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来源 :中国抗生素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n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改善氟苯尼考的水溶性,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制备氟苯尼考可溶性粉。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包合工艺,以包合率和包合物产率为评价指标,以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电镜扫描对包合物进行结构确证。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包合条件为氟苯尼考与β-环糊精投料摩尔比1:1、包合温度80℃、包合时间2h、搅拌速度500r/min;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和电镜扫描结果证实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平均值为91.85%,产率平均值为91.26%,15min溶出率达到100%,为氟苯尼考的5倍。结论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简单,可提高氟苯尼考水溶性。
其他文献
依据SF6绝缘气体及各种固体绝缘材料在放电或过热等异常情况下的分解机理及分解产物的形成过程,通过对众多运行设备进行分解产物的种类及体积分数含量普查,发现设备内部可能
为解决提取冶金中SO2的污染问题,通过绘制SO2-H2O系的log PSO2/[SO2]T-PH图,阐明了碱液吸收的原理。再制作MeSO3-H2O系的log[Me2+]·α-pH和log[Me2+]·PSO2-pH图,说明了固体
<正> 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继1981年下半年进行的硫化锌精矿与软锰矿直接浸出及锌-二氧化锰同时电解的初步试验之后(详见《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2年№1),于1982—1983年又进行了
本文综述了作者多年来进行的Cu,Zn,Ni-MnO2同时电解结果,绘制了Cu,Zn,Ni-S-H2O系和Mn2+,Zn2+-CO2-H2O系化学位图以及介绍了有关浸出动力学研究.基于推导的pH计算公式,对同时
为研究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油页岩资源潜力,以系统的有机地球化学测试为基础,结合油页岩测井定量识别方法,采用体积法对研究区石门沟组油页岩资源潜力进行了精细的研
装配工艺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零部件装配成产品并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目前,零件的CAPP系统较多,而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系统很少,其原因在于装配工艺与人的活动密
目的 探究先天性心脏病继发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血浆中miRNA表达谱的差异,从而探究其与PAH的相关性。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0例,根据肺动脉压力进行分组:肺动脉压正常者22例(无P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