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一点想法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_want_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外国小说欣赏》作为一门高中选修课程,逐渐成为高中语文知识拓展选修课程中的必修拓展课程教材,列入高考自选模块考试范围。选修课程的变化和改动,对于这一选修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措施,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措施
  一、调整话题顺序,明晰教材脉络
  对于教师而言,《外国小说欣赏》的最大教学难度就在于“话题”,而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最大难度也在于“话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大胆调整话题的顺序,使之更符合教学规律与学习逻辑。可将八个话题分为四个专题:人物、场景、情节;情感、主题;叙述、结构;4虚构。以此顺序来进行教学,笔者有两个理由:首先人物、场景、情节、情感、主题等,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和高中必修课程阶段学习小说时接触最多的元素。因此,学生对此有一定的熟悉感,在此基础上和缓过渡,进行话题教学,拓展延伸,学生不会对理论性较强的文学知识产生抵触。而叙述、结构、虚构是此前学生接触较少的小说元素,放置在后期进行教学,由旧到新,由易到难,符合逻辑。其次,人物、场景、情节属于小说局部的元素,而情感、主题则是从小说整体上来看的,叙述、结构也属于小说整体元素,但相对情感、主题这类主观性较强的元素,更加客观,而且虚构是一个比较新的小说元素,应放置在最后。
  二、丰富教学形式,拉近文化距离
  除了相对理论化、专业化的话题阐释是一个教学难点外,造成《外国小说欣赏》教学困难和学习难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外在文化上的隔膜和冲突。由于东方与西方的历史、文化差异,虽有专业化的翻译,但翻译后的文章与原文总会存在一些差距,这样就会造成文本与话题读不懂。例如,《墙上的斑点》的意识流,《沙之书》的想象,《骑桶者》的荒诞,这些小说与中国的大部分小说在表达上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的,而且作品本身就存在许多理解,教师就难以向学生讲清楚。要减少这种冲突,削弱这一隔膜,首先就需要站在人类共同情感的高度上,站在世界文学的广阔视角上。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拉近文化距离。比如同文本的不同表现类型互为补充:《炮兽》情节扣人心弦,可改编成一幕话剧;《娜塔莎》有相应的经典影视作品,可以进行影视欣赏;《清兵卫与葫芦》展现出的教育问题可以与中国进行比较,形成读书报告会。
  三、提倡个性思考,实现文学欣赏
  课堂主体环节仍应该是放在文本探究上,而不是抛开文本迁移至话题,既然是定位于“欣赏”的一门课程,就更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体经验,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思考。例如《炼金术士》这篇课文,学生在阅读时自然会想:我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又有过哪些遭遇?是否也是盲目追寻却浑然不知梦想就在脚下呢?教学《礼拜二午睡时刻》时,引导学生思考:我的母亲又是怎样的呢?教学《清兵卫与葫芦》时,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对于教育这一话题的想法……在个性化的思考中,让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以个性化的思维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重视文化知识积淀,品味多元文化气息
  文化历史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如此重要,因而我们要学习和欣赏外国文学作品一定要注重对外国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沉淀,这样才能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和鉴赏水平。例如对于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主旨的理解起初认为是辛辣地嘲讽了主人公过分追求物质上享受的享乐思想和人性中的虛荣心,这种主观的臆断越来越不被认同,结合法国19世纪的时代社会背景分析,则能深刻领略19世纪的法国小人物无法决定自身命运的悲剧现实,对于《项链》主题的解读便是见仁见智了。
  五、以开放的视角品读外国文学作品
  就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外国文学作品,了解和接受异域文化至关重要。《高中文学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高中生学习借鉴中外文学作品,可以接触外国文学作品,培养尊重文化多元化的视角,增强文化意识,提高文学理论修养。要努力探索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重視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生活的剖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研讨。”只有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才能真正拓宽文化视野。长期以来本民族文化对高中生起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而中外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差异,这些因素对中学生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产生了一定的阻力,容易让人产生排斥心理,加深中外文化隔阂。
  总而言之,新一轮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在重视必修课的同时,给选修课留下了一席之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开设选修课的要求,这是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一个新挑战。进一步优化《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措施显得尤其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闫芋锦.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孙德升.关于提高《外国小说欣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202-205.
  [3]陈蕾.《外国小说欣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杨金飞.浅谈《外国小说欣赏》教学如何渗透接受美学[J].学周刊,2013(06):22-2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将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整合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笔者把多年来教学实践中对现代教育观念、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思考,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最佳的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为主线,以创新和完善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管理为保证,做到教学工作管理科学,评价导向正确,教学方式符合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校工作得到持续、稳步、健康的发展。  一、构建多元课程体系,成就学生精彩人生  学校严格按照山东省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