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改变纯技能教学为愉快·参与·创造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并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关键词:纯技能;教学;创造性
在教学改革活动中,音乐学科的教学也迎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改革要求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丰富和多样,学生的自学、主动的学,成为现代教学的新热点,而怎样让学生对所教内容产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达到高效课堂,是我们不断研究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掌握学情特点、学生心理和学生的知识范围,对症下药才会有好的疗效。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音乐知识,教师一字一句的教,有时怕教不会没完没了的复唱,一个教学环节要重复浪费很多时间,而实际上学生早就掌握了歌曲内容,很多现象是刚刚接触一节新课时学生们都很兴奋,爱学的心理也很强烈,可是经过教师的一味重复使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本来一首好听生动的歌曲被老师枯燥的教学方式给毁于一旦。这样常常会出现一种学生对歌曲没有学会但却厌倦了跟老师学唱的现象。教学结果就是在课堂上老师累够呛,学生没学会,课堂效率低,一节课就纠结在唱歌教学上,没有丝毫的创新。所以教师的“适可而止”很重要,不要把教师变成教学阵地的主人。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改变纯技能教学为愉快·参与·创造性教学的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了一致好评。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效果不错,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创设音乐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教学应积极创设音乐情景,时刻注意兴趣培养,并让其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学生有了对音乐的兴趣,才能产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歌曲《小列兵》时,我首先让学生课前去收集有关动物脚步声的特点。在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模仿动动的脚步声,组织学生律动的时候,学生和教师一起模仿动物的脚步声,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音乐的强弱快慢。采用了以上的这些教学方法后,学生对学习音乐就更加感兴趣了,对歌曲的理解就更加深入和透彻,学习兴趣愈加浓厚了。
二、提供时间机会让学生体验参与带来的乐趣
现代教育观认为,结果固然重要,但参与的过程更为珍贵。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所带来的乐趣。在教学《小列兵》时,我鼓励学生动一动,唱一唱,编一编,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们纷纷举手。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合作精神又唤起了学生上台表演的欲望。这些方式既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培养了参与合作的能力,又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并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营造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尤为重要”。这种需要正是一种创新意识的萌芽。为了让这种创新意识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和谐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渴求,鼓励学生积极和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为了增强学生的节奏感,我使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例如,我在上歌曲《我的头和我的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唱好这首歌的节奏,我准备了铃鼓,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强弱,教师进行铃鼓的拍打表演,接着让学生做创新练习,边打铃鼓边唱歌曲,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哪一组的同学把铃鼓拍打得既准确又有新意的,让这组的学生上台进行表演,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水平。我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作歌词,如学习歌曲《小列兵》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歌词,例如:我是小溪流,我是小溪流,小溪流水哗哗哗哗哗哗哗哗……这些说法非常有创造性和艺术性,同时具有鲜活的画面感。
我及时进行热情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完整地感知《小列兵》的音乐情绪,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画面紧密联想,再次领悟《小列兵》的音乐内涵,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愈加深刻。良好的创新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了学生创新的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改变纯技能教学为愉快·参与·创造性教学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改变纯技能教学为愉快·参与·创造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并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在学习《小列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先把《小列兵》让几名学生分别演唱,引导学生进行编一编。学生通过思考,得到“名称和声音变一变”的结论。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既让学生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也被点燃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得以提高。
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主要阵地无疑是课堂。教师改变纯技能教学,合理地组织愉快·参与·创造性教学,将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让他们自行设计,忘我表演,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例如:在教学歌曲《我的头和我的肩》时,我拿出了一部分小乐器,例如:沙锤、响筒、三角铁、碰铃、铃鼓等,我让每组的同学使用老师给出的乐器进行創编节奏为歌曲《我的头和我的肩》进行伴奏,一起表演。一场似模似样的交响乐就此拉开了序幕。学生们在“玩中学,动起来”开心之余,也对交响乐的组成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学效果良好,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显著提高了。
在音乐教学中,我既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愉快·参与·创造性教学培养,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将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求新,切实地贯彻《音乐课程标准》,不遗余力地改变纯技能教学为愉快·参与·创造性教学,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音乐人才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纯技能;教学;创造性
在教学改革活动中,音乐学科的教学也迎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改革要求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丰富和多样,学生的自学、主动的学,成为现代教学的新热点,而怎样让学生对所教内容产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达到高效课堂,是我们不断研究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掌握学情特点、学生心理和学生的知识范围,对症下药才会有好的疗效。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音乐知识,教师一字一句的教,有时怕教不会没完没了的复唱,一个教学环节要重复浪费很多时间,而实际上学生早就掌握了歌曲内容,很多现象是刚刚接触一节新课时学生们都很兴奋,爱学的心理也很强烈,可是经过教师的一味重复使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本来一首好听生动的歌曲被老师枯燥的教学方式给毁于一旦。这样常常会出现一种学生对歌曲没有学会但却厌倦了跟老师学唱的现象。教学结果就是在课堂上老师累够呛,学生没学会,课堂效率低,一节课就纠结在唱歌教学上,没有丝毫的创新。所以教师的“适可而止”很重要,不要把教师变成教学阵地的主人。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改变纯技能教学为愉快·参与·创造性教学的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了一致好评。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效果不错,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创设音乐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教学应积极创设音乐情景,时刻注意兴趣培养,并让其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学生有了对音乐的兴趣,才能产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歌曲《小列兵》时,我首先让学生课前去收集有关动物脚步声的特点。在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模仿动动的脚步声,组织学生律动的时候,学生和教师一起模仿动物的脚步声,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音乐的强弱快慢。采用了以上的这些教学方法后,学生对学习音乐就更加感兴趣了,对歌曲的理解就更加深入和透彻,学习兴趣愈加浓厚了。
二、提供时间机会让学生体验参与带来的乐趣
现代教育观认为,结果固然重要,但参与的过程更为珍贵。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所带来的乐趣。在教学《小列兵》时,我鼓励学生动一动,唱一唱,编一编,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们纷纷举手。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合作精神又唤起了学生上台表演的欲望。这些方式既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培养了参与合作的能力,又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并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营造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尤为重要”。这种需要正是一种创新意识的萌芽。为了让这种创新意识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和谐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渴求,鼓励学生积极和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为了增强学生的节奏感,我使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例如,我在上歌曲《我的头和我的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唱好这首歌的节奏,我准备了铃鼓,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强弱,教师进行铃鼓的拍打表演,接着让学生做创新练习,边打铃鼓边唱歌曲,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哪一组的同学把铃鼓拍打得既准确又有新意的,让这组的学生上台进行表演,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水平。我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作歌词,如学习歌曲《小列兵》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歌词,例如:我是小溪流,我是小溪流,小溪流水哗哗哗哗哗哗哗哗……这些说法非常有创造性和艺术性,同时具有鲜活的画面感。
我及时进行热情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完整地感知《小列兵》的音乐情绪,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画面紧密联想,再次领悟《小列兵》的音乐内涵,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愈加深刻。良好的创新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了学生创新的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改变纯技能教学为愉快·参与·创造性教学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改变纯技能教学为愉快·参与·创造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并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在学习《小列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先把《小列兵》让几名学生分别演唱,引导学生进行编一编。学生通过思考,得到“名称和声音变一变”的结论。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既让学生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也被点燃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得以提高。
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主要阵地无疑是课堂。教师改变纯技能教学,合理地组织愉快·参与·创造性教学,将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让他们自行设计,忘我表演,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例如:在教学歌曲《我的头和我的肩》时,我拿出了一部分小乐器,例如:沙锤、响筒、三角铁、碰铃、铃鼓等,我让每组的同学使用老师给出的乐器进行創编节奏为歌曲《我的头和我的肩》进行伴奏,一起表演。一场似模似样的交响乐就此拉开了序幕。学生们在“玩中学,动起来”开心之余,也对交响乐的组成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学效果良好,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显著提高了。
在音乐教学中,我既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愉快·参与·创造性教学培养,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将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求新,切实地贯彻《音乐课程标准》,不遗余力地改变纯技能教学为愉快·参与·创造性教学,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音乐人才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