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道家文化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智周恩来》
  胡长明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8.9
  定价:39.80元
  
  本书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党建等方面对周恩来的人生智慧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他是少有的既懂得破旧又擅长立新的政治家。在担任共和国总理的26年间,他提出过许多宝贵的治国主张,他的才能和人格同样在中国乃至世界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本文摘自该书。
  
  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就对老子哲学怀有非同一般的敬意,甚至有明显的扬老抑孔的思想倾向。春秋时代,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期,那时社会秩序失范,天下大乱,于是异说竞起,各展风姿。周恩来在解释孔、老哲学产生的原因和用意时说:“且孔氏亦值是时,尼山设教,倡仁义之说,秉先王之法,学者风从,几移完域。老氏际此,其不入于孔者几希。然老氏固明哲者,周都授礼之日,未尝不嘉孔氏之志。惜所言未尽脱于羁挚,所行又多限于绳规,乃不得不超乎世俗,为忿世嫉邪之言,冀世人醒悟,守真返璞,知死明生,勿逾分作私利之争,宁退让保故有之我。弃礼灭义,剖斗折衡,岂无因而发哉?”老子比孔子年长20岁左右,曾经为周王室守书,博览文典,又经世变,对成败祸福之道体悟极深。在周恩来看来,老子的明哲之处,就是他知晓孔子“所言未尽脱于羁挚,所行又多限于绳规”的局限性。换句话说,就是儒学明于知礼义而陋于知人心,不知道“仁义出,大道废;智慧出,有大伪”。鉴于当世人“假仁义以济私,恃斗衡而犯禁”的乱象,老子不得不站出来发抒己见,虽言多愤辞,但目的无非是促世人醒悟,回到知雄守雌、见素抱朴的正道上来。
  耐人寻味的是,周恩来特别强调:那种认为老子主退让便是失去了竞争之旨的观点是肤浅的,因为既然一味主退让,老子又何必为道德五千言,“发为文章,与孔氏争学理之长短哉?”鲁迅曾在一次演讲中透辟地指出,凡文章都关乎人事,一个人既然写诗文,就可以知道他于世事未能忘情,譬如墨子讲“兼爱”,杨朱讲“为我”。 墨子讲兼爱当然要著书;杨朱就一定不著,这才是真正的“为我”。因为一旦写出书来给别人看,便成为“为人”了。周恩来与鲁迅一样,不愧为英雄巨眼。他认为老子既然著书,就表明老子于世事未能忘情。老子倡无为之说,实际上是仍欲以此治天下。
  于是,早年周恩来将老子的“生存常道”与赫胥黎的“天演竞争”并提,确认它们掌握了天地生化、人事演变的真谛。在他看来,世界上的各种学说中,对生死存亡阐发得最为通达的,无过于老子和赫胥黎。这两家学说,一派主退让,一派主竞争,看似有如冰炭不同炉,实则“二氏固未为冰炭,且所持之道,实一而二,二而一也。吾子殆未之深思也”。周恩来“深思”后的见解是,老子主“无为”,实际上是想做到“无不为”;老子讲柔弱,而柔弱却可以胜刚强,比如水至柔,却无坚不摧;舌至柔,但齿落而舌存;老子崇尚谦冲处下,但谦冲方能受益,如江海为川谷所归。这便是老子所谓“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的精义所在。退让与竞争看似矛盾,实际上却有某些相通之处。对于周恩来的见解,他在南开的国文教师深有同感,评论道:“凡作文必有一段不可磨灭之识,始能不朽,若拾人牙慧,不越宿而腐矣!”并称赞周恩来能将老、赫二氏“救世之心,曲曲传出,识解迥不犹人”。旅日期间,周恩来又在日记中写道:“我但期望我的‘思’、‘学’、‘行’三者,能顺着进化的轨道、自然的妙理去向前走。”将“自然的妙理”与“进化的轨道”并称,恰恰是周恩来以前将老子的“生存常道”与赫胥黎的“天演竞争”并提的旨趣之延伸。
  正因为早年便对老子哲学有过浓厚的兴趣和较深的研究,所以周恩来后来与人谈论老子哲学时也颇能驾轻就熟。1939年,他在故乡绍兴与《战旗》杂志社的曹天风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曹天风说:“道家思想对于革命、对于社会改造虽然无用处,但对于个人修养却是有帮助的,能使自己过好‘黄金关,权利关,美人关’”。这时周恩来反问道:“道家最精彩的话是什么?”曹天风一时回答不上来,周恩来笑着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大概是道家最精彩的话了吧?”从老子五千言中选出这十二字作为最精彩的话,显然是比较推求的结果。虽然周恩来在20世纪30年代才讲这番话,但这个认识应当说在青年时代便形成了,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正是道家自然主义宇宙观和人生观最为集中的表达。
  《道德经》云:“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就是说,虽然“道”使万物产生、繁殖、成长、发育、结果、成熟,但又不据为己有,不恃为己功,不主宰它们。所谓“不有”、“不恃”、“不宰”,即“不以有为有”。“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正因为有而不有,所以才有“有”。这就叫“玄德”。老子在这里阐述的本来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宇宙观,但它却可以转化为一种崇高而智慧的人生观,周恩来正是这样做的。
  周恩来有着儒家、墨家那种积极入世、励志勤苦的精神,对世界、对人类有脱不开的情缘。他像他所推崇的诸葛亮那样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我们只要仔细寻味便可发现,周恩来又呈现出一种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特点。他对名利得失的超然和淡泊,使他格外地能够忍受劳苦乃至屈辱,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光和热,给世人留下了深厚的遗爱。人们往往惊叹他做入世之事的专注和投入,却很少去考量在这种态度的背后还有何种精神底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最能传达出周恩来人生哲学的神韵和境界。他在青年时代就乐于为公众“服役”,但这种“服役”绝没有什么功利色彩,而几乎是出自道德上的“绝对命令”。
  在成为职业革命家以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与共产主义理念在周恩来的头脑中产生了共振效应,从而使他一步一步地迈向人格的巅峰。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发现,周恩来在谈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时,总是把聚光灯的焦点只对准毛泽东一人。他对任何宣传他个人的形式和内容都加以劝阻。江苏淮安县委多次提出,要在他的旧居所在地办个纪念馆,他始终没有同意。周恩来对功劳缄口不言,但对错误却公之于众。他说:“错误要逢人就讲,既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和帮助,也可以给同志以借鉴。”1961年,有次周恩来在上海与文艺界人士座谈时,有人提议他把自己丰富多彩的一生写成一本书,他笑了笑说:“如果我写书,就写一生的错误,这可不是卢梭的《忏悔录》,而是让活着的人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党内,周恩来做检讨的次数恐怕是最多的,他动辄讲自己过去特别是民主革命时期的某些错误,以致陈毅元帅后来都有了厌倦之感,说你那点事我们都知道了,用不着再说了。
  “文化大革命”后期,毛泽东曾特意将《史记·汲郑列传》推荐给周恩来阅读。汲黯、郑庄在汉武帝时皆位列九卿,而且都服膺道家思想。也许是毛泽东赞赏汲黯、郑庄不谋私利、忠心辅国的品德,认为他们与周恩来的为人有某些共通之处。周恩来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不以有为有,的人生哲理和大无大有的辩证法。他一生公而忘私,又终不留言,死不留灰,属于那种事情做完,转身即走的大智之人。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和谐社会,信息情报社会给弱势群体带来数字阳光。实现信息情报无障碍,确保不同条件下各类人群都能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进行信息交流。对于弱势群体而言,信息无障碍就是要保障广大弱者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信息,逐步缩小在信息获得能力方面与强者的差距。  在发达国家,信息无障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引起人们的关注,陆续由政府支持开展研究,并制定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目前,我国的信息无障碍事业刚刚起步
本书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基本知识给予了综合的趣味性的描述,将干巴巴的自然地理加以舒适惬意的具象描绘,将那些原本我们认为是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而有趣。这些简单得如同平常聊天的描绘,让你更好地了解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基本知识——地球的旋转、日夜的形成、季节的更替、陆地板块的形成、气候和海洋的形成等。本文摘自该书。    大家有没有听说著名的拉封丹的寓言故事《橡果与南瓜》,有没有因为盖洛的坏运气而哈哈
中国经济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这次经济放慢和2004年前后调整的放慢看上去差不多,但实际上并不一样。上次调整是中国国内的调整,外部环境比较稳定。这次调整正好和外部的经济放慢重合,重合后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如果美国经济马上复苏,中国问题会小很多。第二种,若中国国内需求大幅度提升,也能够防止经济下滑。美国经济复苏需要很长时间,刺激内需需要的时间也很长。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总是说要经济转型,但是一直
触及巅峰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登山纪实,荣获登山纪实文学最高奖——塔斯科奖。主要讲述了一直令登山者望而却步的秘鲁安第斯山脉修拉格兰德山冰峰上7天里发生的故事。乔·辛普森和西蒙·耶茨前往探索、攀登这块神秘禁地,并顺利登上峰顶。原以为这是一次胜利之旅,然而“80%的事故都发生在下山途中”,乔不慎撞断了一条腿。祸不单行,与西蒙用绳结组下降了一段后,乔不幸坠落到冰裂缝。西蒙以为乔已死亡,选择了割断绳索…… 
在中文图书CNMARC著录格式中,010字段被命名为“国际标准书号(ISBN)”,其定义是:本字段记录著录格式条例规定的标准书号和获得方式的内容。包括ISBN号、获得方式、限定词语和价格等。即使没有国际标准书号,本字段也可以记入获得方式和/或价格。本字段选择使用,可重复。该字段两个指示符均未定义,为空格。该字段下含4个子字段,即:@aISBN,不可重复;@b限定词语—对@a子字段里的ISBN限定词
《见树又见林》一书从生活出发,娓娓叙说社会学的点点滴滴,不掉书袋子,几乎找不到多少术语,但最后你会发现,你也能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问题了。请打开它吧。好好看看这扇通往世界的窗子,仔细瞅瞅这面照见自我的镜子。本文摘自该书的绪论。    我是一个学以致用的社会学家。本书的主旨是说,我要实践的社会学是什么,这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值得实践。这本书想要揭示,社会学是如何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早报上的头条新闻,
四月春暖花开,台北阳明山朵朵花开展笑颜,闲坐“白房子”佐窗外自然景致,享受手冲纯粹咖啡与美食甜点,这一刻太尊宠。此时阳明山花季登场,怎能不留点时间给自己忙里偷闲呢?尤其想要坐拥阳明山景致,“白房子”的位置刚刚好。白房子主人卢俊雄总经理夫妇能手冲咖啡的机器手臂  每次来到“白房子”,像是有股魔力般,坐下了就舍不得离去。由知名西餐厅洋葱创始人卢俊雄将美军宿舍群改造设计,保留老房子的质朴感,以日本小樽采
阡陌独舞——中国农村  留守妇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其中大量的农村已婚男性劳动力外出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现象随之开始出现。本书研究历时一年半的时间,以大量的定量统计数据和丰富详实的定性资料,从家庭经济、家庭生产、家庭关系、社会网络、心理感受、闲暇娱乐和自我发展等多个方面深入展示了留守妇女的生活世界,同时对留守妇女群体进行了多元性分析,并从多种角色的视角审视了
说起80后的童年回忆,相信不少人一定还记得《猫和老鼠》这个名字,以及那对永无止境“相爱相杀”的汤姆猫和杰瑞鼠。  明年,一场升级版的“猫鼠游戏”有望在大银幕上上演。美国著名娱乐媒体《好莱坞报道》和《Variety》于10月15日双双透露,华纳兄弟正在与《神奇四侠》导演蒂姆·斯托瑞商谈拍摄《猫和老鼠》的真人动画电影。而电影也将延续动画片一贯的风格,“动手不动口”,不找任何配音演员为角色配音。  《V
近年来,随着中古汉语研究的发展,魏晋南北朝史书语言研究的深入,涌现出一大批以专书、专题为对象的研究成果。这本《〈宋书〉复音词研究》(下简称《研究》)就是汉语史研究中的又一部新作。  《研究》除“引言”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共分六章,首先在“绪论”部分谈了“《宋书》的语料价值”、“《宋书》复音词研究的意义和方法”诸问题,然后分别从复音词的结构、语义特点、新词新义、同素异序现象以及复音虚词等角度探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