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护身符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ke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前夕,原本充满节日喜庆气氛的大街小巷,却显得异常冷清。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横行,在人们心中投下了一丝阴霾。林娟从医院下班天已经黑了,刚走到小区大门口时,一股西北风突然刮了起来,瞬间带来一阵刺骨的寒意。林娟打了个哆嗦,她娇小的身子紧紧蜷缩在宽长的羽绒服中。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医院发来的通知。她报名参加上海援鄂医疗队的申请已被批准,四个小时后,医院将派车来接她,子夜专机飞往武漢。关上手机以后,林娟站在了原地,她抬头望着自家亮着灯光的窗户,一时有些发愣,她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下午在病房签“请战书”的时候,护理组的同事们没有一个人犹豫过,只是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去可以,可是先别告诉我妈。”
  钥匙打开房门,客厅里没有人,只有长长的餐桌上放着好几个菜。林娟像往常一样,提高了声音喊起来:“妈,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妈妈推着轮椅上的外婆从房里出来,外婆上个月中风,刚刚出院,一直是躺在床上,每天都是妈妈喂她吃饭,今天还是出院后第一次穿戴这般齐整来到客厅。林娟急忙迎了上去:“外婆,你怎么下床了呀?好一点儿了吗?”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提前吃个团圆饭。”妈妈把外婆推到了桌子前,“娟子啊,今晚我们喝点酒吧,难得一家人坐在一起。”
  “不,不,我不能喝,我马上要……”林娟差一点儿脱口而出,她马上要随医疗队去武汉,可是,刚要说出来的话抬头正迎上母亲那关切的目光,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又给咽了下去。晚一会儿告诉妈妈,哪怕是晚一分钟也让妈妈少一分钟的担心啊。妈妈拿着酒杯的手停在空中,慢慢收了回去,轻轻一笑,说:“不喝也好,那妈替你喝了。”
  “妈……”
  “怎么,有话要说吗?”
  林娟急忙摇了摇头,说:“妈,你身体不好,也不能喝酒。”
  林娟知道妈妈带大她,要比其他家庭辛苦许多。林娟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是一家医院的护士,白班连着夜班,没时间照顾她,后来只能是外婆过来,帮着妈妈照看林娟。外婆退休前也是名护士,后来林娟要报考护理专业,不能不说是受外婆和妈妈的影响。可是就为了这事,林娟还和妈妈大吵一场。按林娟平时的成绩,完全可以考个专业再好点的本科,妈妈不理解她为什么要选择和自己一样的护理工作?林娟说那是她的理想。妈妈伸出她那条已经瘸了的腿,问她准备好了没有?林娟理解妈妈这句话的含义,那年参加医疗队,妈妈赶赴抗击非典第一线,没日没夜工作,不想染病上身,生命垂危。经过齐力抢救,妈妈的一条命保住了,后遗症是右髋关节换了人工关节,只能瘸着腿行走。护理工作的职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意味着奉献。在灾难和疫情面前,普通人可以为了保护自己而退避,而她们必须逆行而上,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妈妈的这一句“准备好了吗”,其实是对女儿灵魂的拷问。当年林娟记着妈妈的这句话,最后还是决定报考护理专业。如今,从妈妈的目光中,她又读出了这句话。
  “医院来通知了?”妈妈瞧着林娟平静地问。林娟不明白妈妈怎么知道了,再瞒下去也没有意思了, “嗯……来了,我刚到小区门口时来的信息。”
  “那什么时候走?”
  “还有三个多小时。妈,我先去准备行李。”“行李妈都替你准备好了。”
  说完她又端起酒杯,走到林娟跟前,说:“这杯壮行酒妈妈更应该替你喝了,当年妈妈走的时候,你外婆也替妈妈喝了那杯酒。”
  “妈……”林娟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妈妈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抱过外婆的头,有些哽咽:“妈,你还记得当年你是怎么为我送行的吗?”
  外婆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中风以后,只有妈妈能听懂她的话。
  “妈,外婆说什么?”
  “外婆说,走之前你有什么心愿要告诉她。”
  “心愿?妈,我想给外婆洗个澡。”
  自从妈妈换了人工髋关节以后,最困难的就是蹲下身,给外婆洗澡的任务早就落到了林娟身上。她要走了,现在她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在这除夕前给老人好好洗个澡,让她干干净净过个年。
  给外婆擦背时,林娟眼圈红了。本来胖胖的外婆已经瘦得不像样了。妈妈轻轻拍了拍她,说:“孩子,家里不用你操心,你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林娟强忍着热泪,使劲点了点头。
  “林娟啊你记着,哪天妈妈老了,你也这样帮妈妈擦背洗澡好不好?”林娟转身看着妈妈湿润的眼睛说:“好!好!好!”
  “这可是你说的,妈妈把这话当作你的承诺,一定,一定!”
  “一定,一定!我会给你擦背,我要让你的外孙女也要像我一样会给外婆擦背。”
  “都还没有男朋友,哪来的外孙女。”
  “那等我从武汉回来马上找一个,闪婚。”
  “一言为定!”
  “决不食言!”
  “好,好!”
  不一会儿,医院来电话说车子已出发了,要林娟15分钟后在小区大门口等。林娟推起行李箱正准备出门,外婆突然叽叽呱呱叫喊了起来,林娟一脸茫然,不知道外婆在说什么。
  这时妈妈捧着一个红布包从里面出来:“我知道你外婆说什么,她是想让我把她的‘护身符’给你戴上。”
  妈妈打开红布包,里面是用一根红线串了的红十字。妈妈对林娟说:“这是你外婆那年参加唐山大地震医疗队时,一位被他们救活的老军人给她的,说这个红十字在战争时他就一直戴着,每次危难都挺了过去,是他的‘护身符’,他把这个护身符送给了你外婆,希望成为你外婆的‘护身符’,愿好人一生平安!孩子,如今妈妈替外婆把它给你戴上,也希望你平安。妈妈和外婆等着你回家。”
  妈妈将外婆的“护身符”给林娟戴上了。林娟拉开门,转身说:“妈,外婆,我走了!”
  妈妈举起了手,突然,外婆用异样的声音,清晰地吐出四个字:“平——安——回——来。”
  “一定平安回来!”林娟像个军人一样,向妈妈和外婆敬了礼,迈着坚定的脚步走到楼下。她那娇小的身躯,猛然间显得格外挺拔而充满力量,迎着扑面的寒风,昂头而去。
  选自《上海故事》
其他文献
陈刚今年五十多岁了,是个令毒贩闻风丧胆的铁血刑警,可是,在一个夜晚,看完电影回来的妻女在经过一条幽暗的小径时,两把飞刀呼啸而至,而凶手鬼魅般无影无踪。  望着惨死的亲人,陈刚悲愤地仰天凄叫:“毒蜈蚣,你还我亲人的命来!”  毒蜈蚣何许人?是个心狠手辣的大毒枭,擅使飞刀,百发百中,因为屡受陈刚打击,毒品集团损失惨重,一众小喽啰尽数落网,只剩下他一人成了漏网之鱼。想不到他竟如此血腥卑劣地实施报复!  
期刊
清道光年间,双山县有位姓李的大夫,大病小症可谓药到病除,附近村民都尊称他是“李神医”。  一天下午,李神医正配一剂加有砒霜的外用药。他随手把用下的砒霜包好放在柜台上。  这时,突然闯进来一个年轻人,慌慌张张地对李神医说:“我老婆她得了重病,李神医请……请您快点去看看吧!”李神医一听,立即随年轻人来到他家。  夫妇俩以卖馒头为生,家里只有一间屋,十分简陋。一进门,只见床上躺着一个全身浮肿的年轻女人,
期刊
教授是艺术学院的教授。教授平时喜欢收藏瓷器、木雕、字画、金石、玉饰等,但大多值不了几个钱,主要是找点乐子而已。  那天,教授从外地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回来,看见家门口的一棵梧桐树下蹲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乞丐,面前放着一个装满零钱的碗,身边靠着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男孩。和其他乞丐不同的是,这个乞丐的手里捧着一本书,正在教孩子认字。孩子的一只手信赖地搁在他的肩上,他回过头耳语般地对孩子说了一句什么,孩子咯咯咯
期刊
清乾隆年间,昌州城里的大富翁周鑫荣家的大公子周志广得了怪病,请遍了郎中也治不了。  想当年周鑫荣的父亲也得过此病,缠绵病榻两三年,结果英年早逝,所以周鑫荣十分焦急。  眼看长子就快病死了,万般无奈,周家出银千两张榜招贤。  榜文贴出去的第二天下午,城里的穷秀才关天礼揭了榜。人们只知道关秀才夜夜苦读,却始终考不中举人。除此之外,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弹琴,弹琴时还特别投入,时而哭时而笑,被人认为是疯子,却
期刊
一大清早,大明和老婆就吵得不可开交,邻居们纷纷来劝架,但都没有用。  邻居小林刚下夜班回到家,一听楼里这动静,脸色一沉,包都没放就往大明家跑。他老婆喊:“你别去管闲事啦!”小林边跑边说:“不去不行啊!”  小林进了大明家,那两口子还气势汹汹地吵闹着,甚至还动手砸起东西来,根本没把小林进屋当回事。小林大声说:“大明,你们今天就是把家拆了我也管不着,但你得把欠我的两千块钱先还我呀!”  大明一下子停手
期刊
克里斯坦在纽约经营一家酒吧,由于地点偏僻,生意一直不怎么好。他想了很多办法也没能让生意火起来,为此他很苦恼。这年秋天,克里斯坦乘飞机到爱尔兰散心,走出科克机场时,他看见一个爱尔兰人站在一张桌子旁,桌上摆着大小不一的人类头骨。  “天啊,你在干什么?”克里斯坦惊奇地问。  “我在卖头骨。”爱尔兰人答道。  “你都有什么头骨?”克里斯坦问。  “哦,我有爱尔兰历史上所有名人的头骨。”爱尔兰人说。  “
期刊
这是一次非常悲催的经历。  这一天,我和朋友到峨眉山风景区玩,半路上看见几只猴子。虽然路牌上写着告示:别向猴子喂食,但我喜欢恶作剧,故意掏出口袋里的花生抛向猴子。很快,闻风而来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面前就齐聚了三四十只。  花生和其他食品都喂完了,猴子依然不准我们离开。看着越聚越多的猴子,我们都不禁有些慌乱。这时朋友突然想起,据说翻出口袋给猴子看,证明没有食品了,猴子就会放行。于是纷纷翻口袋,我也翻
期刊
县城的三人病房,通常狭小,总给人一种紧迫感。而满屋清白色,纯净得常常让人局促不安。  罗老汉的床前和病房门口聚拢着一群孙男娣女和亲戚朋友,个个面带忧愁,眼中含泪。  儿子紧紧托着罗老汉的手,轻飘飘如同托着一截枯干的树枝。他极力控制着眼泪,低声问:爹,您看看,大伙儿都来了。还想看谁,您还想说啥?  罗老汉的嘴角抽动了一下,苍白的嘴唇只张开一毫缝隙却无法发出声音。他吃力地抬起另一只手,指了指对面冷色的
期刊
刚开学,中心小学一年级七班的任课老师就集体找校长诉苦,原因是班里学生的名字实在“任性”。什么尚海尹号、卜希金、陈于落雁……顶顶要命的是有个学生的名儿硬是让人叫不出口:他爸姓谢,他妈姓黄,两口子给孩子取名为“谢黄尚”!  可想而知,老师们只要一叫“谢黄尚”,就引发哄堂大笑。遇上调皮的学生跟着喊:“谢皇上……”再接一句“恩典”,弄得老师们十分尴尬。  校长一听也跟着头大,学校没权利让人家改名吧。他只好
期刊
阳春三月,天气暖和,地里没活儿,家里也没活儿,正是乡下最好的一段时光,唯一的缺点,就是村里的人太少,找不到人玩。  吃完早饭,杨光荣就拉着邻居李德水到村口大槐树下下棋,两人都是臭棋篓子,别人下棋看三步,他们只能看一步,也不会用计,上来就厮杀,三五分钟就是一盘,各有胜负,胜不骄败不馁,享受过程。  半上午的时候,来了一辆黑色小轿车,远远地就停了,下来两个人,穿得都很讲究,西装革履的。  李德水说: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