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口头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和交流,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对学生的相关情况做出判断和反馈。良好的课堂口头评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研究结论认为,更多地评价学生会促进其自主学习,提高学业成绩。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评价能够显著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会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眼睛注视着学生,认真倾听学生发言,观察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言行做出即时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正确、迅速而肯定”的回答,教师应感情真挚、语言亲切,以激情来鼓励学生。如:“你的回答让老师感到吃惊,连老师都没想到,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对于“正确但犹豫”的回答,教师首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可以说:“你完全正确!”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说:“你是怎样想的?”以找到确切的原因。对于“由于粗心而出错”的回答,教师应该避免情绪化反应,不要责备和口头惩罚学生。因为口头惩罚极少能教会学生避免粗心的错误。对于“由于不知道而出错”回答,教师需要特别关注。最好的办法是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思考过程,分析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地方和原因,肯定学生可能隐藏的合理的因素,最终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所期望的好的学习习惯要在学生身上有所体现,就需要教师善于观察,积极评价,并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小学生课前学习习惯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授《匆匆》时的一段课堂交流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师:预习过课文了吗?你都预习了什么?
生:我先看了预习提示,然后根据预习提示中的问题去读课文。
师:能够根据预习提示有针对性地预习,很好!
生:我借助字典解决了预习中不认识的字词。
师:能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预习时遇到的生字词,这是会学习的同学。
生:我边读边想,总结了每一段意思。
师:一边读一边总结,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没有简单地重复学生的语言,也没有空洞地说“好!棒”之类的词语,而是极具指向性,总结提升了学生好的习惯,强调了具体的做法,具有可操作性,易于学生模仿和学习。
2. 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认真读书、参与到教师的思想里去是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然而,总是有部分小学生无法做到这些,教师习惯于批评指责学生。我们应调整思路,换种做法,善于去倾听和观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然后给予积极的强化,这样的做法比简单的批评效果好很多。一方面,得到肯定评价的学生会把这些闪光点加以强化,变成好习惯;另一方面,其他没有做好的学生也有了学习的榜样,并在教师极为具体的评价中不断进步。如教师要求学生读书时,教师可以边巡视边轻声说:“某某同学已经捧起书本,认真地在读。”在要求学生做批注时,教师边巡视边说:“某某同学开始用笔画出了词语和句子,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些具体化的评语会给其他学生一种提醒和示范。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策略
小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认识还是初步的、模糊的,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有效的引导。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课堂评价应该重视对学生认知策略和元认知技能的评价,在重视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价的同时,强调对认知策略及元认知技能等高级思维品质的评价,以便通过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
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是学生有效地习得认知策略的条件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采用了某种学习策略,但学生自己往往并不一定有这样意识。如果老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敏锐地分析学生思考过程,提炼并说出学生的学习策略,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认知策略的知识,以便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一策略,还可以提升回答问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讲授广州版六年级上册英语《Module 2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研究结论认为,更多地评价学生会促进其自主学习,提高学业成绩。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评价能够显著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会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眼睛注视着学生,认真倾听学生发言,观察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言行做出即时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正确、迅速而肯定”的回答,教师应感情真挚、语言亲切,以激情来鼓励学生。如:“你的回答让老师感到吃惊,连老师都没想到,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对于“正确但犹豫”的回答,教师首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可以说:“你完全正确!”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说:“你是怎样想的?”以找到确切的原因。对于“由于粗心而出错”的回答,教师应该避免情绪化反应,不要责备和口头惩罚学生。因为口头惩罚极少能教会学生避免粗心的错误。对于“由于不知道而出错”回答,教师需要特别关注。最好的办法是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思考过程,分析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地方和原因,肯定学生可能隐藏的合理的因素,最终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所期望的好的学习习惯要在学生身上有所体现,就需要教师善于观察,积极评价,并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小学生课前学习习惯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授《匆匆》时的一段课堂交流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师:预习过课文了吗?你都预习了什么?
生:我先看了预习提示,然后根据预习提示中的问题去读课文。
师:能够根据预习提示有针对性地预习,很好!
生:我借助字典解决了预习中不认识的字词。
师:能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预习时遇到的生字词,这是会学习的同学。
生:我边读边想,总结了每一段意思。
师:一边读一边总结,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没有简单地重复学生的语言,也没有空洞地说“好!棒”之类的词语,而是极具指向性,总结提升了学生好的习惯,强调了具体的做法,具有可操作性,易于学生模仿和学习。
2. 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认真读书、参与到教师的思想里去是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然而,总是有部分小学生无法做到这些,教师习惯于批评指责学生。我们应调整思路,换种做法,善于去倾听和观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然后给予积极的强化,这样的做法比简单的批评效果好很多。一方面,得到肯定评价的学生会把这些闪光点加以强化,变成好习惯;另一方面,其他没有做好的学生也有了学习的榜样,并在教师极为具体的评价中不断进步。如教师要求学生读书时,教师可以边巡视边轻声说:“某某同学已经捧起书本,认真地在读。”在要求学生做批注时,教师边巡视边说:“某某同学开始用笔画出了词语和句子,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些具体化的评语会给其他学生一种提醒和示范。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策略
小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认识还是初步的、模糊的,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有效的引导。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课堂评价应该重视对学生认知策略和元认知技能的评价,在重视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价的同时,强调对认知策略及元认知技能等高级思维品质的评价,以便通过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
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是学生有效地习得认知策略的条件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采用了某种学习策略,但学生自己往往并不一定有这样意识。如果老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敏锐地分析学生思考过程,提炼并说出学生的学习策略,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认知策略的知识,以便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一策略,还可以提升回答问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讲授广州版六年级上册英语《Modul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