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前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它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教给方法、检查激励、持之以恒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为语文课堂增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预习;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0-001-01
著名课改专家崔允郭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全堂讲述与学生的被动接受已让位于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课前预习成为十分重要且不能忽视的环节。无论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模式,还是杜郎口模式,无一例外,都在预习上下功夫。有效的预习,能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将课堂中的“被动”听课转为“主动”接受,从“慢一拍”变为“快一步”,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争得主动。然而,纵观目前的教学,很多时候老师都停留于口头说说,如“回去预习第×课,明天要上这一课”,没有给学生指导预习的方法,更没有将预习当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手段,学生也视预习为“软任务”,达不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更谈不上提高课堂的效率。因此,有必要将预习摆上应有的位置,并通过多种有效手段提高预习效益,全面为课堂增效。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是各位语文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为语文课堂增效。
一、方法指导
1. 阅读“导读”。在进行每一单元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及能力要求。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还要让其反复阅读“导读”,以便对课文有个整体理解,再进一步进入课文。
2. 带目标、问题预习。没有目标,学生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学生把握不住重点,自然无从下手,效果不明显。因此,老师在开始培养学生习惯时,要明确指出预习什么内容,达成什么目标,收到什么效果。这些要求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越好。
3. 对课文的好词好句或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用笔画下来,或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同时逐步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学会使用自己习惯或喜欢的符号进行标记,并作简短的批注,便于学生在上课时抓住要点,更好地掌握内容。
4. 注重拓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学习可能尚不足达到训练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预习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拓展训练,例如,增加课外阅读,特别是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材料,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类文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知识间的前后连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二、检查激励
教给了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如果不去实施,那也是徒劳。所以检查激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是:刚开始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老师亲自督查。对于完成的好的同学大加赞扬,对于一些完成不到位的学生耐心再指导,而对于未完成的学生则会严厉批评并责令其补完。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预习习惯基本养成。此时,可在课前要求组长检查,上课文时通过提问,学生讨论答疑,老师再针对学生在预习中思而不解或解之有误的问题给予点拨,为学生扫除障碍、指引途径。也可以发挥四人小组的力量,课堂上让他们合作检查预习情况,互查互助。当然,教师及时的评价激励也必不可少,更能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如:在第一课时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发现该生读得十分流利,于是便问她:“你为什么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正确流利?在家读了几遍?”“是因为我在家预习了课文,在家练读了十遍。”这时老师及时表扬:“你预习得真充分,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真棒!”老师及时的表扬加上榜样的力量,大大激发了学生预习的愿望,今后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完成预习作业。正因为学生课前充分的预习,因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另一方面,教师讲解时,学生对已懂部分会积极表达,对模糊部分会专心听讲,课堂上出现“争先恐后”的场面。而教师的表扬更是一味兴奋剂,使学生整节课都会处于兴奋状态。这样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也轻松,课堂效果自然会很好。
三、持之以恒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之功,而需日常积累、持之以恒。而且最好是从初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今后即使老师不布置预习,学生也能在课前自觉地预习课文,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预习真正发挥出了功效,课堂上也才会出现“争先恐后”“百花争艳”的场面,课堂效率焉能不高!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的主阵地,也是孩子们交流学习的场所。“好的预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通过创设良好的自主预习氛围,教给学生不同的预习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将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真正让有效预习成为课堂增效的“酵母”,让语文课堂变得更高效。
[参考文献]
[1] 崔允郭.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2]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
[3] 语文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预习;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0-001-01
著名课改专家崔允郭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全堂讲述与学生的被动接受已让位于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课前预习成为十分重要且不能忽视的环节。无论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模式,还是杜郎口模式,无一例外,都在预习上下功夫。有效的预习,能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将课堂中的“被动”听课转为“主动”接受,从“慢一拍”变为“快一步”,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争得主动。然而,纵观目前的教学,很多时候老师都停留于口头说说,如“回去预习第×课,明天要上这一课”,没有给学生指导预习的方法,更没有将预习当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手段,学生也视预习为“软任务”,达不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更谈不上提高课堂的效率。因此,有必要将预习摆上应有的位置,并通过多种有效手段提高预习效益,全面为课堂增效。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是各位语文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为语文课堂增效。
一、方法指导
1. 阅读“导读”。在进行每一单元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及能力要求。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还要让其反复阅读“导读”,以便对课文有个整体理解,再进一步进入课文。
2. 带目标、问题预习。没有目标,学生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学生把握不住重点,自然无从下手,效果不明显。因此,老师在开始培养学生习惯时,要明确指出预习什么内容,达成什么目标,收到什么效果。这些要求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越好。
3. 对课文的好词好句或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用笔画下来,或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同时逐步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学会使用自己习惯或喜欢的符号进行标记,并作简短的批注,便于学生在上课时抓住要点,更好地掌握内容。
4. 注重拓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学习可能尚不足达到训练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预习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拓展训练,例如,增加课外阅读,特别是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材料,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类文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知识间的前后连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二、检查激励
教给了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如果不去实施,那也是徒劳。所以检查激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是:刚开始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老师亲自督查。对于完成的好的同学大加赞扬,对于一些完成不到位的学生耐心再指导,而对于未完成的学生则会严厉批评并责令其补完。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预习习惯基本养成。此时,可在课前要求组长检查,上课文时通过提问,学生讨论答疑,老师再针对学生在预习中思而不解或解之有误的问题给予点拨,为学生扫除障碍、指引途径。也可以发挥四人小组的力量,课堂上让他们合作检查预习情况,互查互助。当然,教师及时的评价激励也必不可少,更能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如:在第一课时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发现该生读得十分流利,于是便问她:“你为什么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正确流利?在家读了几遍?”“是因为我在家预习了课文,在家练读了十遍。”这时老师及时表扬:“你预习得真充分,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真棒!”老师及时的表扬加上榜样的力量,大大激发了学生预习的愿望,今后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完成预习作业。正因为学生课前充分的预习,因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另一方面,教师讲解时,学生对已懂部分会积极表达,对模糊部分会专心听讲,课堂上出现“争先恐后”的场面。而教师的表扬更是一味兴奋剂,使学生整节课都会处于兴奋状态。这样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也轻松,课堂效果自然会很好。
三、持之以恒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之功,而需日常积累、持之以恒。而且最好是从初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今后即使老师不布置预习,学生也能在课前自觉地预习课文,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预习真正发挥出了功效,课堂上也才会出现“争先恐后”“百花争艳”的场面,课堂效率焉能不高!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的主阵地,也是孩子们交流学习的场所。“好的预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通过创设良好的自主预习氛围,教给学生不同的预习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将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真正让有效预习成为课堂增效的“酵母”,让语文课堂变得更高效。
[参考文献]
[1] 崔允郭.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2]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
[3] 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