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多磨寻本质,感悟思想促迁移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11~20各数,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10加几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将对他们今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王永春教授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中认为,运算的算理、过程和方法,以及结果的表达一般都离不开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分数除外,如果把分数化成小数,也要遵循这个计数法)。学生对计算学习的认识困难,主要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十进位值制的计数原理,如每一步计算的结果表示多少?写在什么位上?都需要依据十进位值制的计数原理。
  “9加几”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更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在计算教学中的首次体现,本节课的学习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8、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如何让学生在“9加几”一课中真正理解十进位值制计数原理,在教学中,我们从对知识目标的落实,到对知识本质的追寻,最终到数学思想的升华,整个过程让学生对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今后的计算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唤醒经验,让十进位值制自然生长
  一节好课,从一开始就应该充满智慧。在查阅了不同版本和不同版次的教材后,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中,我们进行了导入的初次设计与再设计。
  1.初次设计与实践思考
  第一次试教,我们选择了直接出示课本中的主题情景图,让学生直奔主题,经历了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列式解决、交流反思等过程。
  师:光明小学正在举行运动会,几个同学正在给班上的同学准备一些酸奶补充体力。如下图所示,认真观察,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箱子里有9盒酸奶,箱子外有4盒酸奶。
  师:你能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盒酸奶?
  师:怎样列算式呢?
  生:9+4=         。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
  生:因为一共有多少盒酸奶,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会计算吗?
  生:9+4=13。
  師: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可以用数数法:9,10,11,12,13。
  (教师请学生上台借助黑板上的教具数一数)
  生:可以用凑十法:先从4盒酸奶中拿1盒放进箱子里,1箱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就是13盒,列式为:9+1=10,10+3=13。
  (教师把算法记录在黑板上)
  生:可以用假设法:10盒加上4盒是14盒,箱子里少1盒,所以一共是13盒,列式为:10+4=14,14-1=13。
  【思考】“凑十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以上教学环节中,学生能够较快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但当追问“凑十法”中为什么要把1盒酸奶放进箱子里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箱子中只有1个空位”,很少学生能表达“十”这一计数单位在计算时带来的简便性,大多数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其实,在此之前,学生对10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如9个再数1个就是10个,产生了新的计数单位“十”。另外,学生也早已经掌握10加几的口算。实践下来我们发现,直接导入不利于学生与已学知识进行类比、沟通,特别是学生对“十”这一计数单位参与计算时的优越性认识不深刻,不利于把新学的知识转化成已学的知识。
  2.二次尝试与思考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我们设计了以下习题作为导入练习:
  9+1+3= 9+1+5= 9+1+8= 9+1+6=
  【思考】通过第二次试教,我们发现,表面上看这些精心的铺垫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凑十法”,都是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加几等于十几。但实践后我们发现,这些铺垫从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算法的多样化,学生潜意识中认为一定要把9凑成10。实际上,上面提到的假设法,或者计算“9+4”时把4凑成10等多种算法的共性都是需要“凑十”,这一特点更能突出十进位值制在本课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也能体现计算教学的灵活性。
  3.反思,再实践
  结合以上反思,在第三次试教时,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作为课堂导入。
  (1)( )+( )=10。
  师:哪两个数相加等于10呢?
  (2)10+6= 10+7= 10+9=
  (课件依次出示计算结果)
  师:认真观察上面两组计算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上面两题都和“10”有关,10加几就是十几,算起来很快。
  【思考】通过练习,一方面让学生回顾10的组成,为后期计算过程中的拆数及灵活地运用“凑十法”做准备;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10加几等于十几”这一方法的优越性,感受“十”这一计数单位在数学计算中的重要地位。
  二、数形结合,让十进位值制根植内心
  在课前练习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对“9+4”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进行了深入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大多出现以下两种算法。
  1.数数法:9,10,11,12,13。
  (教师请学生上台借助黑板上的教具数一数)
  2.凑十法:9+1=10,10+3=13。
  (教师把算法记录在黑板上)
  师:第一种方法,运用“数一数”的方法,大家都会数;第二种方法为什么这么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把想法表示出来。
  (教师出示操作要求)
  第一次试教
  学生操作:
  生(边移边说):从右边4盒酸奶里拿出一盒放进箱子,9盒就变成了10盒,10盒加3盒就是13盒。   师:为什么要从4盒里面拿1盒放在箱子里呢?
  生:因为这样9盒就变成了10盒,10+3=13(盒),这样就很好算。
  教师相机板书:
  [9][+][4][=][13][1][3][10]
  学生操作:
  
  生(边摆边说):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4根小棒,从4根小棒里拿出一根给9根小棒,9根就变成了10根,10根加3根就是13根。
  师:通过移酸奶图和摆小棒大家都知道了“9+4”怎么算,这两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生:都是把4分成1和3,再把1给9凑成10,10加3就等于13。
  师:你真善于总结。谁能把刚刚这个同学讲的过程再说一遍,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
  师:为什么这么算呢?
  生:简单好算。
  教师相机板书算法:
  [分][算][先算9+1=10(凑十)][再算10+3=13(好算)]
  【思考】在对比和交流中学生发现无论是移酸奶还是摆小棒都要运用“凑十法”,突出了”凑十法”在本节课中的重要价值。但课后我们在对学生的调研中发现,当问及计算过程“9+1=10”中的这个10在算式“9+4=13”中的哪里,学生对这个问题依然茫然。显然形式上的凑十没有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真正理解十进位值制,教学中10根小棒依旧是10个一,并没有转化成1个十,结果中十位上的“1”也没有与计算过程中的“满十进一”进行转化和关联,学生自然不能感知十进制和位值制的关系。
  第二次试教
  在学生操作完酸奶图和和小棒之后,教师进行引导。
  师:通过移酸奶图和摆小棒大家都知道了怎么计算“9+4”,這两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生:都是把4分成1和3,再把1给9凑成10,10加3就等于13。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都是把1给9凑成了10,可是凑出来的10在算式“9+4=13”中藏在哪里呢?
  生:藏在13的“1”里面,这个1表示的就是1个十。
  师:你移小棒的时候明明就是10个一啊,哪来的1个十?
  生(走回小棒前边捆边说):9根加上1根是10根(动手把10根捆成1捆),也就是13中的“1”,表示的是1个十。
  
  师(小结):所以13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
  师:你们真善于分析。谁能把刚刚这个同学讲的过程再说一遍,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小结板书:
   [9][+][4][=][1][3][1][3][10][(一个十)] [分][算][先算9+1=10(凑十)][再算10+3=13(好算)]
  【思考】在第二次试教中,正是这样的一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一捆(通过操作进行表征)、一说(借助表象进行简单推理),让学生真正地经历了十进位值制计数的推理过程,十进制即9+1=10,9根小棒再加1根就是10根,位值制即13中的“1”表示的是算式左边的10根小棒捆成1捆,即1个十,写在十位上,使算理和算法得到了完美融合。
  三、多元沟通,促十进位值制迁移
  有了前面的学习经验,学生对“十进位值制”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悟,练习中我们也聚焦于“十进位值制”这一内涵展开教学。
  练习1:圈一圈,填一填
  (在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后,教师继续追问学生)
  师:认真观察之前黑板上计算的“9+4”和刚刚计算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不同点是结果不同,第二个加数不同。相同点是都要拆数,先算9+1=10,得数里面十位上都有1,表示1个十。
  练习2: 学以致用
  9+2= 9+3= 9+6=
  9+8= 9+9=
  【思考】从新课到练习,学生经历了所有“9+几”的进位运算,从最前面的直观操作到练习1借助图示理解计算,再到练习2的直接计算,学生经历了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整个计算过程渗透了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将等号左边凑十的过程与等号右边的结果进行有效关联,每一步计算的结果表示多少,写在什么位上,都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深化了对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认识。
  一课多磨,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再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从学生学习力的长远发展来调整教学。寻本质,找联系,促迁移,让思维向更深处漫溯,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第九小学 江西省鹰潭市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教师节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荣誉、鲜花是教师节的惯性主题。笔者却要提醒,教师节也应是休养生息、锻造“教格”、观念涅槃的“反思节”。  第一,反思旺盛如火的教育功利。教师需要物质回报和高工资,可教育更是“育人工程”,教师更是灵魂的熏陶者和感染者。常围绕功利行走,难免会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伤害学生感情的事,比如有偿补课、善待优等生而冷落问题学生等。当教师将“教格”定位在物质水准而非精神层面、欲望层次而
期刊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和蓬勃发展的时代,人们在这个时代不断地突破着一些旧有的观念、体制和文化,在探索和创新中追寻着这个东方古老民族新的梦想。跟我们这个民族重视教化的传统息息相关,我们的教育也在这场民族复兴的伟业中被民众寄予了厚望,关于教育如何变革和创新的问题一直是政府、学界和民众关注的热点,种种探索也一直未曾停止过。可是客观地说,教育改革和创新依然任重道远,理想的新教育模式依然需要我
期刊
统编语文教材安排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审视当前略读课文的教学,大致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把略读课文当成精读课文来教,费时费力;二是将略读课演变成学生自学课,仅满足于信息的提取;三是将略读课文的学习直接挤压到了课外,变成了课外阅读。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梅兰芳蓄须》为例,谈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一、文本解读  (一)把握文本特点  略读课文重在方法的指导,学生的略读能力只有在大
期刊
校园内花团锦簇,绿树成荫,一群一年级的孩子正围着一片灌木丛在唧唧喳喳。老师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小树正值花期,引来了成百上千的白蝴蝶飞舞其间,那情景犹如飞雪临空,煞是好看。见老师来了,学生们七嘴八舌地问:“老师,蝴蝶有家吗?”“老师,天黑了蝴蝶睡哪儿呢?”“老师,蝴蝶的家是什么样儿呀?”  老师笑着说:“孩子们,这小树丛就是蝴蝶的家呀!晚上,它们就睡在树林里,树枝就是它们的床,树叶就是它们的被子啊。”
期刊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痛点,笔者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听评课和常规检查发现,即便在当下统编版教材作文单元编排基于体系化建构的情况下,作文教学依然问题重重,有作文教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题教学,教师往往将作文专题作为写作知识给学生过一遍,缺少或者根本没有基于单元主题的写作专题训练,更无法提供专题指导。教师的批改语极其贫乏,往往大而空,不涉及具体内容,批和不批意义不大,批完后,学生仍旧
期刊
你的人生,存在于课的每一个当下;课的每一个当下,成就了你的人生。  ——王崧舟  王崧舟,一直是所有语文老师心目中的宗师。王崧舟“诗意语文”的影响力,我们可以从近年来浙江高考诗意倾向的作文题窥见一斑。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读着《语文的生命意蕴——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走近王崧舟,走进他的诗意语文教学,感受他的诗意人生,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整体感受,那就是:甚合我心。  一、品味“崧式文字”的古典
期刊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笔者主要是运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
期刊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一篇小小说。作者以轮船遇难为题材,层层铺叙,着力对哈尔威船长在沉船前组织救援的场面进行了细致刻画,一位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被编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笔者以本课为例,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角度,谈谈如何做到“基于单元目标,精准取舍”。  一、仔细阅读文本,领略“三千弱水”  首先,笔
期刊
摘 要:发展以高阶思维为核心的关键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当前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决策、批判性思考、创造力等高阶思维能力。作为运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算律的教学蕴含了高阶思维的培养,应体现深刻性、综合性、灵活性。  关键词:高阶思维;探索规律;乘法分配律  学生的高阶思维是思维意识、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综合,是一种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度研读教材,
期刊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也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但教学中教师常会遇到学生觉得文本枯燥难懂、与现实距离遥远、难以产生学习兴趣等问题。萍乡市湘东中学朱小蓉老师讲授的《民为贵》一课,在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评选(高中组)中,荣获省特等奖,很值得学习。  一、立足文本,解析角度探新意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两个甲骨文字,能猜出是两个什么字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