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控制实施路径探析(二)

来源 :财会信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kk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运用风险评估技术,积极开展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控制
  企业应积极运用风险评估技术,如专家调查法、故障树分析法等,对潜在的社会责任风险进行识别,并运用关键风险指标法、专家技术评估法等对社会责任风险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企业可运用数理概率论,依照以前的数据,估算某种社会责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企业可以建立风险数据库,为内部控制专业人员评估社会责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風险承受度提供信息,为企业开展社会责任风险控制活动提供依据。同时,企业应当加强事前风险控制,随时关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社会责任风险的不当行为,及时作出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风险规避、风险转移等。
  企业可以引入QHSE(质量、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来进行风险控制,从产品质量、员工健康、安全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例如,企业可以设置产品质量分批次审查,随时关注并监控企业的经营风险,根据风险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应对风险。
  此外,企业还应结合自身发展战略目标开展社会责任风险控制,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提升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满意度和支持度,为企业长远利益和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三)强化信息披露,为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控制提供支持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各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履责情况的主要渠道之一,有效的信息披露与沟通机制尤为重要。
  企业本应积极主动地披露真实可靠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但是当前大多数企业由于成本问题而不愿意对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作评价并对外披露。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一个专门强制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制度,若企业仍不进行披露,则加大惩罚力度(如罚款等)。而且,为了保证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执行,企业不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所承担的成本必须大于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所需付出的成本。
  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将社会责任信息数据通过互联网上传到全国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据库,让社会各界人士和利益相关者都能够方便快捷的获取相关信息,对企业社会责任状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对于自身存在的信息与沟通机制缺陷,企业应及时作出调整,保证企业管理层与各利益相关者及时能够沟通,对社会责任风险起到良好的防控作用。
  此外,企业管理人员应积极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及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知识。企业应加强与员工等内部利益相关者交流,关心员工的健康状况、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了解并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现时需求。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控制监管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主体,可以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来引导、规范、推动、监管和起到纽带作用来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一是政府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企业规范经营,树立诚信经营与可持续经营的理念,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是政府应当制定并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等来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出规定、制定标准,扮演好法规制定者的角色。
  三是政府可以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充分调动各方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积极性。对于自觉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企业,政府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对其予以激励与表彰,促使企业更加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与监督机制。
  同时,不同行业或者同行业竞争者之间也应积极进行社会责任监督。行业协会在不与政府制定的法规制度冲突的情况下,可结合行业特点,制定行业社会责任标准和规范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进行约束和控制,并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制度。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监督主体除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行政事业单位外,主要还有消费者、投资者、供应商、媒体等企业利益相关者以及第三方审计人员。通过完善第三方审计、消费者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控制监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履责氛围和经营环境。
  随着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企业强化社会责任风险控制刻不容缓。运用内部控制手段,合理控制企业社会责任风险,不仅能为企业赢取利益,还有助于企业减少社会责任风险损失,降低社会责任风险控制成本,在企业利益相关者心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良好的企业声誉,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正>近日,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研发的"JM15100型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
城市建设和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郊区农村被纳入城区而成为城中村,这是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