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的交通类职业院校职业素养课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j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出发,指出了职业素养课程内涵界定狭隘、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方式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结合我院的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提出了职业素养教育应与交通行业接轨、与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精益求精、严谨、专注、敬业”相融合,找到职业素养课程创新的契合点,构建以321为核心、“三全十美”工程为特色的梯度渐进式课程体系,形成以项目驱动为载体的跨界教学模式,制定“共反馈、渐进式”的考评方式。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素养课;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 良好的职业素养应该是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因此,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个人角度来看,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難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从企业角度来看,唯有集中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近年来,各大高校陆续开设职业素养课程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因此,深入探讨职业素养课的创新与实践,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据《2016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很多企业在感叹“招不到合适的人”。究其原因,企业反馈与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有关,如责任感弱、忠诚度低、主人翁意识不强、创新精神较差、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职业精神等。其实,近年来企业已把职业素养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而各大高校培养的人最终是为满足社会需要、为社会服务的。因此,高校教育已把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放在了重中之重。就目前职业素养教育而言,主要的研究如下:一是对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界定的研究,典型的观点为职业素养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隐形职业素养,即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态度;二是对我国目前职业素养教学方式的研究,主要以课堂理论教学方式为主,辅以情境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教学法;三是对我国职业素养课程的课程体系研究,普遍做法为将职业素养课程分为基本素养、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分别进行;四是对职业素养考核方式的研究,偏理论知识。
  随着各个高校陆陆续续专门开设了职业素养课程,随之而来也出现着一些不足。首先,职业素养课程的内涵界定狭隘。仅局限于职业素养课程本身的开展,很少从多视角领域丰富职业素养的内涵,如与工匠精神相融合,与交通行业相衔接;二是没有构建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现在的职业素养课程多为几门具体课程的开设,没有发挥组合优势,形成一个课程体系,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职业素养的培养;三是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学方式单一。目前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没有专门提高职业素养的实践项目,造成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四是职业素养的考核方式存在单一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目前职业素养课程考核偏理论知识,多以试卷考试或者提交论文报告等,没有重视职业素养的过程考核,因此考核成绩不能完全地反映学生的职业素养真实水平。
  二、职业素养教育与交通行业接轨、工匠精神融合的提出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职业素养教育应结合在校专业特色,与行业接轨。我院的学生是为交通行业服务的,而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提高交通类职业院校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帮助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提升就业竞争力。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个人素质等方面。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体现着“敬业、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内涵,这正是现代交通运输行业职业素养培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校敬学、在企敬业,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在校对学业有一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在工作中,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中,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这些是学校和企业对高职学生的共同诉求,同时也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石。
  三、职业素养课创新与改革实施途径
  (一)融合工匠精神,依托交通行业,找到课程创新的契合点
  基于高职院校职业素养课程组织和实施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究高职院校职业素养课程的创新和改革的迫切性。交通行业职业素养包括学会敬业、学会务实、学会坚持、学会协作、学会创新、学会诚信、学会表达、学会主动、学会学习、学会自控十个方面。而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精益求精、严谨、专注、敬业”等正符合交通行业对于职业的要求。高职院校培育的人才最终应面向企业、行业和社会。因此,交通类高职院校职业素养课程创新和改革的契合点是与工匠精神融合,紧接交通行业背景,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形成交通类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育和提升的长效机制。
  (二)构建321为核心、“三全十美”工程为特色的梯度渐进式课程体系
  我院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是交通行业最有代表性的专业,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为试点,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走访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校企座谈等方式,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大学生职业素养欠缺的具体表现、共同探讨职业素养课程设置、大学生职业素养如何提升等问题,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理念融入到交通类职业院校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中,形成了以321(大一到大三3个阶段、思与行2个切入点、1个精神即工匠精神)为核心,“三全十美”工程为特色的梯度渐进式职业素养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职业素养的提升。
其他文献
期刊
质量对于企业来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链,对于每个企业来说,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已被现在企业的各级领导所认同。提高产品质量成为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这天,礼拜结束后,有个叫乔治的年轻人在教堂的甬道处停下脚步,昂着头,欣赏起挂在墙壁上的那幅《最后的晚餐》。  “你知道哪个是犹大吗?”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乔治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在台上讲道的老牧师。  虽然乔治只是一个新教徒,但他从小就知道犹大是出卖耶稣的人。既然是反面人物,肯定有着反面人物所固有的嘴脸。  乔治的眼睛扫过画面上的每一个人。令他惊讶的是,画上的每一张面孔看起来都显得极其安详恬静。
广州市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始于2009年2月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越秀区建设街向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购买“推进社区自治,共建和谐越秀”项目.rn该项目的定位是针对“社区领
期刊
本刊讯(记者 曹宏琰)2015年9月12日下午,《十里钟声》——刘波《中华儿女》专栏文章出版研讨会在中华儿女报刊社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联委员、专家学者等80余人参会发言
摘要: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本管理是指管理者要达到组织目标,一切管理的活动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核心和动力来进行的,是深刻认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管理的主体,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让人服务于组织,从而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共同发展。实行科学的人本管理,共同创造充满活力与生机
为进一步加强云南与湖南、江苏等粮食主产区的产销合作,积极探索地方储备粮动态管理模式,建立长期、稳定、流畅的购销合作关系,确保云南粮食有效供给,2012年5月10日,滇、湘、
目的:探讨直肌边缘切开术对不同类型的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觉功能变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1例眼部斜视患者,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分为下列3组,A组为间歇性外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