歪歪斜斜的碎格。而周香云当时就坐在那些碎格子里,空气里飘游的浮尘一粒一粒清晰可辨,有些颗粒沾到她发丝上,有些颗粒浮游到她鼻翼下,在她呼吸之间像蒲公英的绒毛一样安静地飘走。而她的脸庞在阳光下有种不真实的白,仿佛她的头部就是一尊乳白的瓷器,若是用手去敲一敲,立马就会碎掉。”这完全就是一幅油画,仿佛这些人物触手可及。
我常常感慨,如果张楚去拍电影,他一定会是个出色的导演。读他的小说,让我想起河北卫视“天天说交通”节目中的交通事故场景——在VCR中,一辆车进入,一个人进入,另一辆车亦进入,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撞在一起,车毁人亡。作为观众,隔着屏幕,我们感觉到不祥的气息,但无法阻止和控制事态的发展,那种无奈和惊心动魄的感觉。这时,我们记住了故事,却忽略了记录故事的镜头。而张楚恰恰就是熟练掌握镜头的那个人。
张楚曾说:“我希望我的眼神是清澈的,我的思想也是清澈的。我看到了暖,于是写了暖,我看到了悲凉,于是也写了暖,只不过这种暖,是悲凉后的暖。” 于是,在他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大象》中失去女儿的农民孙志刚夫妇,在进城报恩的过程中,种种被欺凌与磕绊,也看到劳晨刚执著的寻找。我们看到了《野象小姐》中不同时间地点的野象,在医院她是卑微的保洁工,在夜总会的她是钢管舞女,在她收养的脑瘫儿子面前,她是圣母玛利亚。小说《草莓冰山》,一个瘸腿的男人,带着小女儿艰难过活,而他的妻子却在另外的城市靠身体挣钱。生命本身的意义在于活着,而生活多像一座冰山。覆盖在冰山上那一层淡紫色的草莓汁,它是我们困顿生活中的稀薄的甜蜜;尽管这种美好与温暖是那么微弱和渺小,但它们是我们内心赖以活下去的支撑。对于这种温暖,张楚很少用笔墨直接渲染,在沉闷窒息的故事中,这种暖是缓缓透出来的,读到最后,让人往往生出一种压抑和心酸。
最后,要说一说《良宵》这篇小说。我认为,这篇小说之所以能获得2014年度的“鲁迅文学奖”,除了作品技巧上的完美与成熟,更多的是因为作品中透露出来的暖色。一个老名伶,因不堪儿子的盘剥,隐至乡下,遇到身染艾滋病的小男孩。男孩晚上总是来偷吃食物。出于悲悯,她总是做好了饭,等他来偷吃。当她得知他有艾滋病的时候,并没有惊慌或避开。当生活需要她做出选择时,一边是儿子指向的几十万元,一边接连着死亡的男孩。她最后收拾皮箱,决定要去寻找男孩。世间的冷漠和挤压,并不能泯灭心中的善。小说的结尾,山坡上爬满了蒲公英和矢车菊。矢车菊的花语是“遇见”,蒲公英的花语是“停不下的爱”。这种隐喻,让我们感觉到一丝温暖,虽然微弱,但一灯如豆,它在暗夜中一直亮着,灼灼夺目。
“多情剑客无情剑”,张楚是多情的,亦是无情的。用多情的眼光善待真实的生活,用手中的笔无情剖析时代,冷静地解析人性,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作为一个作家,张楚在面对这个时代时,用文字呈现给世人既柔软又强大的内心。
本栏目责任编辑 杨晓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