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lary cirrhosis, PBC)的定义是一种进行性的,慢性的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是以肝细胞内中、小胆管的非化脓性炎症,以及在血清中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AM A)呈高滴度表现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PBC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但公认的是,免疫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白细胞介素-33 (Interleukin-33, IL-33)是一种在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均具有广泛效应的细胞因子。IL-33通过其受体ST2信号途径,促进了Th2类细胞因子、促炎细胞因子(IL-8、IL-1β)和组胺的释放。另外,能直接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的IL-33,通过上调中性粒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表达,从而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迁移能力。然而在PBC疾病研究中,有关IL-33的相关作用研究尚无相关报道,IL-33的表达特征及其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也不清楚,两者与PBC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肝脏组织学的严重程度的关系仍未阐明。本研究旨在通过初步观察PBC患者(Child-Pugh A级组21例、Child-Pugh B级组29例及Child-Pugh C级组18例)血清及肝组织内IL-33的表达水平及其分布水平,同时观察PBC患者肝脏组织中IL-33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肝组织中性粒细胞(MPO+细胞)的浸润水平的相关性,并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观察PBC患者外周血浆中IL-33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从而探讨IL-33与PBC患者疾病进展的可能机制。方法:1.采用ELISA技术,检测PBC患者(Child-Pugh A级组、Child-Pugh B级组、Child-PughC级组)血清中IL-33水平,观察IL-33表达水平与PBC患者肝损伤标志ALT、AST、 ALP、GGT水平的相关性,阐明IL-33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2.利用肝脏组织原位免疫组化分析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PBC患者不同组织学阶段的(早期组:相于I+II期、晚期组:相当于Ⅲ+Ⅳ期)肝组织内IL-33 mRNA以及ST2mRNA表达水平,观察IL-33+细胞在PBC患者不同组织学阶段的表达水平以及PBC患者肝脏中中性粒细胞(MPO+细胞)的数量与IL-33 mRNA水平相关性。3.通过中性粒细胞趋化实验,明确PBC患者血浆中IL-33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效应。结果1.PBC患者血清中的IL-33浓度升高与健康对照组(HCs)血清中IL-33表达水平(32.24±8.37 pg/ml)相比,PBC患者血清中IL-33的浓度(69.44±10.70 pg/ml)显著升高(P<0.001)。此外我们对PBC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发现:与Child-Pugh A级组PBC患者血清IL-33水平(57.24±6.55 pg/ml)相比,Child-Pugh B级组和Child-Pugh C级组的IL-33水平明显升高(74.93±6.56和75.61±7.95 pg/ml)(P<0.001);而在Child-Pugh B级组和Child-Pugh C级组患者血清IL-33水平则未见明显差异(P>0.05)2.PBC患者血清中sST2的浓度升高我们进一步检测了PBC患者血清中sST2的浓度,发现与健康对照组(HCs)血清中sST2表达水平(144.94±224.60 pg/ml)相比,PBC患者血清中sST2的浓度(70.47±25.81 pg/ml)显著升高(P<0.001)。而各Child-Pugh分级组的PBC患者血清sST2浓度无明显差异(Child-Pugh A级组,1343.84±583.28 pg/ml、Child-Pugh B级组,1438.31±485.42 pg/ml、Child-PughC级组,1439.37±503.73 pg/ml) (P>0.05)。3.PBC患者血清11.,-33浓度与ALP水平相关我们进一步对PBC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其肝生化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发现PBC患者血清IL-33浓度与ALP水平显著相关(R=0.421,P<0.001),而与ALTAST及GGT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023、R=-0.071、R=0.158,P值均>0.05)。4.IL-33+细胞增多与PBC患者的组织学分期密切相关我们进一步对PBC患者肝组织内IL-33原位免疫组化分析发现,与HCs肝脏组织相比,PBC患者肝组织中IL-33+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01)。此外,我们进一步探讨PBC患者肝组织中IL-33+细胞数量与PBC患者肝脏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发现,与PBC Ⅰ期PPBC Ⅱ期患者相比,PBC Ⅲ期和PBC Ⅳ期患者肝组织中IL-33+细胞浸润显著增多(P<0.001)。与此同时,我们发现IL-33 mRNA的表达水平在PBC Ⅲ期和PBC Ⅳ期患者肝组织中,较HCs、PBC Ⅰ期和IPBC Ⅱ期患者肝组织中水平明显升高(P<0.001)。5.PBC患者肝组织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加且与其IL-33 mRNA表达水平密切相关随后我们对PBC患者肝组织中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水平进行探讨,肝脏原位免疫组织化学发现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细胞较HCs肝组织中显著增多(P<0.001)。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与PBC Ⅰ期和PBC Ⅱ期患者相比,PBC Ⅲ期和PBC Ⅳ期患者肝组织中MPO+细胞浸润明显升高(P<0.001)。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PBC患者肝组织中MPO+细胞的数量与其IL-33 mRNA表达水平密切相关(R=0.81,P<0.001)6.升高的IL-33促进了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为了进一步确定IL-33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效应,我们进行了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的分析。结果发现,与HCs患者的血浆相比,PBC患者的血浆可诱导更多的中性粒细胞迁移(P<0.001)。此外,与PBC患者血浆中培养的中性粒细胞相比,当把IL-33加回到PBC患者血浆时,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指数可进一步升高(P<0.001)。结论PBC患者的血清IL-3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同时肝组织内IL-33+细胞表达水平以及IL-33 mRNA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而且与PBC患者疾病进展相关;PBC患者肝组织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且与IL-33 mRNA的表达水平相关,并随着PBC患者疾病进展浸润加重,提示中性粒细胞在PBC患者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BC患者的血清sST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体外实验发现IL-33可增加PBC患者血浆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进一步提示IL-33可能通过IL-33/ST2募集中性粒细胞从血液中向肝组织内迁移进而加重PBC患者疾病进展。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IL-33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迁移可能会成为PBC患者治疗的新靶点。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临床治疗新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愈肝方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改善,阐述中西药联合应用对PB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科确诊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中,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愈肝方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和对照组(单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检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12周患者肝功能指标: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酞转移酶,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配对/检验的方法,率的比较采用χ2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评价采用愈肝方联合西药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结果:1.总有效率分析(见表1):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83.3%、对照组63.3%,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而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0.0%,对照组66.7%,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01)。2.肝功能分析(见图1、2、3):在0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各肝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各组内治疗前、后相比较,治疗组、对照组TBil下降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ALT、AST、ALP、GGT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两组间相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比较):TBil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ALP、ALT、AST、GGT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在治疗12周后: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TBil、ALT、AST、ALP、GGT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两组间相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Bi、ALP、 ALT、AST、GGT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采用愈肝方联合西药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