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密布,寸土寸金,却隐藏着一座3万多亩的“天然氧吧”——广东省佛山市云勇林场。这里,生长着520多种植物,森林蓄水量达512万立方米,被誉为“珠三角的塞罕坝”。
云勇林场始建于1958年,风雨兼程一甲子,从连绵荒山到茫茫林海,再到远近闻名的森林公园,云勇林场以60年光阴,谱写了一首跌宕起伏的生态文明进行曲。
“半个月挖坏一把锄头,个把月砍钝一把镰刀”
一盏马灯、一双胶鞋、一把锄头、一顶草帽——云勇林场总部展览馆内,几代拓荒者的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诉说着一个个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感人故事。
1958年春,珠江两岸红棉怒放。120多名抽调来的干部和职工,聚集到珠三角泗云山区腹地。
这些平均年龄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分为多个组,吃住、劳动在6个远近不等的工区,垦山造林,开启了云勇林场的创业史。
林场没水、没电,路边茅草齐腰,山坡荆棘丛生。场部在附近的甘蕉村借一间民房办公。职工则统一住在另一个村的祠堂,铺层稻草打地铺。后来,大家就地取材,在各工区搭起一间间茅草棚。
荒山野岭,蛇虫出没。有的职工被黄蜂蜇伤,3天下不来床;还有人被毒蛇咬伤,来不及送医院救治,年纪轻轻就长眠在这山里。为了以防万一,林场成立了民兵排,配发步枪。
然而,大部分云勇人选择了坚守。林场创办头17年,累计种树近3万亩、1170多万棵,每人年均造林20至30亩。
“头顶青天,脚踏实地。白了头发,绿了荒野。”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已深深融进云勇人的血液,代代相传。
“万万没想到,一个国营林场竟发不出工资”
1994年7月,21岁的许雄坚挥别广东省林业学校,“苦点、脏点、累点,我都有思想准备,咬咬牙就过去了,只是万万没想到,一个国营林场竟发不出工资。”
熬过创业期的艰辛,云勇林场迅速发展。1987年至1990年,云勇林场总收入3518万元,被评为“全国百佳国营林场”。
不料,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市场风云变幻,钢材、水泥、塑料等工业品产量剧增,建筑木材需求量急剧萎缩,价格大幅下跌。靠山吃山的云勇林场效益一落千丈,陷入“断炊”危机。
“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上百名员工眼巴巴等着‘出粮’。我们心里难受,压力巨大!”退休老场长陈景讲起这段日子,语调低沉下来,“不过,也不能说走投无路。如果头脑灵活点,至少有两条路可选。”
一是加大砍伐量。每年伐木量需要从2000亩增加到6000亩,但这样一来,种树速度赶不上砍伐速度,不出几年,林场就砍光了,几十年心血毁于一旦。陈景说,“这是竭泽而渔,养活了这一代,下一代怎么办?”
二是“一分了之”。分山到户,林场3万多亩地,100名职工均分,每人能分300亩。每亩收入5000元,人均年收入能有30万元,超过当时收入60倍。但是,桉树素称“抽水机”,大面积单一种植,会导致水源枯竭、土壤沙化,破坏生态多样性。这与生态保护理念背道而驰,也被云勇人否决了。
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冲突时,“爱林如命”的云勇人毅然选择了后者——“保护绿水青山是林场人的天职”。林场党支部反复做职工思想工作:“日子再难,哪怕勒紧裤带,也不能变卖‘家产’,吃子孙饭,断子孙路。”
佛山是陶瓷之乡,林场周围遍布陶瓷企业。一些开采陶瓷砂的老板得知林场“等米下锅”,找上门,开高价,想买断部分林地挖矿。只要林场松口,马上财源滚滚,但林场一一回绝:“林场的确等钱用,但不能饮鸩止渴。矿土是森林‘粮食’,一旦采挖,生态将遭灭顶之灾。”
“放下斧头,专心护林,林场才能获得新生”
“丰衣足食”沦为“寅吃卯粮”,云勇林场被卡住了脖子,苦苦支撑。
进入21世纪,国家明确了国有林场生态功能定位,鼓励林场大胆改革转型。2001年初,云勇林场主动申请,从商业性林场转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并获得广东省林业厅、佛山市政府批准。
“国有林场为何要转型,如何转型?”云勇林场决心率先探路,展开讨论,最终统一认识:“不放下斧头,靠砍树为生,地力越来越贫,生态越来越差,路子越走越窄;放下斧头,专心护林,林场才能获得新生。”
路径明确,资金落实,苦熬多年的云勇人松了一口气,不再担心创收,一门心思谋种树。然而,转型如爬坡,其难度远超意料。这是一场全面比拼体力、耐力和毅力的“越野赛”。
云勇林场林田改造,必须砍掉数以百万计的老化树木,间种不同种类树木,恢复生态多样性。林场聘请专家,做出10年规划。
春节后、清明前,是每年植树“窗口期”。林场所有职工铆足劲,抢在雨季种苗,提高树苗存活率。已是一名林业工程师的许雄坚说:“天蒙蒙亮就上山,午饭在山上做。遇到下大雨,柴火淋湿,吃夹生饭,收工就拉肚子。”
但是,无论多么辛苦,云勇人执行种植标准都不打折扣。播种,松土上层必须覆盖防寒松针;育苗,分类施肥、按时喷药、小心拔草;栽苗,土壤要用手一一拍实;挖树坑,大小、深浅、距离必须合比例。
餐风饮露、栉风沐雨,光阴如梭,云勇林场从树种单一的商业性林场,成功转型为占地3万多亩、拥有134科520多种植物的生态公益型林场。
“尝够环境污染之苦,更觉绿色生态珍贵”
久久为功,云勇蝶变。
21世纪头10年,云勇林场完成了从商用经济林向生态公益林的转型。原先单一的杉树林、松树林,被多种乡土阔叶树种、景观树种所替代,林场成为佛山市的动植物栖息地和生物基因库。
从2010年起,云勇林场被佛山定为一类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但是,云勇人没有贪图安逸,而是再定10年规划,推动生态公益林向生态景观林转型,打造集回归自然、森林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森林公园。
寒来暑往,云勇林场一步一个脚印,生态质量改善,生态价值凸显,为佛山挺起一道生态脊梁。
從“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经过一轮又一轮绿化行动,佛山从传统工业城市蜕变为岭南生态绿城。2017年10月,佛山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摘自《人民日报》
云勇林场始建于1958年,风雨兼程一甲子,从连绵荒山到茫茫林海,再到远近闻名的森林公园,云勇林场以60年光阴,谱写了一首跌宕起伏的生态文明进行曲。
“半个月挖坏一把锄头,个把月砍钝一把镰刀”
一盏马灯、一双胶鞋、一把锄头、一顶草帽——云勇林场总部展览馆内,几代拓荒者的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诉说着一个个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感人故事。
1958年春,珠江两岸红棉怒放。120多名抽调来的干部和职工,聚集到珠三角泗云山区腹地。
这些平均年龄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分为多个组,吃住、劳动在6个远近不等的工区,垦山造林,开启了云勇林场的创业史。
林场没水、没电,路边茅草齐腰,山坡荆棘丛生。场部在附近的甘蕉村借一间民房办公。职工则统一住在另一个村的祠堂,铺层稻草打地铺。后来,大家就地取材,在各工区搭起一间间茅草棚。
荒山野岭,蛇虫出没。有的职工被黄蜂蜇伤,3天下不来床;还有人被毒蛇咬伤,来不及送医院救治,年纪轻轻就长眠在这山里。为了以防万一,林场成立了民兵排,配发步枪。
然而,大部分云勇人选择了坚守。林场创办头17年,累计种树近3万亩、1170多万棵,每人年均造林20至30亩。
“头顶青天,脚踏实地。白了头发,绿了荒野。”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已深深融进云勇人的血液,代代相传。
“万万没想到,一个国营林场竟发不出工资”
1994年7月,21岁的许雄坚挥别广东省林业学校,“苦点、脏点、累点,我都有思想准备,咬咬牙就过去了,只是万万没想到,一个国营林场竟发不出工资。”
熬过创业期的艰辛,云勇林场迅速发展。1987年至1990年,云勇林场总收入3518万元,被评为“全国百佳国营林场”。
不料,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市场风云变幻,钢材、水泥、塑料等工业品产量剧增,建筑木材需求量急剧萎缩,价格大幅下跌。靠山吃山的云勇林场效益一落千丈,陷入“断炊”危机。
“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上百名员工眼巴巴等着‘出粮’。我们心里难受,压力巨大!”退休老场长陈景讲起这段日子,语调低沉下来,“不过,也不能说走投无路。如果头脑灵活点,至少有两条路可选。”
一是加大砍伐量。每年伐木量需要从2000亩增加到6000亩,但这样一来,种树速度赶不上砍伐速度,不出几年,林场就砍光了,几十年心血毁于一旦。陈景说,“这是竭泽而渔,养活了这一代,下一代怎么办?”
二是“一分了之”。分山到户,林场3万多亩地,100名职工均分,每人能分300亩。每亩收入5000元,人均年收入能有30万元,超过当时收入60倍。但是,桉树素称“抽水机”,大面积单一种植,会导致水源枯竭、土壤沙化,破坏生态多样性。这与生态保护理念背道而驰,也被云勇人否决了。
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冲突时,“爱林如命”的云勇人毅然选择了后者——“保护绿水青山是林场人的天职”。林场党支部反复做职工思想工作:“日子再难,哪怕勒紧裤带,也不能变卖‘家产’,吃子孙饭,断子孙路。”
佛山是陶瓷之乡,林场周围遍布陶瓷企业。一些开采陶瓷砂的老板得知林场“等米下锅”,找上门,开高价,想买断部分林地挖矿。只要林场松口,马上财源滚滚,但林场一一回绝:“林场的确等钱用,但不能饮鸩止渴。矿土是森林‘粮食’,一旦采挖,生态将遭灭顶之灾。”
“放下斧头,专心护林,林场才能获得新生”
“丰衣足食”沦为“寅吃卯粮”,云勇林场被卡住了脖子,苦苦支撑。
进入21世纪,国家明确了国有林场生态功能定位,鼓励林场大胆改革转型。2001年初,云勇林场主动申请,从商业性林场转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并获得广东省林业厅、佛山市政府批准。
“国有林场为何要转型,如何转型?”云勇林场决心率先探路,展开讨论,最终统一认识:“不放下斧头,靠砍树为生,地力越来越贫,生态越来越差,路子越走越窄;放下斧头,专心护林,林场才能获得新生。”
路径明确,资金落实,苦熬多年的云勇人松了一口气,不再担心创收,一门心思谋种树。然而,转型如爬坡,其难度远超意料。这是一场全面比拼体力、耐力和毅力的“越野赛”。
云勇林场林田改造,必须砍掉数以百万计的老化树木,间种不同种类树木,恢复生态多样性。林场聘请专家,做出10年规划。
春节后、清明前,是每年植树“窗口期”。林场所有职工铆足劲,抢在雨季种苗,提高树苗存活率。已是一名林业工程师的许雄坚说:“天蒙蒙亮就上山,午饭在山上做。遇到下大雨,柴火淋湿,吃夹生饭,收工就拉肚子。”
但是,无论多么辛苦,云勇人执行种植标准都不打折扣。播种,松土上层必须覆盖防寒松针;育苗,分类施肥、按时喷药、小心拔草;栽苗,土壤要用手一一拍实;挖树坑,大小、深浅、距离必须合比例。
餐风饮露、栉风沐雨,光阴如梭,云勇林场从树种单一的商业性林场,成功转型为占地3万多亩、拥有134科520多种植物的生态公益型林场。
“尝够环境污染之苦,更觉绿色生态珍贵”
久久为功,云勇蝶变。
21世纪头10年,云勇林场完成了从商用经济林向生态公益林的转型。原先单一的杉树林、松树林,被多种乡土阔叶树种、景观树种所替代,林场成为佛山市的动植物栖息地和生物基因库。
从2010年起,云勇林场被佛山定为一类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但是,云勇人没有贪图安逸,而是再定10年规划,推动生态公益林向生态景观林转型,打造集回归自然、森林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森林公园。
寒来暑往,云勇林场一步一个脚印,生态质量改善,生态价值凸显,为佛山挺起一道生态脊梁。
從“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经过一轮又一轮绿化行动,佛山从传统工业城市蜕变为岭南生态绿城。2017年10月,佛山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