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寻常型天疱疮是一种累及皮肤黏膜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是由于某种原因机体对表皮自身抗原的耐受性遭到破坏,导致机体产生了针对表皮连接结构(桥粒)自身抗原的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导致免疫反应,产生棘层松解,角质形成细胞彼此分离,从而形成表皮内水疱[1]。寻常型天疱疮的基本皮损表现是在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出现薄壁、松弛的水疱,容易破裂而形成糜烂面[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常型天疱疮是一种累及皮肤黏膜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是由于某种原因机体对表皮自身抗原的耐受性遭到破坏,导致机体产生了针对表皮连接结构(桥粒)自身抗原的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导致免疫反应,产生棘层松解,角质形成细胞彼此分离,从而形成表皮内水疱[1]。寻常型天疱疮的基本皮损表现是在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出现薄壁、松弛的水疱,容易破裂而形成糜烂面[2]。
其他文献
先天性食道闭锁[1](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 CEA)是胚胎时期初级前肠发育异常导致的一种严重消化道畸形,可因食管、气管分化不全形成食管气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TEF),发病比例约为1∶2 500~4 500[2],其典型症状为新生儿出生后口腔内分泌物多,患儿随时可能出现窒息,甚至心跳、呼吸骤停的现象[3]。
病窦综合征是心血管领域多发性疾病,属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本病以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群体,易并发心房颤动、心源性晕厥,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1]。双腔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是现阶段治疗本病的重要术式,是通过将电子治疗仪植入患者体内,对适宜的电脉冲发放,进而刺激到心脏,加快激动和收缩恢复进程,可对心力衰竭进行防范,最终发挥有效控制病情的作用[2-3]。但因患者多背负沉重的压力,特别是在伴气管切开时,存在感染、出血等多项风险因素。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1],2017年,我国城市居民脑卒中病死率为126.48/10万,农村脑卒中病死率为157.00/10万[2]。在临床中,一旦发生脑卒中,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脑出血患者因意识障碍、卧床常并发各种内科疾病,研究表明,超过1/3的脑出血患者的并发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炎、肺栓塞、呼吸衰竭[3]。同时内科并发症也是患者入院后7 d内死亡的高危因素[4]。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感染引起的骨髓炎症,是由细菌入侵引起的骨髓及骨质的炎性改变[1]。新生儿化脓性骨髓炎在临床上较少见,在新生儿监护病房发生率为0.1%~0.3%[2],系发病率较低的疾病。由于新生儿骨髓炎较少见,临床上护理经验尚少,加之新生儿骨髓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的病情观察和正确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019年11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了1例新生儿骨髓炎患儿,其右肱骨近端干骺端骨质改变,右关节囊壁及周围组织稍增厚。
白塞病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的慢性多血管炎为基础的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大、中、小血管,其中以小静脉最常受累[1]。当白塞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时,称之为肠白塞,肠白塞可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淋巴瘤的发生认为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电离辐射、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2],尤其与EB病毒感染有关[3]。
非那根又称盐酸异丙嗪,能竞争性阻断平滑肌、毛细血管壁等组织的H1受体而产生抗组胺作用,能对抗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降低其通透性,缓解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所致的喘息,较盐酸苯海拉明作用强而持久。它因较易进入脑组织,故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加强催眠药、镇痛药及麻醉药的中枢抑制作用;其抗胆碱作用亦较强,防治晕动症的效果较好,可用于皮肤及黏膜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皮肤划痕症以及晕车、晕船、晕机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爆发后,迅速席卷全球,成为全球性大流行疾病。一些重症患者的肺功能即使在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等生命支持手段下仍表现出不可逆的恶化。因此,本院肺移植团队开展了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纤维化患者双肺联合移植手术。目前,肺移植是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疾病的最佳治疗手段[1]。
肾上腺肿瘤是临床中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肾上腺肿瘤以往多采用开放性手术,自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成功开展以来,该手术方式迅速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1]。2019年3月本院收治了1例双侧肾上腺肿瘤患者,需行后腹腔镜下双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常用的手术体位有侧卧位、折刀位、75°健侧卧位等。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 HFS)又称掌跖感觉丧失性红斑、掌足红肿触痛综合征,是由某些化疗药物引起的手、足部疼痛、瘙痒等异常感觉,以红斑、肿胀、水疱及渗液等皮肤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1]。其最早在1984年由新英格兰的Deaconess医院Lokich和Moore发现并报道[2]。根据其严重程度,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将其分为3个毒性级别[3],其中,1~2级症状较轻微,3级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
目的观察集灌肠与引流为一体的气囊肛管在重症腹泻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2月本院急创中心ICU收治的28例腹泻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28例腹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肛门周围皮肤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集灌肠与引流为一体的气囊肛管引流及肛门周围皮肤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25.00%,低于对照组的64.29%(P<0.05);观察组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