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改增”政策是中国近年来最重要的税制改革措施之一,它的实施对于企业税负和绩效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在上海试点实施“营改增”政策,那时的试点企业为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即1+6行业,到了2016年5月1日,“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范围已经覆盖全国和所有行业。“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结束了长期以来对于营业税和增值税重复征税的局面,是推动税制结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可以加速产业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从而可以推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样一来就有利于激发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为我国的企业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制造业企业减少了税负,有利于他们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这样一来就可以刺激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增强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牵动着其他产业的发展。过去几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成绩的背后同样存在着问题。由于外需持续疲软以及政策刺激效应的弱化,我国产业面临产能绝对过剩与结构性过剩并存的局面。新的市场增点尚未成型,产业政策及其配套措施亟待完善,基础、高端产品及技术对外依存程度太高,重要领域的研发程度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也被国外发达国家牢牢掌握。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制造业在转型升级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扫清这些障碍,让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给国家的兴旺发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科技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甚至于一个民族的兴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创新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营改增”政策对于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首先介绍了本篇文章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随后介绍了我国目前制造业的创新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紧接着系统论述了数据的来源、模型的构建以及变量的选取。本文选取了A股制造业企业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了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的方法来构造模型,选用当年制造业企业被授予的专利数量以及在被授予专利数量当中最具有含金量的发明专利授予数量两个变量分别作为衡量创新的指标,考察“营改增”政策对于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水平有促进作用,即“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制造业企业的专利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最后我们用企业当年的专利申请数量代替专利授予数量、以及将政策实施年份提前到2011年来做安慰剂检验分别来做稳健性检验,发现得到的结论与上文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