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东港市椅圈镇黄城村,柏油路宽敞平坦,标准化民宅鳞次栉比,果菜大棚集中连片……一提起村党总支书记黄日国,村民们个个竖起大拇指。这个相貌普通的庄稼汉子,却荣获了“全国十大合作社模范”“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丹东市劳动模范”和“丹东市‘五带头’农村优秀党员干部”等称号。
“村里得奖了”
1991年,当时的黄城村集体砖厂亏损严重,外债近百万元,干群关系异常紧张。困窘之际,年仅26岁的黄日国挑起了村支书的担子。
为了彻底扭转班子形象,黄日国下足了功夫: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和考核考勤制度,对14个村民组的党小组长和村民组长进行了民主选举;对各组财务账目进行审计,张榜公布结果;在全村开展“诤言奖”活动,广泛收集发展良策和群众意见……仅仅两年间,村班子如清风拂面,队伍纯洁了,思想统一了,重塑了形象。
1993年,黄城村第一个完成农业税征收和农田水利建设两项工作,被镇里评为先进单位。“作为全镇最大的村,我们已经五年没得过奖了,这回终于圆了全村人的梦。”面对新班子的第一份荣誉,黄日国的心踏实了,因为这不仅是奖状,更是党员群众的充分信任和村“两委”班子的紧密团结。
“我们的债还清了”
为了尽快还清砖厂债务,黄日国主持召开了50户债权人会议,宣布了两条还款计划:一年之内还清工人工资;十年之内还清债权人款项。
黄城村一穷二白,黄日国之所以敢还钱,是因为看准了水稻加工项目。他发动干部群众筹资建起了东港地区第一家村办日产60吨精米的制米厂。从那时起,黄日国与村干部个个顶班当工人,起早贪黑,扛米、加工、装车、卖粮,不“吝啬”汗珠子,攒下每一分钱。黄日国回忆说,“那段时间里,我最愿意做的事就是每天收工后和群众一起数钱,最愿意听的话就是支部副书记赵承熙汇报账目”。制米厂的利润是一斤大米一分钱,黄日国带领大家用了6年时间,平均每天磨米22吨,提前还清了97万元债务。
1997年6月底的一天,赵承熙拿着账本兴冲冲地跑到黄日国面前,激动地说:“我们的债还清了,还挣了10多万元。”听到赵承熙的话,黄日国禁不住号啕大哭!从那一年起,黄城村集体每年都有二三十万元的稳定收入,一跃成了全镇首屈一指的富裕村。
“大米上了欧盟人家的餐桌”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黄日国的思维日渐成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以集体的力量参与市场竞争,发展合作经济。2006年,黄日国组建了丹东地区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东港市黄城果菜专业合作社。目前22个品种拥有自己的品牌和标准,被国家食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2007年,果菜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又荣获了“辽宁省示范合作社”称号。
果菜专业合作社的尝试只是一个开始,黄日国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要让黄城村在合作经济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07年9月,黄城村成立了丹东鸭绿江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2008年8月,黄城村与中粮集团合作,成立了中粮丹东鸭绿江农业联合生产合作社,出产的大米远销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到2013年,中粮丹东鸭绿江农业联合生产合作社落实订单面积10万亩,辐射周边3个县级市、19个乡镇、7000多户农民,总产量达4.5万吨,助农增收3000多万元,给农民二次返利300多万元,合作社纯利润180余万元。
看到黄城村富庶繁荣的今天,黄日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但同时又多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让更多的农民富起来,我要做的还很多。”黄日国倍感责任重大。
“村里得奖了”
1991年,当时的黄城村集体砖厂亏损严重,外债近百万元,干群关系异常紧张。困窘之际,年仅26岁的黄日国挑起了村支书的担子。
为了彻底扭转班子形象,黄日国下足了功夫: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和考核考勤制度,对14个村民组的党小组长和村民组长进行了民主选举;对各组财务账目进行审计,张榜公布结果;在全村开展“诤言奖”活动,广泛收集发展良策和群众意见……仅仅两年间,村班子如清风拂面,队伍纯洁了,思想统一了,重塑了形象。
1993年,黄城村第一个完成农业税征收和农田水利建设两项工作,被镇里评为先进单位。“作为全镇最大的村,我们已经五年没得过奖了,这回终于圆了全村人的梦。”面对新班子的第一份荣誉,黄日国的心踏实了,因为这不仅是奖状,更是党员群众的充分信任和村“两委”班子的紧密团结。
“我们的债还清了”
为了尽快还清砖厂债务,黄日国主持召开了50户债权人会议,宣布了两条还款计划:一年之内还清工人工资;十年之内还清债权人款项。
黄城村一穷二白,黄日国之所以敢还钱,是因为看准了水稻加工项目。他发动干部群众筹资建起了东港地区第一家村办日产60吨精米的制米厂。从那时起,黄日国与村干部个个顶班当工人,起早贪黑,扛米、加工、装车、卖粮,不“吝啬”汗珠子,攒下每一分钱。黄日国回忆说,“那段时间里,我最愿意做的事就是每天收工后和群众一起数钱,最愿意听的话就是支部副书记赵承熙汇报账目”。制米厂的利润是一斤大米一分钱,黄日国带领大家用了6年时间,平均每天磨米22吨,提前还清了97万元债务。
1997年6月底的一天,赵承熙拿着账本兴冲冲地跑到黄日国面前,激动地说:“我们的债还清了,还挣了10多万元。”听到赵承熙的话,黄日国禁不住号啕大哭!从那一年起,黄城村集体每年都有二三十万元的稳定收入,一跃成了全镇首屈一指的富裕村。
“大米上了欧盟人家的餐桌”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黄日国的思维日渐成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以集体的力量参与市场竞争,发展合作经济。2006年,黄日国组建了丹东地区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东港市黄城果菜专业合作社。目前22个品种拥有自己的品牌和标准,被国家食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2007年,果菜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又荣获了“辽宁省示范合作社”称号。
果菜专业合作社的尝试只是一个开始,黄日国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要让黄城村在合作经济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07年9月,黄城村成立了丹东鸭绿江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2008年8月,黄城村与中粮集团合作,成立了中粮丹东鸭绿江农业联合生产合作社,出产的大米远销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到2013年,中粮丹东鸭绿江农业联合生产合作社落实订单面积10万亩,辐射周边3个县级市、19个乡镇、7000多户农民,总产量达4.5万吨,助农增收3000多万元,给农民二次返利300多万元,合作社纯利润180余万元。
看到黄城村富庶繁荣的今天,黄日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但同时又多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让更多的农民富起来,我要做的还很多。”黄日国倍感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