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纽约时报》2014年3月25日报道,奥巴马政府近期正在准备提出一项新的立法议案,从而对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听计划作出调整。根据这项提案,美国公民的通话数据将被保存在电话公司手中,但不会被要求长时间保留。如果这项提案获得美国国会批准,它将结束美国国家安全局批量收集公民通话数据的做法。这一举措再一次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美国监听计划以及互联网安全的关注。
“反恐”政策下美国监听计划的发展
“9·11”事件后,“反恐”成为美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主要意识形态,全民被动员起来,参与到这一新的意识形态的建构之中。“反恐”改变着美国文化,也逐渐成为一种的新的实践文化影响着美国侦查权的构造。
鉴于恐怖主义犯罪对美国安全造成的威胁,美国通过《爱国者法》以及《外国情报侦察法修正案》等系列法案来调整和扩张侦查权的运行,构建“大侦查权”赋予侦查活动更多的自主权,特别是扩充了联邦政府拦截、共享与使用私人通讯尤其是私人电讯等秘密侦查权力。
2001年10月26日,布什总统签署了《爱国者法》。为了更为有效地打击恐怖犯罪,该法案大大扩大了侦查机关的侦查权限,如授权联邦执法部门通过监视、监听来侦查与恐怖有关的犯罪活动;在未经司法审查的情况下有权通过秘密侦探窃听得到的信息;可以搜查、扣押保存在电子通讯设备中存储的信息;可以在未经司法审查的情况下要求电脑和网络服务部门提供客户的详细情况以及有权获得“暗中进行”的搜查令等。但《爱国者法》在颁布之日起,就因公民权利可能受到侵害而饱受质疑。其中联邦执法机关可以要求电脑和网络服务部门提供客户的详细情况的条款,在2004年裁定违宪。但多数民众认为《爱国者法》对侦查权的扩张是符合确保美国安全的实际需要的,因而许多涉嫌侵犯公民隐私的条款也是可以接受的。因而在2006年3月的众议院表决中该法案得到延期(其中14项条款得到永久化,争议较大的漫游窃听条款和搜查记录条款延长四年)。
2008年,美国国会通过《外国情报侦查法修正案》,授权私人公司与情报机构进行合作,以扩大国安局及其他情报机构的监听权限,并保护合作企业免于侵犯隐私的诉讼。这成为美国大型网络电信公司,如Facebook、谷歌、微软以及苹果等將数百万美国及其他国家客户的通讯记录和个人信息提供给美国联邦政府的直接法律依据。
但随着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政府机构中最大的情报部门,专门负责收集和分析外国及本国通讯资料)“棱镜计划”的曝光,越来越多的反对者开始指责在“反恐”政策下,政府强大的侦查权对公民人身自由权和隐私权的侵犯,并要求加强司法审查。
斯诺登事件的持续发酵
2013年发生“斯诺登事件”,严重打击了一贯标榜自由与民主的美国的国际政治形象。然而,该事件并没有随着斯诺登被俄罗斯收留而告一段落,而是让美国联邦政府的监听计划持续发酵。
“斯诺登事件”曝光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启动的一个代号为“棱镜计划”的秘密监控项目——美国联邦政府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络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他国政府和公民个人的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和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都被美国联邦政府监控。据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美国联邦政府通过棱镜项目,甚至可以实时监控一个人正在使用的网络搜索内容。斯诺登事件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不仅令国际舆论沸腾,更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广泛争论。更值得关注的是,“斯诺登事件”甚至引发了国际社会加强网络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隐私保护的立法浪潮。
面对美国联邦政府对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监听行为,据《欧盟观察》报道,欧盟委员会司法委员雷丁向成员国征求意见,希望欧洲议会公民自由委员会在2014年5月欧盟议会大选之前审议通过数据保护法案。该法案旨在通过实施欧盟统一法令来保护公民个人数据被滥用。德国不仅提出了“国家互联网”的概念(将德国的数据传输保留在德国,而不经过国外的线路与节点,以防止被窃听),而且德国总理默克尔2月15日在每周发表的播客中提议,在欧洲建立一个通信网络以提升国家的数据资料安全。根据路透社报道,法国政府已经对该事件展开讨论,并且同意了德国的提议。而巴西国会关系部长萨尔瓦地3月18日则表示,巴西将撤除一项迫使全球网络业者储存巴西国内用户信息的具争议性条款,以保护他们免受美国间谍监听。25日,巴西众议院通过了《网络民法》,旨在保护巴西国内互联网用户的隐私,以防止类似美国联邦政府“窃听门”事件的再度发生。有学者指出,美国正从监听事件中开始失去盟友。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纽约时报》和德国《明镜》周刊3月22日同时刊发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的最新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曾入侵中国科技公司华为总部的服务器,美国的监控目标甚至还包括数位中国前任国家领导人和多个政府部门及银行。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严重关切,并要求美方就此作出清楚的解释,停止这种行为。尽管奥巴马政府近日声明予以否认,但不可否认的是,该事件的报道,无疑加剧了中美间“电子冷战”的加速。
美国监听门能否关上
互联网始于美国,其被认为是推动人民自由的工具而应用于全球。随着窃听计划的曝光,正如“脸谱”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最近所说的,美国联邦政府正成为互联网安全的威胁。尽管奥巴马政府正在努力提出一项旨在结束美国国家安全局批量收集公民通话数据的立法议案,但是美国肆意监听计划的大门会关上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现代法治发展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谁应该为我们的网络安全负责?谁又能杜绝监听事件?
然而,美国政府似乎并没有完全认识到监听计划所带来的危害性。美国前国家安全局局长、前中央情报局局长,迈克尔·海登近日在接受德国媒体的采访时,则表示“窃听没错,错在让你们知道了”。《欧盟观察》网站援引一名“美国国家安全局驻德国高级雇员”透露的消息称,今年1月奥巴马下令停止监听欧洲国家领导人之后,美国家安全局已停止对默克尔的监听,转而将监听范围扩大至德国部长级官员,包括320名高级官员和商界领袖。美国政府更倾向将其窃听计划解释为“9·11”事件后,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需要。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
一方面,窃听计划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家政治形象,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更多潜在的威胁。新华社曾评论道:“足够讽刺的是,窃听行动恰恰破坏了它原本要保护的东西——国家安全。美国把国家安全希望寄托在盟友身上,而这样的窃听故事会让其与盟友的关系恶化,从而侵蚀其安全基石,由此产生的影响恐怕会比恐怖分子更严重。”同时,参与协助美国政府窃听计划的谷歌、Facebook和微软等美国公司的声誉正遭受严重打击,美国部分企业在国际上正陷入诚信危机。另一方面,窃听计划还招致了民众舆论的反感和对公民自由权利的担心。据《今日美国》和皮尤研究中心1月20日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过半美国民众反对情报机构大规模取得电话通讯记录,70%的受访者表示,美国民众不该为反恐放弃隐私和个人自由。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美国监听计划的持续发酵,既危及国家数据信息以及公民个人隐私的安全,也势必会进一步提高各国对于网络通讯安全的重视和公民隐私权的维护以及企业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正如此前伊莱亚斯·格罗尔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发表的题为《美国国家安全局泄密事件的五个意外后果》中所指出的,犹如一头公牛冲进瓷器店,爱德华·斯诺登碰到什么就打碎什么。他过去间的泄密所破坏的东西至少包括:美中两国围绕黑客活动的脆弱缓和,“9·11”事件关于侵入性情报采集工作时断时续的共识,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数字时代隐私幻想的逐步破灭。此外,正如前文所述,这些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国维护互联网安全立法的发展。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反恐”政策下美国监听计划的发展
“9·11”事件后,“反恐”成为美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主要意识形态,全民被动员起来,参与到这一新的意识形态的建构之中。“反恐”改变着美国文化,也逐渐成为一种的新的实践文化影响着美国侦查权的构造。
鉴于恐怖主义犯罪对美国安全造成的威胁,美国通过《爱国者法》以及《外国情报侦察法修正案》等系列法案来调整和扩张侦查权的运行,构建“大侦查权”赋予侦查活动更多的自主权,特别是扩充了联邦政府拦截、共享与使用私人通讯尤其是私人电讯等秘密侦查权力。
2001年10月26日,布什总统签署了《爱国者法》。为了更为有效地打击恐怖犯罪,该法案大大扩大了侦查机关的侦查权限,如授权联邦执法部门通过监视、监听来侦查与恐怖有关的犯罪活动;在未经司法审查的情况下有权通过秘密侦探窃听得到的信息;可以搜查、扣押保存在电子通讯设备中存储的信息;可以在未经司法审查的情况下要求电脑和网络服务部门提供客户的详细情况以及有权获得“暗中进行”的搜查令等。但《爱国者法》在颁布之日起,就因公民权利可能受到侵害而饱受质疑。其中联邦执法机关可以要求电脑和网络服务部门提供客户的详细情况的条款,在2004年裁定违宪。但多数民众认为《爱国者法》对侦查权的扩张是符合确保美国安全的实际需要的,因而许多涉嫌侵犯公民隐私的条款也是可以接受的。因而在2006年3月的众议院表决中该法案得到延期(其中14项条款得到永久化,争议较大的漫游窃听条款和搜查记录条款延长四年)。
2008年,美国国会通过《外国情报侦查法修正案》,授权私人公司与情报机构进行合作,以扩大国安局及其他情报机构的监听权限,并保护合作企业免于侵犯隐私的诉讼。这成为美国大型网络电信公司,如Facebook、谷歌、微软以及苹果等將数百万美国及其他国家客户的通讯记录和个人信息提供给美国联邦政府的直接法律依据。
但随着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政府机构中最大的情报部门,专门负责收集和分析外国及本国通讯资料)“棱镜计划”的曝光,越来越多的反对者开始指责在“反恐”政策下,政府强大的侦查权对公民人身自由权和隐私权的侵犯,并要求加强司法审查。
斯诺登事件的持续发酵
2013年发生“斯诺登事件”,严重打击了一贯标榜自由与民主的美国的国际政治形象。然而,该事件并没有随着斯诺登被俄罗斯收留而告一段落,而是让美国联邦政府的监听计划持续发酵。
“斯诺登事件”曝光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启动的一个代号为“棱镜计划”的秘密监控项目——美国联邦政府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络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他国政府和公民个人的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和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都被美国联邦政府监控。据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美国联邦政府通过棱镜项目,甚至可以实时监控一个人正在使用的网络搜索内容。斯诺登事件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不仅令国际舆论沸腾,更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广泛争论。更值得关注的是,“斯诺登事件”甚至引发了国际社会加强网络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隐私保护的立法浪潮。
面对美国联邦政府对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监听行为,据《欧盟观察》报道,欧盟委员会司法委员雷丁向成员国征求意见,希望欧洲议会公民自由委员会在2014年5月欧盟议会大选之前审议通过数据保护法案。该法案旨在通过实施欧盟统一法令来保护公民个人数据被滥用。德国不仅提出了“国家互联网”的概念(将德国的数据传输保留在德国,而不经过国外的线路与节点,以防止被窃听),而且德国总理默克尔2月15日在每周发表的播客中提议,在欧洲建立一个通信网络以提升国家的数据资料安全。根据路透社报道,法国政府已经对该事件展开讨论,并且同意了德国的提议。而巴西国会关系部长萨尔瓦地3月18日则表示,巴西将撤除一项迫使全球网络业者储存巴西国内用户信息的具争议性条款,以保护他们免受美国间谍监听。25日,巴西众议院通过了《网络民法》,旨在保护巴西国内互联网用户的隐私,以防止类似美国联邦政府“窃听门”事件的再度发生。有学者指出,美国正从监听事件中开始失去盟友。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纽约时报》和德国《明镜》周刊3月22日同时刊发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的最新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曾入侵中国科技公司华为总部的服务器,美国的监控目标甚至还包括数位中国前任国家领导人和多个政府部门及银行。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严重关切,并要求美方就此作出清楚的解释,停止这种行为。尽管奥巴马政府近日声明予以否认,但不可否认的是,该事件的报道,无疑加剧了中美间“电子冷战”的加速。
美国监听门能否关上
互联网始于美国,其被认为是推动人民自由的工具而应用于全球。随着窃听计划的曝光,正如“脸谱”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最近所说的,美国联邦政府正成为互联网安全的威胁。尽管奥巴马政府正在努力提出一项旨在结束美国国家安全局批量收集公民通话数据的立法议案,但是美国肆意监听计划的大门会关上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现代法治发展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谁应该为我们的网络安全负责?谁又能杜绝监听事件?
然而,美国政府似乎并没有完全认识到监听计划所带来的危害性。美国前国家安全局局长、前中央情报局局长,迈克尔·海登近日在接受德国媒体的采访时,则表示“窃听没错,错在让你们知道了”。《欧盟观察》网站援引一名“美国国家安全局驻德国高级雇员”透露的消息称,今年1月奥巴马下令停止监听欧洲国家领导人之后,美国家安全局已停止对默克尔的监听,转而将监听范围扩大至德国部长级官员,包括320名高级官员和商界领袖。美国政府更倾向将其窃听计划解释为“9·11”事件后,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需要。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
一方面,窃听计划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家政治形象,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更多潜在的威胁。新华社曾评论道:“足够讽刺的是,窃听行动恰恰破坏了它原本要保护的东西——国家安全。美国把国家安全希望寄托在盟友身上,而这样的窃听故事会让其与盟友的关系恶化,从而侵蚀其安全基石,由此产生的影响恐怕会比恐怖分子更严重。”同时,参与协助美国政府窃听计划的谷歌、Facebook和微软等美国公司的声誉正遭受严重打击,美国部分企业在国际上正陷入诚信危机。另一方面,窃听计划还招致了民众舆论的反感和对公民自由权利的担心。据《今日美国》和皮尤研究中心1月20日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过半美国民众反对情报机构大规模取得电话通讯记录,70%的受访者表示,美国民众不该为反恐放弃隐私和个人自由。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美国监听计划的持续发酵,既危及国家数据信息以及公民个人隐私的安全,也势必会进一步提高各国对于网络通讯安全的重视和公民隐私权的维护以及企业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正如此前伊莱亚斯·格罗尔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发表的题为《美国国家安全局泄密事件的五个意外后果》中所指出的,犹如一头公牛冲进瓷器店,爱德华·斯诺登碰到什么就打碎什么。他过去间的泄密所破坏的东西至少包括:美中两国围绕黑客活动的脆弱缓和,“9·11”事件关于侵入性情报采集工作时断时续的共识,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数字时代隐私幻想的逐步破灭。此外,正如前文所述,这些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国维护互联网安全立法的发展。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