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主持人、明星等名人跳槽去高校任教的现象已不鲜见,中国传媒大学更是成为李咏、崔永元等央视名嘴们离职后的首选。然而,2015年11月9日,多名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向媒体反映,在学校见到李咏、崔永元两位老师的机会并不多,两人在校也未开设固定课程。学校似乎只是把这些名人当成“花瓶”摆设。
据悉,李咏从央视辞职,回到母校中国传媒大学任教,如今已经两年多了。而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部官网上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13级到2015级研究生的课表,却没有李咏授课的课程信息。同样在2011级到2015级的本科生秋季课表中,也未出现李咏担任授课老师的课程安排。相较李咏的“随机”上课,崔永元在学校面向研究生开设了“口述历史研究”选修课。不过,该课程共8周24课时,除第1周由崔永元主讲以外,其余课程则均由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口述历史团队讲授。
多维解读
名人从教要对得起公众的期待
对于名人跳槽去高校任教,公众本是持肯定态度的。而且开阔眼界与活跃课堂气氛是名人授课的主要优势所在。既然名人已跳槽从教,就该对得起公众的信任与期待,安心从教才是,这样也才符合他们“生命的后半段重来一次”“换个角度去思考人生”的内心主张。谁曾想到,一些名人的跳槽不过是“虚晃一枪”,让不少人对名人课程时数少、责任心差的担心正逐渐变成现实。
教师不专心从教,会在教师中间产生不公。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学校如果以教师岗位引入那些名人,就该给他们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出台相应的教学规定,用和其他教师相同的标准去考核,不然容易造成不公。高校对“名人教师”与普通教师不能区别对待,否则会把教育管理搞得很势利。名人教师成了高等教育的“花瓶”,还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而学校也摆脱不了“将编制当赠品,傍名人提升知名度”的嫌疑。
“花瓶现象”源于个别高校思想不端正
之所以会出现名人成为高校“花瓶”的现象,主要是一些高校的指导思想不够端正所致。其实,就名人而言,由于他们大多在自己专长的领域有比较优秀的表现和卓越的成就,所以高校理所当然可以把他们作为人才引进,并放到相应对口的岗位上,以便其发挥作用。但一些高校之所以愿意选择接纳名人任教,最为看重的往往不是名人的专业成就,而是名人本身的外在效应和潜在效果,错误地认为,名人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宣传招牌,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正因为如此,一些高校不仅不给名人分配、安排专门的教学任务,反而给予其特殊的貴宾礼遇,以便更好地留住名人。正是因为高校对名人特殊照顾,一些名人由于没有用武之地,而不得不转移和分散心思与精力,将重心放在与教学无关的其他事情上。很显然,这种现象背离了将名人招至麾下的初衷和目的,其潜在的危害和后果是不容忽视的,既无益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也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同时,高校厚此薄彼、特殊照顾的做法也会引起其他教职员工的不满,无形中在内部制造出新的不平等与不公正,不利于学校人心力量的凝聚,给高校的建设发展带来的只能是阻碍和制约的副作用。
据悉,李咏从央视辞职,回到母校中国传媒大学任教,如今已经两年多了。而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部官网上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13级到2015级研究生的课表,却没有李咏授课的课程信息。同样在2011级到2015级的本科生秋季课表中,也未出现李咏担任授课老师的课程安排。相较李咏的“随机”上课,崔永元在学校面向研究生开设了“口述历史研究”选修课。不过,该课程共8周24课时,除第1周由崔永元主讲以外,其余课程则均由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口述历史团队讲授。
多维解读
名人从教要对得起公众的期待
对于名人跳槽去高校任教,公众本是持肯定态度的。而且开阔眼界与活跃课堂气氛是名人授课的主要优势所在。既然名人已跳槽从教,就该对得起公众的信任与期待,安心从教才是,这样也才符合他们“生命的后半段重来一次”“换个角度去思考人生”的内心主张。谁曾想到,一些名人的跳槽不过是“虚晃一枪”,让不少人对名人课程时数少、责任心差的担心正逐渐变成现实。
教师不专心从教,会在教师中间产生不公。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学校如果以教师岗位引入那些名人,就该给他们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出台相应的教学规定,用和其他教师相同的标准去考核,不然容易造成不公。高校对“名人教师”与普通教师不能区别对待,否则会把教育管理搞得很势利。名人教师成了高等教育的“花瓶”,还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而学校也摆脱不了“将编制当赠品,傍名人提升知名度”的嫌疑。
“花瓶现象”源于个别高校思想不端正
之所以会出现名人成为高校“花瓶”的现象,主要是一些高校的指导思想不够端正所致。其实,就名人而言,由于他们大多在自己专长的领域有比较优秀的表现和卓越的成就,所以高校理所当然可以把他们作为人才引进,并放到相应对口的岗位上,以便其发挥作用。但一些高校之所以愿意选择接纳名人任教,最为看重的往往不是名人的专业成就,而是名人本身的外在效应和潜在效果,错误地认为,名人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宣传招牌,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正因为如此,一些高校不仅不给名人分配、安排专门的教学任务,反而给予其特殊的貴宾礼遇,以便更好地留住名人。正是因为高校对名人特殊照顾,一些名人由于没有用武之地,而不得不转移和分散心思与精力,将重心放在与教学无关的其他事情上。很显然,这种现象背离了将名人招至麾下的初衷和目的,其潜在的危害和后果是不容忽视的,既无益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也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同时,高校厚此薄彼、特殊照顾的做法也会引起其他教职员工的不满,无形中在内部制造出新的不平等与不公正,不利于学校人心力量的凝聚,给高校的建设发展带来的只能是阻碍和制约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