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循经针刺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循经针刺疗法,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5天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42例中痊愈10例,显效12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48%,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 偏头痛 肝阳上亢 循经针刺治疗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小时。临床上分为有先兆、无先兆及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其中以无先兆的偏头痛为临床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偏头痛病人中的80%,此类病人缺乏典型的先兆,常为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使头痛终止,笔者选中医辨证为内伤头痛中的肝阳上亢型为主的偏头痛采用循经针刺治疗4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78例,其中男37例,女41例;年龄在28~49岁,平均年龄在37岁;病程3~18年,诊断符合无先兆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人经脑CT检查均未见异常。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36例。
1,2治疗方法肝阳上亢型头痛以头两侧疼痛为主要表现,呈胀痛或刺痛,同时伴口苦、胸闷等症状,为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因肝、胆互为表里,故头两侧为肝胆所主,前人有“左血右气”之说,故治疗上以平肝潜阳为主。
治疗组采用循经针刺取穴:风池、太阳、悬颅、颔厌、丘墟、头维、阿是穴。手法:毫针刺,急性发作期,施以强刺激手法,并且针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10~15分钟,每日1次。间歇期,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5天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对照组36例,均给予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口服,2组病例4疗程后作疗效评价。
1,3疗效观察疗效评价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伴随症状解除;显效:疼痛程度显著减轻,发作次数减少2/3,伴随症状基本消失;好转:疼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1/3,伴随症状稍有缓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1,4治疗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优于对照组。
2讨论
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病因多为风邪袭于少阳或肝气郁结所致,中医针灸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其中足少阳胆经风池,有明日益聪及降火止痛之效,经外奇穴的太阳,祛风散寒,清头目;头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可清头目,止痛;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有平肝熄风,镇痛活络的作用;其余悬颅、颔厌为足少阳胆经局部取穴和阿是穴,起到局部疏经通络之用;丘墟为足少阳胆经的原穴。总之,循经取穴主要是通调经气,故有“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说法,且本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行,痛苦小,无毒副作用,病人易于接受。
关键词 偏头痛 肝阳上亢 循经针刺治疗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小时。临床上分为有先兆、无先兆及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其中以无先兆的偏头痛为临床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偏头痛病人中的80%,此类病人缺乏典型的先兆,常为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使头痛终止,笔者选中医辨证为内伤头痛中的肝阳上亢型为主的偏头痛采用循经针刺治疗4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78例,其中男37例,女41例;年龄在28~49岁,平均年龄在37岁;病程3~18年,诊断符合无先兆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人经脑CT检查均未见异常。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36例。
1,2治疗方法肝阳上亢型头痛以头两侧疼痛为主要表现,呈胀痛或刺痛,同时伴口苦、胸闷等症状,为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因肝、胆互为表里,故头两侧为肝胆所主,前人有“左血右气”之说,故治疗上以平肝潜阳为主。
治疗组采用循经针刺取穴:风池、太阳、悬颅、颔厌、丘墟、头维、阿是穴。手法:毫针刺,急性发作期,施以强刺激手法,并且针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10~15分钟,每日1次。间歇期,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5天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对照组36例,均给予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口服,2组病例4疗程后作疗效评价。
1,3疗效观察疗效评价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伴随症状解除;显效:疼痛程度显著减轻,发作次数减少2/3,伴随症状基本消失;好转:疼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1/3,伴随症状稍有缓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1,4治疗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优于对照组。
2讨论
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病因多为风邪袭于少阳或肝气郁结所致,中医针灸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其中足少阳胆经风池,有明日益聪及降火止痛之效,经外奇穴的太阳,祛风散寒,清头目;头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可清头目,止痛;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有平肝熄风,镇痛活络的作用;其余悬颅、颔厌为足少阳胆经局部取穴和阿是穴,起到局部疏经通络之用;丘墟为足少阳胆经的原穴。总之,循经取穴主要是通调经气,故有“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说法,且本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行,痛苦小,无毒副作用,病人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