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行各业在经济与科技的带动下发展迅速。尤其是建筑行业,随着建筑风格、功能的多样化,对建筑的施工质量就提出了更高层次更为严格的要求,工地的安全管理问题一直是困扰建筑界的大问题。时常会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看到,某某建筑工地因什么什么情况导致安全事故,伤亡多少,损失多少等等的新闻。不仅严重威胁了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给建筑企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信息化模式;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创新
引言
基于建筑行业施工作业过程与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其危险系数极高,所以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也是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不可松懈的过程。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高度覆盖的新形势下,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管理现代化成为当前企业管理的主流方式。通过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有效识别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源, 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有效排除安全隐患,充分保障生产人员和生产设备的安全,本文就建筑工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进行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1.信息化模式下智慧工地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智慧工地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全新概念,通过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衍生出来的利用高科技实现对工地施工的全过程监控管理理念,相比传统的工地安全管理模式,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具有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等显著优势。智慧工地整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GPS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实现对整个工地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实时监控,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智能响应,不仅能远程监控,发现异常情况还能远程报警,以提示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解除安全隐患。信息技术的参与,从人员、设备、技术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可视化与数据化的管理模式,大大的降低了安全事故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保障了施工设备与施工人员的本质安全。所以说,智慧工地管理模式的应用意义重大。
2.信息化技术在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 BIM+VR技术的应用
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包括设计、决策、施工、竣工等各个阶段,各个阶段中又有许多的细分项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项目与项目之间难免会进行交叉作业,不仅涉及到各种专业技术,同时还会涉及各种的管线布局,且现代建筑电子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日益普遍,这就需要在施工之前的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这样施工过程中才不至于因交叉而产生混乱的局面。所以,有必要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规避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首先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如应用BIM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理念,来实现设计可视化,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数字模拟功能进行设备构建、各种电气管道以及供、排水管道的信息参数设计,提高设计的效率及精准性。其次,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施工的协调性,在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与设计、施工以及业主几者之间需要协调配合的工作比比皆是,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对项目前期存在的各种碰撞问题以及有可能会产生的碰撞问题生成协调数据。如:供、排水管道布置与其他管道布置之间的协调性,实现各管道敷设节点装配的协调性,较好的解决了沟通不到位的问题,有效的提高设计人员的效率及精确性。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有利于了解其他专业的设备参数、设计进度、了解具体的布置状况,合理的确定设备布置、人员安全、材料就位时间,以及管道走向以及大小,分析施工开展的具体细节及要求,为施工的顺利展开奠定技术基础。二是VR虚拟技术的应用,如果说BIM技术的应用是设计方面的完美呈现。那么VR技术的应用就是真实场景的体验,只需戴上VR眼镜,就能身临现场,整体的工程、事故模拟场景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在眼前,直观地感受到违规违章带来的不安全后果,同时也可以清楚地查看工程结构的每一个部件,得到详细的参数。BIM+VR技术的综合应用,显著的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提升了安全意识。
2.2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
在过往建筑施工工程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中,人的因素是引发的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人的因素更具复杂性,不确定性,即使是小小一个细节的疏忽也可能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从业人员是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和重点监控对象。人为引发的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因素,对安全生产缺乏正确的认识,安全意识薄弱,且专业技能水平不够,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管理人员指挥不当;二是对风险的识别能力不够,比如起重吊装作业,操作人员违反“十不吊”规定,架子工不规范方案和规范搭设支架,临边缺少安全防护等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所以,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手段对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及设备进行监控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位于工地现场的画面利用智能拍摄与传输功能,实时的将画面传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进行远程操控,如改变摄像机的方向、调整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同时能对摄像机进行变焦,聚焦缩放等一系列操作,智能视频监控具备远程访问功能,能够自动录像、支持视频回放,可内置存储卡,且支持视频和图片的保存。同时具备报警抓拍和联动功能,镜头能够自动清洁良好的保证了画面的清晰度,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将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实时传输,并进行数据比对,全面分析现场各作业区域内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并自动做出预警,通过移动监测终端提醒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排除。
2.3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操作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设备安全风险防控也是建筑工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参与建筑施工的多为大型设备,如塔吊等。而由于塔吊突然断裂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已经不是个例,设备风险的识别与监控主要在几个方面:一是要做好好设施、设备的经常性巡查,加强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测与养护;二是要建立好设备台账,对服役时间早、运行时间长的设备,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清理、排查、检测和评价;三是要全面落实好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做到有据可查;四是要强化安全防护类设备质量,提高防护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设置好安全防护装置,定期对脚手架、安全绳、防滑锁扣、限位装置及其他安全防护类工具进行性能试验。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参与施工的各相关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形成的大数据积累,从而更好的掌握每一台设备每个过程的所有数据信息,如:运行情况、设备的服役时间、定检周期,发生故障的时间、原因以及检修过程所采取的方法,更换或废弃的部件等等所有数据被记录在系统内,并通过记录的信息被集中分析,处理和分类,根据相关的数据制定出比较精准的维护保养计划表,直至这台设备服役期满无法再运行,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确保设备安全。
3.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各行各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基于建筑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在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会由于种种因素,如:人员、技术、设备、材料、管理等原因而导致安全事故。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也极大的损害了企业利益和企业形象,重特大事故甚至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新形势下工地安全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只有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打造智慧工地,才能有效预防危险事故发生,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隐患,从而更好的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确保企业效益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建江,葛立军.用信息化模式开创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创新时代[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7):00111-00111.
【关键词】信息化模式;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创新
引言
基于建筑行业施工作业过程与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其危险系数极高,所以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也是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不可松懈的过程。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高度覆盖的新形势下,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管理现代化成为当前企业管理的主流方式。通过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有效识别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源, 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有效排除安全隐患,充分保障生产人员和生产设备的安全,本文就建筑工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进行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1.信息化模式下智慧工地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智慧工地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全新概念,通过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衍生出来的利用高科技实现对工地施工的全过程监控管理理念,相比传统的工地安全管理模式,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具有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等显著优势。智慧工地整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GPS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实现对整个工地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实时监控,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智能响应,不仅能远程监控,发现异常情况还能远程报警,以提示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解除安全隐患。信息技术的参与,从人员、设备、技术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可视化与数据化的管理模式,大大的降低了安全事故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保障了施工设备与施工人员的本质安全。所以说,智慧工地管理模式的应用意义重大。
2.信息化技术在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 BIM+VR技术的应用
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包括设计、决策、施工、竣工等各个阶段,各个阶段中又有许多的细分项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项目与项目之间难免会进行交叉作业,不仅涉及到各种专业技术,同时还会涉及各种的管线布局,且现代建筑电子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日益普遍,这就需要在施工之前的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这样施工过程中才不至于因交叉而产生混乱的局面。所以,有必要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规避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首先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如应用BIM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理念,来实现设计可视化,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数字模拟功能进行设备构建、各种电气管道以及供、排水管道的信息参数设计,提高设计的效率及精准性。其次,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施工的协调性,在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与设计、施工以及业主几者之间需要协调配合的工作比比皆是,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对项目前期存在的各种碰撞问题以及有可能会产生的碰撞问题生成协调数据。如:供、排水管道布置与其他管道布置之间的协调性,实现各管道敷设节点装配的协调性,较好的解决了沟通不到位的问题,有效的提高设计人员的效率及精确性。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有利于了解其他专业的设备参数、设计进度、了解具体的布置状况,合理的确定设备布置、人员安全、材料就位时间,以及管道走向以及大小,分析施工开展的具体细节及要求,为施工的顺利展开奠定技术基础。二是VR虚拟技术的应用,如果说BIM技术的应用是设计方面的完美呈现。那么VR技术的应用就是真实场景的体验,只需戴上VR眼镜,就能身临现场,整体的工程、事故模拟场景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在眼前,直观地感受到违规违章带来的不安全后果,同时也可以清楚地查看工程结构的每一个部件,得到详细的参数。BIM+VR技术的综合应用,显著的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提升了安全意识。
2.2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
在过往建筑施工工程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中,人的因素是引发的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人的因素更具复杂性,不确定性,即使是小小一个细节的疏忽也可能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从业人员是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和重点监控对象。人为引发的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因素,对安全生产缺乏正确的认识,安全意识薄弱,且专业技能水平不够,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管理人员指挥不当;二是对风险的识别能力不够,比如起重吊装作业,操作人员违反“十不吊”规定,架子工不规范方案和规范搭设支架,临边缺少安全防护等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所以,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手段对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及设备进行监控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位于工地现场的画面利用智能拍摄与传输功能,实时的将画面传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进行远程操控,如改变摄像机的方向、调整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同时能对摄像机进行变焦,聚焦缩放等一系列操作,智能视频监控具备远程访问功能,能够自动录像、支持视频回放,可内置存储卡,且支持视频和图片的保存。同时具备报警抓拍和联动功能,镜头能够自动清洁良好的保证了画面的清晰度,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将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实时传输,并进行数据比对,全面分析现场各作业区域内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并自动做出预警,通过移动监测终端提醒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排除。
2.3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操作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设备安全风险防控也是建筑工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参与建筑施工的多为大型设备,如塔吊等。而由于塔吊突然断裂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已经不是个例,设备风险的识别与监控主要在几个方面:一是要做好好设施、设备的经常性巡查,加强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测与养护;二是要建立好设备台账,对服役时间早、运行时间长的设备,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清理、排查、检测和评价;三是要全面落实好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做到有据可查;四是要强化安全防护类设备质量,提高防护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设置好安全防护装置,定期对脚手架、安全绳、防滑锁扣、限位装置及其他安全防护类工具进行性能试验。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参与施工的各相关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形成的大数据积累,从而更好的掌握每一台设备每个过程的所有数据信息,如:运行情况、设备的服役时间、定检周期,发生故障的时间、原因以及检修过程所采取的方法,更换或废弃的部件等等所有数据被记录在系统内,并通过记录的信息被集中分析,处理和分类,根据相关的数据制定出比较精准的维护保养计划表,直至这台设备服役期满无法再运行,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确保设备安全。
3.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各行各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基于建筑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在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会由于种种因素,如:人员、技术、设备、材料、管理等原因而导致安全事故。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也极大的损害了企业利益和企业形象,重特大事故甚至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新形势下工地安全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只有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打造智慧工地,才能有效预防危险事故发生,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隐患,从而更好的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确保企业效益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建江,葛立军.用信息化模式开创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创新时代[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7):00111-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