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随着城乡统筹发展,一些薄弱的乡村学校也相继有了图书馆、阅览室。据笔者观察,一些农村学校图书室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缺少专业人才,图书室管理一般由任课教师兼任,而教师自身教学任务重,根本无暇顾及或参与管理的时间少,造成图书资源浪费现象的存在。在网络教育还不发达的农村,学生阅读最重要的场所就是图书室。因此,大力加强图书室的管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图书管理方面
1.1严格制定图书室管理制度、图书室管理员职责。 学校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图书室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做到定期开放、经常开放。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图书室的布置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加强图书室管理员的管理力度,给孩子们创造阅读的平台。
1.2提高认识,建立定期的借阅制度: 学校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图书室是学校开设第二课堂教学的最佳场所,是学生广泛学习各科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图书室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可采取定期集中开放、凭证借阅形式,建立切实可行易操作的借阅制度,让孩子们有书读。
1.3着力落实图书维护与赔偿制度: 开放图书室,就难免有图书的损坏和丢失,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建立图书损坏、丢失赔偿制度,对损坏的图书定期修复。丢失图书严格追究赔偿,从源头上强化管理,提升图书室管理能力。
1.4精心编制“推荐阅读书目”,让孩子读好书。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分析鉴赏能力差,很难在图书室找到自己心仪的课外书籍。图书室管理员要积极与学科教师相互合作,掌握学生阅读兴趣,精心编制阅读书目,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积极到图书室查阅资料,解除学习疑惑,品尝探究学习的乐趣,积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阅读指导方面
2.1多形式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们爱读书
(1)创设和谐宽松的阅读环境: 和谐宽松的阅读环境,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增强课外阅读效果的重要保证。“减负”,减少重复无效的作业,使学生有时间读课外书。为了增强阅读效果,教师可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和内容,并将阅读的结果制作成阅读卡,使课外阅读不流行于形式,把阅读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2)积极开展课外读书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学校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进学生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如每学期组织“朗诵赛”、“故事演讲赛”、“读书心得会”、“读书笔记展览”、“手抄小报比赛”、“班级黑板报”、“班级读书会”、“课前五分钟阅读推荐活动”、“专题征文”等活动,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积极投身到活动当中,提高分析辨别能力、写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使每位学生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在阅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3)丰富藏书内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实质上是一种知识转换能力。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图书室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学生自学提供了物资基础,并以其完善的检索服务体系对学生的自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书目检索的引导,避免学生查找资料、借阅书目的盲目性,更快捷的在阅读书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优化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图书室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可安排一部分做事认真又对管理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图书室的管理之中,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引导,积极树立他们较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这既能减轻管理员的工作压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2.2优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为了鼓励每个学生快乐地阅读,不断增强他们阅读的自信心,应对阅读的方式进行多样化的奖励方式:
(1)头衔奖励——学生们最爱戴的“帽子”。对看完推荐书目和认真完成读书作业的学生授予“读书大王”,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读书欲望。
(2)“特权”激励——学生们最渴望的待遇。对获得读书奖的学生,允许他们向学校图书馆随时借书。
(3)语言激励——学生们最幸福的“推动器”。对那些热爱阅读或阅读进步大的学生,教师常常在他们的书本或阅读本上加以激励的语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阅读的热情得到了赞扬,阅读的进步得到了肯定,学生的阅读激情一定会得到唤醒和鼓舞。
总之,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图书馆又是世上最美好、最充满快乐的地方。因为它是人类知识经过历史不断沉淀的总和,有着美妙多彩、无穷无尽的知识财富。教师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助于博览群书、拓展知识的自由天地,倡导学生带着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到图书馆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1图书管理方面
1.1严格制定图书室管理制度、图书室管理员职责。 学校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图书室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做到定期开放、经常开放。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图书室的布置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加强图书室管理员的管理力度,给孩子们创造阅读的平台。
1.2提高认识,建立定期的借阅制度: 学校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图书室是学校开设第二课堂教学的最佳场所,是学生广泛学习各科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图书室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可采取定期集中开放、凭证借阅形式,建立切实可行易操作的借阅制度,让孩子们有书读。
1.3着力落实图书维护与赔偿制度: 开放图书室,就难免有图书的损坏和丢失,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建立图书损坏、丢失赔偿制度,对损坏的图书定期修复。丢失图书严格追究赔偿,从源头上强化管理,提升图书室管理能力。
1.4精心编制“推荐阅读书目”,让孩子读好书。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分析鉴赏能力差,很难在图书室找到自己心仪的课外书籍。图书室管理员要积极与学科教师相互合作,掌握学生阅读兴趣,精心编制阅读书目,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积极到图书室查阅资料,解除学习疑惑,品尝探究学习的乐趣,积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阅读指导方面
2.1多形式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们爱读书
(1)创设和谐宽松的阅读环境: 和谐宽松的阅读环境,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增强课外阅读效果的重要保证。“减负”,减少重复无效的作业,使学生有时间读课外书。为了增强阅读效果,教师可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和内容,并将阅读的结果制作成阅读卡,使课外阅读不流行于形式,把阅读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2)积极开展课外读书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学校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进学生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如每学期组织“朗诵赛”、“故事演讲赛”、“读书心得会”、“读书笔记展览”、“手抄小报比赛”、“班级黑板报”、“班级读书会”、“课前五分钟阅读推荐活动”、“专题征文”等活动,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积极投身到活动当中,提高分析辨别能力、写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使每位学生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在阅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3)丰富藏书内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实质上是一种知识转换能力。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图书室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学生自学提供了物资基础,并以其完善的检索服务体系对学生的自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书目检索的引导,避免学生查找资料、借阅书目的盲目性,更快捷的在阅读书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优化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图书室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可安排一部分做事认真又对管理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图书室的管理之中,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引导,积极树立他们较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这既能减轻管理员的工作压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2.2优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为了鼓励每个学生快乐地阅读,不断增强他们阅读的自信心,应对阅读的方式进行多样化的奖励方式:
(1)头衔奖励——学生们最爱戴的“帽子”。对看完推荐书目和认真完成读书作业的学生授予“读书大王”,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读书欲望。
(2)“特权”激励——学生们最渴望的待遇。对获得读书奖的学生,允许他们向学校图书馆随时借书。
(3)语言激励——学生们最幸福的“推动器”。对那些热爱阅读或阅读进步大的学生,教师常常在他们的书本或阅读本上加以激励的语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阅读的热情得到了赞扬,阅读的进步得到了肯定,学生的阅读激情一定会得到唤醒和鼓舞。
总之,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图书馆又是世上最美好、最充满快乐的地方。因为它是人类知识经过历史不断沉淀的总和,有着美妙多彩、无穷无尽的知识财富。教师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助于博览群书、拓展知识的自由天地,倡导学生带着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到图书馆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