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义务教育是普及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就是要为所有学生提供掌握一门外语基础的机会。所以,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不同,尊重这些差异,并在分析这些差异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
一、 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精力放在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上,通常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这势必会造成成绩好的学生觉得简单、容易达到要求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思想,成绩差的学生因为觉得有难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自卑的心理。长此以往就会加剧两极分化的现象。为了克服这种弊端,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必须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二、 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学总体目标,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相关影响因素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学层次,并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不同的教学手段,达到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它是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前提,以优化课堂结构、课堂教学方法为载体,以传授知识和提高技能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方法。
三、 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分层教学理论的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具体落实到教师的备课、作业分层、测试和教学评价中。具体做法如下:
1. 学生分层,合理编组
在实施分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程度,可以按照学生的英语成绩,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等因素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次是班里学习成绩好、学习自觉性强、英语学习兴趣浓、接受快的学生; B层次是学习情绪不够稳定、学习成绩中等、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 B层次学生占大多数; C层次为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以及潜力各方面都相对较差的学生。还可以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他们编成几个小组。每组中都包含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其中, A层的学生定为组长,负责带好一至两名B层和C层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各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意识,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和评比,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2. 教学目标分层
为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对A层次的学生要严格要求,除了完成教材和大纲的全部要求外,还加大语篇的阅读量,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宽思维,同时扩大英语词汇量,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B层次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内容、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为主,要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并通过一些学法指导提高他们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对C层次学生则要放低要求,重点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要他们能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行了。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具体分解,基本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很大的提高。
3. 作业设计分层
作业不仅是用来检查、衡量一个学生上课听讲效果的,更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布置不同的作业。比如,对于A层学生,要求他们完成与教材配套的所有练习,特别是多做一些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对于B层学生,则通过句型操练、造句、阅读、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巩固所学内容; C层学生以抄写、朗读、记忆为主。同时,在一些配套的练习中,教师可将习题分成必做题、选做题和提升题。必做题主要是基础题,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做;选做题稍微有点难度,主要由A、B两层学生做;提升题大多是拓展性练习,主要由A层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分层设计可以让几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而且作业都能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完成,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当然也乐于去完成。
4. 分层评价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十分重要。由于平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一刀切,而是要结合学生平时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是否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升为考量。为了激励学生,建议教师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分项目详细记录。如:单词默写、课文背诵、测试成绩、家庭作业等。 A层的学生不用老师督促也会做得很好。 B层的学生则需要老师时常监督。 C层的学生只要完成力所能及的部分就算过关了。
五、 分层教学的优势
英语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已经成为教学质量的“软肋”,分层教学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它能有效地突出学生是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能够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保持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教师和学生双方能共同提高。
通过对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可以建构起适合分层教学的模式,解决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理念,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一、 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精力放在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上,通常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这势必会造成成绩好的学生觉得简单、容易达到要求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思想,成绩差的学生因为觉得有难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自卑的心理。长此以往就会加剧两极分化的现象。为了克服这种弊端,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必须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二、 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学总体目标,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相关影响因素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学层次,并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不同的教学手段,达到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它是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前提,以优化课堂结构、课堂教学方法为载体,以传授知识和提高技能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方法。
三、 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分层教学理论的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具体落实到教师的备课、作业分层、测试和教学评价中。具体做法如下:
1. 学生分层,合理编组
在实施分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程度,可以按照学生的英语成绩,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等因素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次是班里学习成绩好、学习自觉性强、英语学习兴趣浓、接受快的学生; B层次是学习情绪不够稳定、学习成绩中等、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 B层次学生占大多数; C层次为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以及潜力各方面都相对较差的学生。还可以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他们编成几个小组。每组中都包含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其中, A层的学生定为组长,负责带好一至两名B层和C层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各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意识,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和评比,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2. 教学目标分层
为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对A层次的学生要严格要求,除了完成教材和大纲的全部要求外,还加大语篇的阅读量,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宽思维,同时扩大英语词汇量,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B层次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内容、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为主,要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并通过一些学法指导提高他们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对C层次学生则要放低要求,重点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要他们能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行了。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具体分解,基本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很大的提高。
3. 作业设计分层
作业不仅是用来检查、衡量一个学生上课听讲效果的,更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布置不同的作业。比如,对于A层学生,要求他们完成与教材配套的所有练习,特别是多做一些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对于B层学生,则通过句型操练、造句、阅读、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巩固所学内容; C层学生以抄写、朗读、记忆为主。同时,在一些配套的练习中,教师可将习题分成必做题、选做题和提升题。必做题主要是基础题,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做;选做题稍微有点难度,主要由A、B两层学生做;提升题大多是拓展性练习,主要由A层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分层设计可以让几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而且作业都能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完成,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当然也乐于去完成。
4. 分层评价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十分重要。由于平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一刀切,而是要结合学生平时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是否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升为考量。为了激励学生,建议教师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分项目详细记录。如:单词默写、课文背诵、测试成绩、家庭作业等。 A层的学生不用老师督促也会做得很好。 B层的学生则需要老师时常监督。 C层的学生只要完成力所能及的部分就算过关了。
五、 分层教学的优势
英语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已经成为教学质量的“软肋”,分层教学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它能有效地突出学生是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能够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保持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教师和学生双方能共同提高。
通过对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可以建构起适合分层教学的模式,解决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理念,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