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文化的传播、文明的传承、民族精神的传递有着重要的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在保护民族文化也是在保护世界文化,这对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并不乐观,它们的发展正受到现代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冲击。因此如何合理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成为值得全民思考的问题。政府应该发挥管理与协调的作用,找到有效的途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进步,展现更独特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对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了维护民族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必须重视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弘扬。虽然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民族精神的弘扬都有着借鉴意义,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令人担忧。政府应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全民都应该投入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中去,通过科学、合理的渠道发扬民族文化。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一)不合理开发利用
有些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过度开发,商业化之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完全失去了全有的特质,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的严重后果。如有一首叫“花儿”的西北民歌,在开发的过程中,强行与创建新型社会、新型集镇相结合,一首民歌完全被改造成了宣传地方发展的歌曲,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特质,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利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保护它们,但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反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二)缺少传承人
缺少传承人是当前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面临的一大困境。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大多年长,又缺少接班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继承下去。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大多是家族内部的传承,但现在的年轻人多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重视。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多数涉及到经济利益较少,因此,传承者不愿意做这样生存环境艰难、利益低下的文化传承工作。进而导致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并渐渐消失。
(三)缺乏科学的管理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通常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来进行管理,隶属文化部。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年报、统计等工作需要在国家统计局部门的相关审批下才能进行。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因此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综合考虑这些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稍显混乱,各部门的职责区分不明确,如遇到交叉的利益,便容易产生纠纷。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对历史发展的记录。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出了很多有传承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一)促进地区间、民族间的融合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有些因素为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有些因素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情怀,就务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通过对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合,可以直观的表现出不同地区与民族的特色风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民族间的融合与发展,改善社会关系,推动地区与民族的进步。也可以同时了解地区的现实状况,把握人文环境的发展方向,为推动地区间、民族间的和谐发展,提供契机。
(二)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承担着这样的义务与责任。它有利于增强民族间、地区间的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实力与综合国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有利于增加民族文化底蕴,为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源泉与动力。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一)政府加强管理力度
地方政府要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在保护工作中起到管理与引导的作用。协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发展、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节奏、协调地区间、民族间的文化发展。
1.制定相关的保护法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政府应首先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与保障。另外也有助于约束与规范政府的相关部门行为,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矛盾时,利用相关法规,规范政府行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放在首位。同时,要严格规定文化知识的归属权问题,要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者或持有者的合法权益,尊重并保护其劳动成果。另外,要细化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使各部门间权责清晰,避免出现职责的交叉与利益的冲突,保证工作的严谨性、实效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加完善。对文物的保护可以成立专家组,专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并将其分类归档,让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迹可循,都可以在相关档案中找到,保证在社会发展中不会被遗失。
2.加大资金投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属于非营利性的工作,所以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来发展,政府应加大对相关工作的投入。对此,可以组织有经验技术的人员拍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留存下来,像《舌尖上的中国》这类纪录片中记载的很多手工工艺就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与演出,不仅传递了文化还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二)拓宽宣传渠道,创建旅游品牌形象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可能是技术也可能是语言,由于无法记录,在历史发展中就很可能被忽视,逐渐的消失。但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将无形的文化转化为有形的信息资源,不断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利用视频、动画等建立专门的资料库,让人们在网上就可以浏览相关的文化知识,增加传统文化资源传播的广度,让更多的人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与学习,增加研究效率。
很多地方性的民俗、传统手工艺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以至于渐渐消亡。因此一定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中创建自己的品牌形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对地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的规划,打造一整套完整的区域特色品牌,形成产业链,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还创造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当地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促进二者的融合,提升文化的品牌价值。例如,满清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满清文化,辽宁省就打造了很多满清文化风景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三)鼓励青少年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继无人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之一。为了解决这种困境,国家应该鼓励、扶持青少年继承传统文化。在精神上,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让他们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继承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经济上,给予相应的补助,对于能够主动继承传统文化的青少年提供奖励资助,并建立相应的活动场所,提供设施保障。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知识产权,帮助他们申请商标,发展相关行业,鼓励他们走出去,让民族文化参与到国际文化的交流中。
(四)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其进行利用的基础与前提,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保护放在首要的位置。一旦发现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进行申遗,将其保护起来,但是如果受利益的趋势,政府对文化遗产进行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就易将原生态的艺术改造成哗众取宠的低俗的表演,这是对文化严重的亵渎与破坏。因此,开发利用前一定要考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合理的利用是对文化遗产的另一种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依靠文化活动才能进行传承,因此合理的利用必不可少。合理的开发就是要求人们在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节制、有选择的开发。例如可以开展非营利性质的公益表演,不仅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还能提高传承者的业务素质,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益无害。保护与利用是文化发展的两个方面,但二者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中一定要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四、结语
现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遭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或者被人们所忽视,在渐渐走向衰退,甚至已经消失。这不仅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损失,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也不利。政府应发挥管理与指导的作用,引导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开发与保护,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后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少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中的民族文学价值建构及反思——以口头文学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2]刘小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旅游开发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2).
[3]陈春艳.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D].云南大学,2010.
[4]王隽,张艳国.论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角色定位——以江西省域为个案的分析[J].江汉论坛,2013(10).
[5]王卫军,王靖云.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品牌形象色彩设计研究[J].生态经济,2013(10).
[6]曹岚,李旭,王新梅,魏莹,董玉杰.传统饮食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转型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5(01).
[7]王晓.“后申遗”时期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
作者简介:闫春雷,男,安徽阜南人,现供职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主要从事音乐理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对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了维护民族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必须重视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弘扬。虽然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民族精神的弘扬都有着借鉴意义,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令人担忧。政府应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全民都应该投入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中去,通过科学、合理的渠道发扬民族文化。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一)不合理开发利用
有些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过度开发,商业化之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完全失去了全有的特质,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的严重后果。如有一首叫“花儿”的西北民歌,在开发的过程中,强行与创建新型社会、新型集镇相结合,一首民歌完全被改造成了宣传地方发展的歌曲,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特质,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利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保护它们,但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反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二)缺少传承人
缺少传承人是当前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面临的一大困境。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大多年长,又缺少接班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继承下去。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大多是家族内部的传承,但现在的年轻人多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重视。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多数涉及到经济利益较少,因此,传承者不愿意做这样生存环境艰难、利益低下的文化传承工作。进而导致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并渐渐消失。
(三)缺乏科学的管理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通常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来进行管理,隶属文化部。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年报、统计等工作需要在国家统计局部门的相关审批下才能进行。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因此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综合考虑这些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稍显混乱,各部门的职责区分不明确,如遇到交叉的利益,便容易产生纠纷。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对历史发展的记录。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出了很多有传承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一)促进地区间、民族间的融合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有些因素为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有些因素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情怀,就务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通过对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合,可以直观的表现出不同地区与民族的特色风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民族间的融合与发展,改善社会关系,推动地区与民族的进步。也可以同时了解地区的现实状况,把握人文环境的发展方向,为推动地区间、民族间的和谐发展,提供契机。
(二)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承担着这样的义务与责任。它有利于增强民族间、地区间的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实力与综合国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有利于增加民族文化底蕴,为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源泉与动力。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一)政府加强管理力度
地方政府要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在保护工作中起到管理与引导的作用。协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发展、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节奏、协调地区间、民族间的文化发展。
1.制定相关的保护法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政府应首先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与保障。另外也有助于约束与规范政府的相关部门行为,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矛盾时,利用相关法规,规范政府行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放在首位。同时,要严格规定文化知识的归属权问题,要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者或持有者的合法权益,尊重并保护其劳动成果。另外,要细化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使各部门间权责清晰,避免出现职责的交叉与利益的冲突,保证工作的严谨性、实效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加完善。对文物的保护可以成立专家组,专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并将其分类归档,让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迹可循,都可以在相关档案中找到,保证在社会发展中不会被遗失。
2.加大资金投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属于非营利性的工作,所以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来发展,政府应加大对相关工作的投入。对此,可以组织有经验技术的人员拍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留存下来,像《舌尖上的中国》这类纪录片中记载的很多手工工艺就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与演出,不仅传递了文化还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二)拓宽宣传渠道,创建旅游品牌形象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可能是技术也可能是语言,由于无法记录,在历史发展中就很可能被忽视,逐渐的消失。但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将无形的文化转化为有形的信息资源,不断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利用视频、动画等建立专门的资料库,让人们在网上就可以浏览相关的文化知识,增加传统文化资源传播的广度,让更多的人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与学习,增加研究效率。
很多地方性的民俗、传统手工艺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以至于渐渐消亡。因此一定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中创建自己的品牌形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对地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的规划,打造一整套完整的区域特色品牌,形成产业链,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还创造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当地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促进二者的融合,提升文化的品牌价值。例如,满清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满清文化,辽宁省就打造了很多满清文化风景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三)鼓励青少年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继无人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之一。为了解决这种困境,国家应该鼓励、扶持青少年继承传统文化。在精神上,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让他们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继承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经济上,给予相应的补助,对于能够主动继承传统文化的青少年提供奖励资助,并建立相应的活动场所,提供设施保障。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知识产权,帮助他们申请商标,发展相关行业,鼓励他们走出去,让民族文化参与到国际文化的交流中。
(四)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其进行利用的基础与前提,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保护放在首要的位置。一旦发现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进行申遗,将其保护起来,但是如果受利益的趋势,政府对文化遗产进行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就易将原生态的艺术改造成哗众取宠的低俗的表演,这是对文化严重的亵渎与破坏。因此,开发利用前一定要考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合理的利用是对文化遗产的另一种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依靠文化活动才能进行传承,因此合理的利用必不可少。合理的开发就是要求人们在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节制、有选择的开发。例如可以开展非营利性质的公益表演,不仅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还能提高传承者的业务素质,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益无害。保护与利用是文化发展的两个方面,但二者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中一定要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四、结语
现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遭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或者被人们所忽视,在渐渐走向衰退,甚至已经消失。这不仅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损失,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也不利。政府应发挥管理与指导的作用,引导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开发与保护,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后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少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中的民族文学价值建构及反思——以口头文学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2]刘小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旅游开发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2).
[3]陈春艳.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D].云南大学,2010.
[4]王隽,张艳国.论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角色定位——以江西省域为个案的分析[J].江汉论坛,2013(10).
[5]王卫军,王靖云.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品牌形象色彩设计研究[J].生态经济,2013(10).
[6]曹岚,李旭,王新梅,魏莹,董玉杰.传统饮食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转型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5(01).
[7]王晓.“后申遗”时期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
作者简介:闫春雷,男,安徽阜南人,现供职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主要从事音乐理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