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探究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ve200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导向学习作为一种探究性的学习形态,能有效改变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本文在阐释问题导向论及问题导向学习活动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问题导向 高中 信息技术 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90-02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优化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优化应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学生学习活动针对性与目的性,强化学生学习体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实效性。
  一、问题导向论及问题导向学习活动设计原则
  (一)问题导向论概述
  问题导向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方向,它的基本特征是以“问题”为知识载体,以“问题探究”为主要学习活动,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质为根本目的。“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了解与内化,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学习活动设计原则
  1.学为中心
  一切教学设计必须要坚持“学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教学要服务于学生,学生是信息技术教学受众,离开学生主体的一切教学活动设计都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学习”中心,学习是学生信息技术素质提升的手段,只有紧扣学习展开教学设计,才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体验为主
  体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的知识更扎实。因此,问题导向活动设计要坚持“体验为主”原则。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例如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项目等,激发学生体验愿望,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频率。
  3.目标导向
  学习活动要有效、有序,必须要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这就要求问题导向学习活动设计要遵循“目标导向”原则。无论是“问题”设计,还是师生的教与学活动设计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学习活动设计才是有效的。
  二、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
  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包括活动前期设计、活动实施设计与活动评价设计,下面以“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节课为例,简述问题导向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
  (一)活动前期设计
  活动前期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问题设计、课堂预设等。
  1.目标设计
  目标设计既要深入解读信息技术大纲目标要求,又要解读教材,准确把握“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 第一节内容,是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起着奠基作用。综合上述因素,本课三维目标预设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存储等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探究等,共同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经历、经验,灵活掌握信息获取各个环节并熟练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用问题探究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内容,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要紧紧围绕本课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使问题成为知识的有效载体,有助于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突破。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为: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中。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大多数学生家里有电脑,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功能操作基础。加上本书第一章已经做了知识铺垫,问题导向的学习活动具有可操作性。
  综合上述因素,本课问题的主题预设为:以日常生活中某一信息获取需求,演示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提出信息获取过程中的注意点。问题设计紧扣教学重点,将信息获取环节放在日常生活学习情境中,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3.课堂预设
  为了确保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与有序性,教师还要进行课堂预设。主要包括程序预设、自然生成预设等。
  程序预设是指教师对课堂结构形成一个大致构想,包括课前预学,课堂活动环节、次序、自然生成等。预学环节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学,养成预学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节课预学主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教材或者互联网,获取信息,为课堂“问题”解决奠定基础;课堂活动环节与次序设计关系到课堂的有序进行,主要包括问题提出、问题学习、小结反思等;自然生成预设,主要是教师要在课前对课堂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预设与假想,不至于面对课堂的自然生成束手无策。
  (二)活动实施设计
  活动实施是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的关键,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具体来说,活动设计主要包括问题提出、问题学习、总结拓展等。
  1.问题提出
  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问题是支点,问题提出是前奏。教师如果能够优化问题导入设计,抓住问题提出的时机,往往能够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节课问题的提出,主要采用问题情境导入方式,吸引学生问题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时,先播放一段信息在生活中大量运用以及产生强大作用力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获取信息为我所用的兴趣。   在学生兴趣浓厚之际,教师提出问题: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是宝贵的财富。相信学生都有挖掘信息财富的愿望,那么各学习小组,能不能以日常生活中某一信息获取需求实际,演示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提出信息获取过程中的注意点?学生在问题情境作用下,各学习小组带着问题展开自主学习活动。
  2.问题学习
  问题学习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关键,问题学习过程中要突出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加强课堂巡视,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问题学习情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先选取生活或学习中信息需求情境,并根据情境探索信息获取环节。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展示。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解说,一边展示,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代表展示过程中,允许小组其他成员提示与补充,提升学生参与度。有疑惑的,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与释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3.总结与拓展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明确信息获取的具体环节: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评价信息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例如提出这样的实践学习:国庆长假快到了,大家可能有机会外出旅游。请根据自己的兴趣,完成一个5到7天的“国庆外出旅行计划”设计,做出详尽计划,包括整条线路的时间、地点、住宿、花费,并说明设计理由及旅游将达到的效果。通过具体的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灵活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活动评价设计
  活动总结评价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既要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评价应该是多元的,重点应检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没有坚持问题导向,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互动是否充分,教学程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评价重点在于检视学生参与问题学习的自觉意识强不强,有没有发挥学习主动性,在小组学习能不能主动与人合作,信息技术素质有没有得到有效发展等,突出“问题导向”课堂模式下评价特色。
  总之,坚持“问题导向”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实践探索,不断优化问题设计,充分发挥问题载体作用,使学生通过问题学习,增强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甲浩,叶文.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
  [2]陈治,吴作样.论研究性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3)
  (责编 罗汝君)
其他文献
工业设计毕业设计课题采用"实题实做"的产学研模式有很多优势,学生能在实践项目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但迫于操作起来有难度,目前虚拟课题依旧占据较大比例,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
在人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公共标志,它作为向人们传达信息的载体,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图形符号,是组成公共标志的重要部分,是向人们传达标志内容的主要媒介。在信息
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本文提出了老年用户需求研究的必要性,在常见的调研方法的基础上,基于老年人使用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综合的、以非老年人(普通人)为对象的
女性在历史上长期处于社会底层,艾玛和潘金莲分属资本主义和封建社会,她们追求爱情的经历都以毁灭为结点,但她们在女性解放中的探索对现今社会仍有很多借鉴意义。
近日,我们有两个网站在同时开发,这就需要不断在两个网站之间切换,每次都要更改网站的主目录。有没有一个方法可以实现利用一台服务器,架设多个网站,都能同时访问呢?经过摸索,
人口老龄化是影响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成为了当前农村关注的重点。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从农村居民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新型农村社
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是渔业生产活动的延续,是链接养殖、捕捞与市场的桥梁.
简要介绍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该技术在牧草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研究、品种及杂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它在牧草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加权近似解析离散化(WNAD) 方法是近年发展的一种在粗网格步长条件下能有效压制数值频散的数值模拟技术. 在地震勘探的实际应用中, 不是所有情况都适合使用空间大网格步长. 为
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是目前水产养殖业中危害鱼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发病季节最长,鱼类死亡率最高的传染性鱼病之一。其病原体主要是嗜水气单孢菌、温和气单孢菌、鲁克化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