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鲧、禹并不是一两个人的姓名,而应该是一个氏族的姓名,可以称为鲧族、禹族。一个人是做不了那么大的事业的。比如,禹定九州、治理河道,严格来说仅靠一个人甚至一代人都是没有办法全部完成的。
鲧、禹关系,有父子关系的个案,但整体上是姻亲关系、两个氏族的关系。鲧被杀,也是整个氏族遭受惩罚。所以,禹族有与他族联姻的迹象,如禹族的一支与山石族建立婚姻联系。
大禹治水的大公无私故事、大禹传启“家天下”的有私故事,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以至于后代的“家天下”也带有天下为公的理想。
做古史研究和神话研究,有一个话题是绕不过的,那就是鲧、禹问题。他们是父子关系吗?是人还是神?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真就像有些人说的,背后另有隐情?这些问题,值得好好讨论。
禹仅仅是一条虫吗
20世纪前期,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有几封关于夏禹问题的通信,大体上否定禹是一个人,而认为其是一条虫,或者一个神。由此,揭开了古史辨伪的序幕,后来更一发不可收,不仅否定尧舜禹的真实性,而且对于夏商的历史也开始神话化解读,并对于汉代的造假进行了深度批判。在这个基础上,顾颉刚提出了古史的“层累的构成”观点,即时间越晚,古史的历史越长。换句话说,古史是后代建构起来。这些讨论非常有意义,一方面可以让人看到观点的部分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结论太过武断,并不都是正确的。
说禹是一条虫,并不是顾颉刚的发明。早在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说“禹:虫也。从厹,象形。”拿一个动物的名字来给自己命名,在古代其实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就像现在还有很多人取名叫什么龙、凤、骏、虎一样,是以物自况,是某种文化追求。清代段玉裁在为《说文解字》做注释时也曾直言:夏王以为名,学者昧其本义。大意是指,夏朝国王用了一个本来是虫的禹字为自己命名,并不是说禹就是一条虫。
那么,禹这个字本意所指的虫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知道,虫是古代对于走兽爬虫的统称。比如,老虎也可以叫作虫。段玉裁根据禹的古文,认定这个虫是四足,与龙四足相吻合。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指出,龙在中华民族中具有优势地位,而夏族就是龙族。为此,他还列出7条证据来论述。夏族禹族为龙,基本上是学界的共识。于是,我们可以说古文禹是一条虫,而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禹是一条龙。
如同禹的本义是指虫,鲧的本义则是鱼。《说文解字》解释:鲧,鱼也。那么,為何鲧、禹要拿动物来命名呢?我们一般解释为古代社会的图腾崇拜问题。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把西方人类学的图腾概念引入中国后,图腾观念也随之进入中国的学术话语之中。图腾,大体上是说,古代氏族认为自己的来源与某种动物、植物和其他自然物、神物有关。那个带来氏族生命的对象一般会成为氏族的崇拜对象,这个对象在西方学术话语中被称为图腾。我们古代将其称为什么呢?可以对应的是“姓名”或者“姓氏”。只是我们姓名的内涵更加丰富。可以看到,既有鲧、禹这样的姓名,也有姜(羊—炎帝)、舜(草)这样的姓名,到现在我们的姓名中还有龙、马的存在。
中国的姓氏与图腾关系很密切。有研究指出,鲧、禹并不是一两个人的姓名,而应该是一个氏族的姓名,可以称为鲧族、禹族。一个人是做不了那么大的事业的。比如,禹定九州、治理河道,严格来说,仅靠一个人甚至一代人都是没有办法全部完成的。
仅以治理冀州为例,《史记》这样记载:从壶口开始,一路到大海,沿途山河治理,岂是十三年可以完成的?这仅仅是冀州,还有其他八州呢?所以,定九州是禹族世世代代治理山水的功业。
鲧、禹之间有啥关系
鲧、禹什么关系,似乎后人都知道:他们是父子关系。《史记》云:“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这说得明明白白的事情,本应该是没有什么好争论的。但前面说过了,鲧是一条鱼,禹是一条龙,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他们难道不是一家子吗?
鲧、禹故事,其实很好地诠释了古代的婚姻形态:外婚制。按照图腾内婚禁忌原则,龙族是不能与龙族婚配的,否则会造成氏族的退化乃至衰败。从这一点看,人类社会的看法基本上是共同的,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例外。
我们看鲧族与禹族的婚姻,就知道这是两个部落的联姻。鲧族的孩子,其父亲是来自禹族的。这样,禹也可以说是鲧的父亲。一般而言,两两比邻而居,即所谓两合氏族,为了婚姻的需要,必须有这样的婚盟。当然,由于鲧族、禹族是大族,也会有与其他氏族联姻的情况。但总的来看,鲧禹联姻是长期的婚姻联盟。
鲧是一条什么鱼呢?从研究相关的文献可以得知,鲧是甲鱼族,即龟鳖族,且是一个三足鳖。龟鳖本是神圣之物,被人玩坏,此是后话这里不讨论。鲧的婚配是谁?有观点说,禹的父亲鲧,娶了修巳为妻。这个材料很有意思。修巳就是长蛇,不就是龙吗?所以,禹继承的是母亲的龙图腾姓氏,而不是父亲的龟鳖图腾。
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其中,玄武是龟和蛇缠绕在一起的。有学者指出,这是鲧禹族联姻的一个图腾,笔者是支持这个观点的。《楚辞》中的“虬龙负熊”,其实也是鲧禹联姻图腾的描绘。据说,鲧治水不力被杀,化为黄熊。根据古人的解释,这个熊下面应该是三点,或者就是“能”,就是三足鳖。能字本身是头顶一只脚,右边两只脚,是不是三足鳖的象形字?所以,虬龙负熊就是虬龙负能,即长蛇与龟鳖缠绕,即玄武图像。
所以,鲧、禹关系,有父子关系的个案,但整体上是姻亲关系、两个氏族的关系。鲧被杀,也是整个氏族遭受惩罚,由此逐渐衰弱。所以,禹族有与他族联姻的迹象,如禹族的一支与山石族建立婚姻联系。大禹与涂山氏的婚姻,就是后来这个新的婚姻联盟的延续。
神话蕴含的历史信息厚重。鲧、禹的关系,古往今来更是迷惑了不少人。但从现代民俗学的角度入手,这团乱麻还是可以解开的。 涂山氏嫁错人了吗
涂山氏与禹的情感故事,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人。史书上说,大禹治水,兢兢业业,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初是《孟子》在讲述这个故事,后来《史记》进一步阐述,所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便成为大公无私的经典故事。
一般认为,大禹道德崇高,为疏浚河流、治理水患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才有这样的叙事。但前些年,有一位老师对此的解释是,大禹在外另有女人了,所以不回家。相关论调,引起了争议乃至强烈不满。不过,这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讲述,可能真不完全是为了治水。大禹时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转型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婚姻形式改变就是“从女居”变为“从夫居”。大禹是父系观的主张者,而涂山氏坚持母系传统,夫妻二人有矛盾。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个转型期的一出凄婉悲剧。
继续看他们的交往,就是那个著名的送饭故事。最终,可能涂山氏有所妥协,跟大禹去了,变“从妻居”为“从夫居”。《山海经》里还有这样一段描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为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这段故事把治水与娶妻两件事合在一起叙述,其中有很多信息值得关注。
第一是涂山氏去为大禹做饭了,体现出涂山氏对于婚姻居住模式的妥协。
第二是禹化为熊,其实也是那个“能”,三足鳖。禹为什么要化为三足鳖呢?他是不是在怀念鲧族,不一味追从母族的长蛇图腾呢?这里的“化”字,是改变的意思。涂山氏感觉大禹不尊重他们新的婚盟关系,所以觉得难以接受,最终还是走了。
第三是涂山氏化为石,标识了她的母系山石图腾。而大禹的“归我子”三个字,突出地表现了子女属于父系的时代变迁。
基于此,我们会理解,禹事实上把王位传给启,意味着改变了中国早期国家制度的形式,是父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家事折射氏族转型
鲧、禹的家事,是当时天下变迁大事的缩影。
一方面,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冲突加剧,就连男女之情也不得不被迫卷入洪流之中。
另一方面,大禹治水的大公无私故事、大禹传启“家天下”的有私故事,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以至于后代的“家天下”也带有天下为公的理想。这就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社会,将天下视为自己的家,又把天下治理视为统治合法性的一种传统。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把鲧、禹故事视为鲧、禹联盟两代人治理洪水的英雄传奇。鲧在治理过程中出现问题被杀,更是令很多人感到惋惜并為之打抱不平。这种朴素的感情,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宝贵之处。而治水的故事与家庭的变故联系在一起,又让神圣的叙事本身成了一段历史的传奇。今天,大禹成为中华儿女认同的圣贤之一,国内不少地方有景观在讲述、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恰恰说明了神话的强大活力。
无论是神话变为历史,还是历史成了神话,鲧、禹故事都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神圣叙事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甚至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
鲧、禹关系,有父子关系的个案,但整体上是姻亲关系、两个氏族的关系。鲧被杀,也是整个氏族遭受惩罚。所以,禹族有与他族联姻的迹象,如禹族的一支与山石族建立婚姻联系。
大禹治水的大公无私故事、大禹传启“家天下”的有私故事,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以至于后代的“家天下”也带有天下为公的理想。
做古史研究和神话研究,有一个话题是绕不过的,那就是鲧、禹问题。他们是父子关系吗?是人还是神?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真就像有些人说的,背后另有隐情?这些问题,值得好好讨论。
禹仅仅是一条虫吗
20世纪前期,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有几封关于夏禹问题的通信,大体上否定禹是一个人,而认为其是一条虫,或者一个神。由此,揭开了古史辨伪的序幕,后来更一发不可收,不仅否定尧舜禹的真实性,而且对于夏商的历史也开始神话化解读,并对于汉代的造假进行了深度批判。在这个基础上,顾颉刚提出了古史的“层累的构成”观点,即时间越晚,古史的历史越长。换句话说,古史是后代建构起来。这些讨论非常有意义,一方面可以让人看到观点的部分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结论太过武断,并不都是正确的。
说禹是一条虫,并不是顾颉刚的发明。早在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说“禹:虫也。从厹,象形。”拿一个动物的名字来给自己命名,在古代其实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就像现在还有很多人取名叫什么龙、凤、骏、虎一样,是以物自况,是某种文化追求。清代段玉裁在为《说文解字》做注释时也曾直言:夏王以为名,学者昧其本义。大意是指,夏朝国王用了一个本来是虫的禹字为自己命名,并不是说禹就是一条虫。
那么,禹这个字本意所指的虫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知道,虫是古代对于走兽爬虫的统称。比如,老虎也可以叫作虫。段玉裁根据禹的古文,认定这个虫是四足,与龙四足相吻合。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指出,龙在中华民族中具有优势地位,而夏族就是龙族。为此,他还列出7条证据来论述。夏族禹族为龙,基本上是学界的共识。于是,我们可以说古文禹是一条虫,而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禹是一条龙。
如同禹的本义是指虫,鲧的本义则是鱼。《说文解字》解释:鲧,鱼也。那么,為何鲧、禹要拿动物来命名呢?我们一般解释为古代社会的图腾崇拜问题。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把西方人类学的图腾概念引入中国后,图腾观念也随之进入中国的学术话语之中。图腾,大体上是说,古代氏族认为自己的来源与某种动物、植物和其他自然物、神物有关。那个带来氏族生命的对象一般会成为氏族的崇拜对象,这个对象在西方学术话语中被称为图腾。我们古代将其称为什么呢?可以对应的是“姓名”或者“姓氏”。只是我们姓名的内涵更加丰富。可以看到,既有鲧、禹这样的姓名,也有姜(羊—炎帝)、舜(草)这样的姓名,到现在我们的姓名中还有龙、马的存在。
中国的姓氏与图腾关系很密切。有研究指出,鲧、禹并不是一两个人的姓名,而应该是一个氏族的姓名,可以称为鲧族、禹族。一个人是做不了那么大的事业的。比如,禹定九州、治理河道,严格来说,仅靠一个人甚至一代人都是没有办法全部完成的。
仅以治理冀州为例,《史记》这样记载:从壶口开始,一路到大海,沿途山河治理,岂是十三年可以完成的?这仅仅是冀州,还有其他八州呢?所以,定九州是禹族世世代代治理山水的功业。
鲧、禹之间有啥关系
鲧、禹什么关系,似乎后人都知道:他们是父子关系。《史记》云:“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这说得明明白白的事情,本应该是没有什么好争论的。但前面说过了,鲧是一条鱼,禹是一条龙,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他们难道不是一家子吗?
鲧、禹故事,其实很好地诠释了古代的婚姻形态:外婚制。按照图腾内婚禁忌原则,龙族是不能与龙族婚配的,否则会造成氏族的退化乃至衰败。从这一点看,人类社会的看法基本上是共同的,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例外。
我们看鲧族与禹族的婚姻,就知道这是两个部落的联姻。鲧族的孩子,其父亲是来自禹族的。这样,禹也可以说是鲧的父亲。一般而言,两两比邻而居,即所谓两合氏族,为了婚姻的需要,必须有这样的婚盟。当然,由于鲧族、禹族是大族,也会有与其他氏族联姻的情况。但总的来看,鲧禹联姻是长期的婚姻联盟。
鲧是一条什么鱼呢?从研究相关的文献可以得知,鲧是甲鱼族,即龟鳖族,且是一个三足鳖。龟鳖本是神圣之物,被人玩坏,此是后话这里不讨论。鲧的婚配是谁?有观点说,禹的父亲鲧,娶了修巳为妻。这个材料很有意思。修巳就是长蛇,不就是龙吗?所以,禹继承的是母亲的龙图腾姓氏,而不是父亲的龟鳖图腾。
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其中,玄武是龟和蛇缠绕在一起的。有学者指出,这是鲧禹族联姻的一个图腾,笔者是支持这个观点的。《楚辞》中的“虬龙负熊”,其实也是鲧禹联姻图腾的描绘。据说,鲧治水不力被杀,化为黄熊。根据古人的解释,这个熊下面应该是三点,或者就是“能”,就是三足鳖。能字本身是头顶一只脚,右边两只脚,是不是三足鳖的象形字?所以,虬龙负熊就是虬龙负能,即长蛇与龟鳖缠绕,即玄武图像。
所以,鲧、禹关系,有父子关系的个案,但整体上是姻亲关系、两个氏族的关系。鲧被杀,也是整个氏族遭受惩罚,由此逐渐衰弱。所以,禹族有与他族联姻的迹象,如禹族的一支与山石族建立婚姻联系。大禹与涂山氏的婚姻,就是后来这个新的婚姻联盟的延续。
神话蕴含的历史信息厚重。鲧、禹的关系,古往今来更是迷惑了不少人。但从现代民俗学的角度入手,这团乱麻还是可以解开的。 涂山氏嫁错人了吗
涂山氏与禹的情感故事,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人。史书上说,大禹治水,兢兢业业,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初是《孟子》在讲述这个故事,后来《史记》进一步阐述,所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便成为大公无私的经典故事。
一般认为,大禹道德崇高,为疏浚河流、治理水患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才有这样的叙事。但前些年,有一位老师对此的解释是,大禹在外另有女人了,所以不回家。相关论调,引起了争议乃至强烈不满。不过,这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讲述,可能真不完全是为了治水。大禹时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转型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婚姻形式改变就是“从女居”变为“从夫居”。大禹是父系观的主张者,而涂山氏坚持母系传统,夫妻二人有矛盾。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个转型期的一出凄婉悲剧。
继续看他们的交往,就是那个著名的送饭故事。最终,可能涂山氏有所妥协,跟大禹去了,变“从妻居”为“从夫居”。《山海经》里还有这样一段描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为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这段故事把治水与娶妻两件事合在一起叙述,其中有很多信息值得关注。
第一是涂山氏去为大禹做饭了,体现出涂山氏对于婚姻居住模式的妥协。
第二是禹化为熊,其实也是那个“能”,三足鳖。禹为什么要化为三足鳖呢?他是不是在怀念鲧族,不一味追从母族的长蛇图腾呢?这里的“化”字,是改变的意思。涂山氏感觉大禹不尊重他们新的婚盟关系,所以觉得难以接受,最终还是走了。
第三是涂山氏化为石,标识了她的母系山石图腾。而大禹的“归我子”三个字,突出地表现了子女属于父系的时代变迁。
基于此,我们会理解,禹事实上把王位传给启,意味着改变了中国早期国家制度的形式,是父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家事折射氏族转型
鲧、禹的家事,是当时天下变迁大事的缩影。
一方面,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冲突加剧,就连男女之情也不得不被迫卷入洪流之中。
另一方面,大禹治水的大公无私故事、大禹传启“家天下”的有私故事,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以至于后代的“家天下”也带有天下为公的理想。这就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社会,将天下视为自己的家,又把天下治理视为统治合法性的一种传统。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把鲧、禹故事视为鲧、禹联盟两代人治理洪水的英雄传奇。鲧在治理过程中出现问题被杀,更是令很多人感到惋惜并為之打抱不平。这种朴素的感情,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宝贵之处。而治水的故事与家庭的变故联系在一起,又让神圣的叙事本身成了一段历史的传奇。今天,大禹成为中华儿女认同的圣贤之一,国内不少地方有景观在讲述、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恰恰说明了神话的强大活力。
无论是神话变为历史,还是历史成了神话,鲧、禹故事都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神圣叙事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甚至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