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方面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267-03
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密不可分,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认识
提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些人会不以为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非就是讲些空话、套话,甚至枯燥无味的废话,不过是磨嘴皮子功夫,人人都可以讲,没有任何科学道理。那么,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弄清楚的首要问题。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这样表述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相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本质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性是其基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价值实现的时效性,在社会生活中与大学生的其他实践活动相互结合和渗透,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质的属性。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特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能从现实的人、具体的人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大小,也只能用实践来检验。
(二)从方法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遵循一定的方针和原则基础上,多种方法和方式相互结合的教育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成效,方法极为重要。目前,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依靠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教学,同时配合学校、学院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以适应新形势、新挑战。
(三)从目的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行为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多年,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全球化信息时代、社会转型时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观念落后、学生政治思想复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弱化了教育作用
我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即“三观教育”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即“三个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2]22,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对社会的超越性,但导致了学生与周围的社会生活相脱节,与知识更新的速度相脱节。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我国进行了改革,在开放的环境中,社会上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而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却无法对其进行解释。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良现象,消极腐败现象严重,一些地方治安混乱,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使大学生对其所接受的现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同时,高校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了保持学生心灵的“纯洁”,总是尽量回避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这样也造成大学生与社会脱离,当他们一旦接触到社会阴暗面时,就会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也就开始对自己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另一方面,在社会竞争激烈化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影响下,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功利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脱离实际,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面对开放的社会和多元的价值现实,无法对社会的道德现实进行解释,难以回答学生道德价值的冲突问题,不能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情况下各种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以及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的道德智慧和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迷失,限制了教育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受我国教育机制的影响,学生一直被当做教育的客体,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学工处、学校团委、院党总支、院团委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視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下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内容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经过选择和加工的文化知识,教育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的认识过程,而是有计划、有组织的灌输过程。这些看似合理的教育,从根本上把大学生当成了容纳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大学生作为青年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同时每个大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虽然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共同点,但这不代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诸多相似的背后,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差异,而“标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的内容、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进度使大学生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结果培养出一批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的缺乏独立个性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忽视了教育本质的主体性,一味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道德实践的主体地位,大学生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被磨灭。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失去了构建自身道德的主动精神,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很难真正转变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
(三)价值观、道德观多元化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一统的社会文化开始被多元文化所取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依然占主流地位,但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如人权、民主、自由等也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滋生蔓延。传统的道德观和市场经济道德观同时并存,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西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相互碰撞,马克思主义信仰,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高校中都有表现,这种充分的自由和多元化的选择往往会导致青年大学生产生困惑,充满矛盾。另外,全球化趋势通过网络加剧了这种冲突。网络内容没有国界和阶级的界限,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思想有了不一样的解释和发展。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对部分分辨力和自控力不强的学生来说,网络上获得的大量信息更能造成他们思想上的混乱。同时近年来,大学生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经济条件比较好,很多性格上的弱点也表现出来: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情感脆弱,心理承受内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贪图享乐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新时期,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难度大大增加。
三、新时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低效率,使人们开始反思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反思和探索中重新構建、认定和发展。
(一)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直观和生动
列宁说:“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3]76,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采取灌输的方式。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来说采取的是理论说教,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为了改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弱化、吸引力、感染力低的局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大学生很多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往往都是由一些实际困难和社会现实引起的。在实际问题中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只靠说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解决学生的价值冲突和复杂的利益关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结合实际问题予以解决。例如,为了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现阶段我国鼓励并支持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的存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也存在企业主对工人的剥削,这种情况与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符合,自然没有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讲道理,以理服人,又要办实事,量力而行。人的思想道德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够使大学生把理论的抽象表述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直接运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直接接触和对所见、所闻等的直接体验,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认同,在社会生活中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和提升,同时也使自己得到考验和检验。
(二)主体广泛参与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主动和有趣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老师总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和和方法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输给学生,学生想不想接受,适合不适合学生从来不考虑,而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消极地接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这样一种静态的单向灌输,师生之间没有思想的交锋和心灵的沟通。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很大的阻力,也限制了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搞好首先就得活起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老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个体价值构建的过程,实质是学生自身在思想道德方面进行建构和完善,这种建构有赖于学生主体精神和能动性的激发与激活。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感被唤起,思想道德行为得到加强,思想道德思维开始清晰,知、情、意、行的统一开始实现,学生自主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可能完成。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的明显界限,使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观察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的理解,进而使学生的主观世界得到改造,形成良好的品德心理结构。
(三)形式多样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丰富和充实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运用“一块黑板一支笔、一本讲义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课堂教学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途径和方式难以取代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一个信息开放的社会中,单纯依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新的社会现实面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消费观念、学习环境等出现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变化和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当前新形势下,课堂教学要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校内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应该提倡的是对话式教学。聘请知名学者、专家和先进模范人物作报告,针对学生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现身说法,解疑答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以提高教育效果。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班级、学生社团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有很大的作用,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文艺和娱乐活动,能够把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了校园的政治环境。网络也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建设好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新的时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能够利用各种条件和手段形成网上网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文献:
[1]郝文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徐帮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手册(一卷)[M].长春:银声音像出版社,2005.
[3]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石 银)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267-03
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密不可分,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认识
提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些人会不以为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非就是讲些空话、套话,甚至枯燥无味的废话,不过是磨嘴皮子功夫,人人都可以讲,没有任何科学道理。那么,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弄清楚的首要问题。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这样表述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相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本质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性是其基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价值实现的时效性,在社会生活中与大学生的其他实践活动相互结合和渗透,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质的属性。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特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能从现实的人、具体的人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大小,也只能用实践来检验。
(二)从方法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遵循一定的方针和原则基础上,多种方法和方式相互结合的教育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成效,方法极为重要。目前,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依靠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教学,同时配合学校、学院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以适应新形势、新挑战。
(三)从目的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行为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多年,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全球化信息时代、社会转型时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观念落后、学生政治思想复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弱化了教育作用
我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即“三观教育”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即“三个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2]22,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对社会的超越性,但导致了学生与周围的社会生活相脱节,与知识更新的速度相脱节。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我国进行了改革,在开放的环境中,社会上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而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却无法对其进行解释。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良现象,消极腐败现象严重,一些地方治安混乱,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使大学生对其所接受的现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同时,高校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了保持学生心灵的“纯洁”,总是尽量回避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这样也造成大学生与社会脱离,当他们一旦接触到社会阴暗面时,就会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也就开始对自己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另一方面,在社会竞争激烈化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影响下,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功利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脱离实际,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面对开放的社会和多元的价值现实,无法对社会的道德现实进行解释,难以回答学生道德价值的冲突问题,不能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情况下各种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以及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的道德智慧和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迷失,限制了教育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受我国教育机制的影响,学生一直被当做教育的客体,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学工处、学校团委、院党总支、院团委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視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下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内容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经过选择和加工的文化知识,教育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的认识过程,而是有计划、有组织的灌输过程。这些看似合理的教育,从根本上把大学生当成了容纳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大学生作为青年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同时每个大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虽然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共同点,但这不代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诸多相似的背后,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差异,而“标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的内容、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进度使大学生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结果培养出一批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的缺乏独立个性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忽视了教育本质的主体性,一味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道德实践的主体地位,大学生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被磨灭。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失去了构建自身道德的主动精神,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很难真正转变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
(三)价值观、道德观多元化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一统的社会文化开始被多元文化所取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依然占主流地位,但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如人权、民主、自由等也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滋生蔓延。传统的道德观和市场经济道德观同时并存,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西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相互碰撞,马克思主义信仰,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高校中都有表现,这种充分的自由和多元化的选择往往会导致青年大学生产生困惑,充满矛盾。另外,全球化趋势通过网络加剧了这种冲突。网络内容没有国界和阶级的界限,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思想有了不一样的解释和发展。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对部分分辨力和自控力不强的学生来说,网络上获得的大量信息更能造成他们思想上的混乱。同时近年来,大学生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经济条件比较好,很多性格上的弱点也表现出来: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情感脆弱,心理承受内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贪图享乐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新时期,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难度大大增加。
三、新时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低效率,使人们开始反思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反思和探索中重新構建、认定和发展。
(一)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直观和生动
列宁说:“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3]76,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采取灌输的方式。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来说采取的是理论说教,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为了改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弱化、吸引力、感染力低的局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大学生很多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往往都是由一些实际困难和社会现实引起的。在实际问题中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只靠说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解决学生的价值冲突和复杂的利益关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结合实际问题予以解决。例如,为了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现阶段我国鼓励并支持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的存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也存在企业主对工人的剥削,这种情况与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符合,自然没有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讲道理,以理服人,又要办实事,量力而行。人的思想道德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够使大学生把理论的抽象表述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直接运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直接接触和对所见、所闻等的直接体验,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认同,在社会生活中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和提升,同时也使自己得到考验和检验。
(二)主体广泛参与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主动和有趣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老师总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和和方法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输给学生,学生想不想接受,适合不适合学生从来不考虑,而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消极地接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这样一种静态的单向灌输,师生之间没有思想的交锋和心灵的沟通。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很大的阻力,也限制了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搞好首先就得活起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老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个体价值构建的过程,实质是学生自身在思想道德方面进行建构和完善,这种建构有赖于学生主体精神和能动性的激发与激活。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感被唤起,思想道德行为得到加强,思想道德思维开始清晰,知、情、意、行的统一开始实现,学生自主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可能完成。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的明显界限,使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观察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的理解,进而使学生的主观世界得到改造,形成良好的品德心理结构。
(三)形式多样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丰富和充实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运用“一块黑板一支笔、一本讲义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课堂教学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途径和方式难以取代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一个信息开放的社会中,单纯依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新的社会现实面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消费观念、学习环境等出现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变化和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当前新形势下,课堂教学要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校内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应该提倡的是对话式教学。聘请知名学者、专家和先进模范人物作报告,针对学生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现身说法,解疑答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以提高教育效果。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班级、学生社团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有很大的作用,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文艺和娱乐活动,能够把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了校园的政治环境。网络也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建设好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新的时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能够利用各种条件和手段形成网上网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文献:
[1]郝文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徐帮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手册(一卷)[M].长春:银声音像出版社,2005.
[3]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石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