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展的策略之一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学习度。“先学后导”就是在这一教育思想指导下,要求教师把设计“教”案改为了解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特点、潜力基础上的“学”案,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方案。“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传授”,而是指在师生、生生充分交流、对话的基础上对学生疑惑和学习方法的“引导”“指导”和“启发”。学”和“导”不仅是指课堂教学环节,还应该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与“导”。因此,教师在充分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设计“学”案,适当引导学生领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能量”,从而产生“我要学数学”“我能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下面从《三角形分类》这节课中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合适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问题的产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产生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二、以学案为载体,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习者的中心地位。教师在安排学生的讨论时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应该体现学生的组合能成为一个相互倾听的学习共同体,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学习共同体,课堂上的讨论自学才是有效的。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四人小组讨论,其方式可采用同桌学生或座位前后学生,因为人数适中,学生讨论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小组成员呈梯状分布,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研讨,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合作交流阶段,作为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集体的智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相信他们可以通过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讨论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同,及时了解学生自学、讨论的情况,对学生的讨论要进行及时调整,及时发现和指出带有共性的问题,特别是对偏离课本重点、学法不当的要给予正确引导。在“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环节,我安排了以下活动。
自学教材65页完成。
1.三角形分类,可以按( )分,把三角形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
2.有( )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有( )條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3.相等的两条边叫等腰三角形的( ),另一条边叫( )。
4.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叫做( )、( )、( )。
5.观察小船,量一量,按照边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填序号)__________是等腰三角形,____________是等边三角形。
设计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发挥“先知”作用,适时“后导”
先知者为“师”也,教师要善于利用“先知”资源,让先学会的学生教还未学会的学生,教师在一旁观察,适时点拨,力求做到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讲得好给予肯定,讲得不完整的给予启发补充,讲错了给予更正,或者让能者补充更正。通过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实践操作、归纳总结,加上师生的适时点拨,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与应用所学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师生活动增多,学生小组交流充分,自主支配时间多,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教”转变为学生“学”,让学生从“听”变为“导”学生学。
四、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学会评价
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激励方法,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当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或提出了一个设想时,教师总喜欢立即给予对与错,好与坏的评价,这样既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学生思维进一步发散,也使回答问题的同学失去了自我评价的机会,长此以往,學生往往会依赖于“老师是这样说的…… ”“老师说应该这样做的”,学生学习个性化就失去了。
实施自我评价,是学生在教学中听取了其他同学的各种想法的基础上,结合老师的要求或提示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自我评价。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一方面的进步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老师经常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答问、作业等准确、公正、肯定的评价,是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进而学会评价他人的一条基本途径。如“你的答案基本准确,如果书写规范点,那就更好。”“题目虽然做错了,但看得出你在思考,继续想想,相信你能行。”“这位同学做得多好,说得多棒,让我们夸夸他。”“多么好的想法,多么规范的表达,为他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吧”……学生在许多次的“教师评价”过程中,学会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反馈自己的学习,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自己与同伴的学习,从而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通过这样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能以客观的眼光对待自己。学生在小组议论、交流中,往往善于发现他人在学习中的情况,却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这时,就要指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赏识、相互评价中找出自己在思考、辩论等方面的优缺点。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又可以培养探索问题、发散思维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的“学”和“导”是师生互为联系的,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方式,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形式中“学”和“导”的关系,要用平等的师生观来指导实践,通过师生平等对话,构建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才更好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一、创设合适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问题的产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产生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二、以学案为载体,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习者的中心地位。教师在安排学生的讨论时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应该体现学生的组合能成为一个相互倾听的学习共同体,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学习共同体,课堂上的讨论自学才是有效的。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四人小组讨论,其方式可采用同桌学生或座位前后学生,因为人数适中,学生讨论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小组成员呈梯状分布,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研讨,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合作交流阶段,作为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集体的智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相信他们可以通过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讨论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同,及时了解学生自学、讨论的情况,对学生的讨论要进行及时调整,及时发现和指出带有共性的问题,特别是对偏离课本重点、学法不当的要给予正确引导。在“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环节,我安排了以下活动。
自学教材65页完成。
1.三角形分类,可以按( )分,把三角形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
2.有( )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有( )條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3.相等的两条边叫等腰三角形的( ),另一条边叫( )。
4.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叫做( )、( )、( )。
5.观察小船,量一量,按照边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填序号)__________是等腰三角形,____________是等边三角形。
设计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发挥“先知”作用,适时“后导”
先知者为“师”也,教师要善于利用“先知”资源,让先学会的学生教还未学会的学生,教师在一旁观察,适时点拨,力求做到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讲得好给予肯定,讲得不完整的给予启发补充,讲错了给予更正,或者让能者补充更正。通过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实践操作、归纳总结,加上师生的适时点拨,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与应用所学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师生活动增多,学生小组交流充分,自主支配时间多,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教”转变为学生“学”,让学生从“听”变为“导”学生学。
四、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学会评价
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激励方法,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当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或提出了一个设想时,教师总喜欢立即给予对与错,好与坏的评价,这样既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学生思维进一步发散,也使回答问题的同学失去了自我评价的机会,长此以往,學生往往会依赖于“老师是这样说的…… ”“老师说应该这样做的”,学生学习个性化就失去了。
实施自我评价,是学生在教学中听取了其他同学的各种想法的基础上,结合老师的要求或提示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自我评价。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一方面的进步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老师经常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答问、作业等准确、公正、肯定的评价,是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进而学会评价他人的一条基本途径。如“你的答案基本准确,如果书写规范点,那就更好。”“题目虽然做错了,但看得出你在思考,继续想想,相信你能行。”“这位同学做得多好,说得多棒,让我们夸夸他。”“多么好的想法,多么规范的表达,为他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吧”……学生在许多次的“教师评价”过程中,学会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反馈自己的学习,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自己与同伴的学习,从而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通过这样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能以客观的眼光对待自己。学生在小组议论、交流中,往往善于发现他人在学习中的情况,却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这时,就要指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赏识、相互评价中找出自己在思考、辩论等方面的优缺点。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又可以培养探索问题、发散思维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的“学”和“导”是师生互为联系的,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方式,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形式中“学”和“导”的关系,要用平等的师生观来指导实践,通过师生平等对话,构建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才更好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