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亚当 斯密的观点,市场容量决定分工水平。需求越大分工越细,货的、出租车黑车市场似乎是印证这一观点的合适案例。但是劣币驱逐良币,不消灭“黑车”,正常的运输秩序往往也遭到严重破坏。2006年,随着“利剑一号”、“运剑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各地的打击力度在逐步加大。
一般情况下,货运是没有扬招业务的,都靠电调来承接业务,由于业务量下降,驾驶员收入大大减少。上海道协的一组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1月至7月份的业务量为464286车次,2006年1月至7月份的业务量比两年前下降了近11万车次,下降之快令人咋舌!
上海8家正规货物运输企业约有“货的”2800辆左右,由于货运环境越来越差,“货的”退车情况相当严重。现在真正投入运营的不到2000辆,其中已有600多辆因各种原因被搁车。2006年6、7月,巴士公司已有20人离开单位另谋生路,搁车50多辆;大众物流公司2006年已有100多辆“货的”停运;强生货运公司上半年业务量下降了40%,搁车38辆,占运营车的20%。
货运业务量果真是萎缩了吗?其实并非如此。正规“货的”接不到业务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黑车”猖獗,二是企业违规操作。对一些有一定业务量的公司来说,买辆面包车,拆掉后座来装货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据估算,这样的车达5万辆左右。
在北京,出租车多达6.66万辆,全国排名第一;但北京的黑车数量也是公认的全国第一。至于这个数字是官方公布的7.2万辆,或者民间流传的10~20万辆,似乎并不重要,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这个数字要远远超过正规出租车的数量。在市场和法律的夹缝之下,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能够长期存活并稳步发展,对正规出租车的冲击似乎是不言自明的。
从抢客到抢地盘,从躲在暗处到公然围堵正常运营,长期以来,“越打越多”的“黑车”现象在不少城市已经成为顽症。而“黑车”已经不单纯是道路运输市场问题,一跃发展为涉及城市形象与治安的社会问题。
那么,能否不通过严打,把他们招安为“正规军”呢?上海嘉定区有一个成功的示范样本。“黑车”群体性身份的改变在嘉定区只用了短短1年。在“黑转正”阶段,几百名黑车司机到城中路进行培训,开来的奥拓“黑车”停满整条马路。目前,在上海嘉定开区域出租车的1389名司机中,约有千名曾经开过“黑车”。
曾有人士指出,有什么样的局限条件就有什么样人的行为,出租车业、货运业也概莫能外。黑车的存在是总量控制失效的证明。在“黑车”市场这种制度安排下,第一,某些执法人员不会把所有的黑车都打掉,因为这样做既费劲又断了自己的财路。第二,被抓住罚款的黑车,最多的是偷偷摸摸开公务车经营的司机,他们要息事宁人,往往愿意掏大笔罚款。还有那些乱闯地盘的司机也会很倒霉地被抓住。
诚然,没有人愿意看到满大街的黑车横行,但是百姓对于政府打击黑车行动予以总体上肯定的同时,在心底也认识到所谓黑车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有存在的相对合理性。能够满足特定的对象在特定时空的交通需要,黑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执法部门往往在宣传中强调,希望广大市民积极配合,拒乘“黑车”,从源头上彻底铲除“黑车”的生存土壤。但是,屡屡出现的“公民不合作”告诉我们,在法律面前,公民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被管理者,而是法律的宗旨所在,法律实施必须尊重普通人的判断,否则,再严厉的法律也会仅仅留在纸面上,而不会变成现实的法治。
“全民携手,抵制黑车,共享安宁”的宣传标语相当惹眼,但屡屡出现的“公民不合作”却告诉人们,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有距离。
一般情况下,货运是没有扬招业务的,都靠电调来承接业务,由于业务量下降,驾驶员收入大大减少。上海道协的一组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1月至7月份的业务量为464286车次,2006年1月至7月份的业务量比两年前下降了近11万车次,下降之快令人咋舌!
上海8家正规货物运输企业约有“货的”2800辆左右,由于货运环境越来越差,“货的”退车情况相当严重。现在真正投入运营的不到2000辆,其中已有600多辆因各种原因被搁车。2006年6、7月,巴士公司已有20人离开单位另谋生路,搁车50多辆;大众物流公司2006年已有100多辆“货的”停运;强生货运公司上半年业务量下降了40%,搁车38辆,占运营车的20%。
货运业务量果真是萎缩了吗?其实并非如此。正规“货的”接不到业务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黑车”猖獗,二是企业违规操作。对一些有一定业务量的公司来说,买辆面包车,拆掉后座来装货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据估算,这样的车达5万辆左右。
在北京,出租车多达6.66万辆,全国排名第一;但北京的黑车数量也是公认的全国第一。至于这个数字是官方公布的7.2万辆,或者民间流传的10~20万辆,似乎并不重要,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这个数字要远远超过正规出租车的数量。在市场和法律的夹缝之下,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能够长期存活并稳步发展,对正规出租车的冲击似乎是不言自明的。
从抢客到抢地盘,从躲在暗处到公然围堵正常运营,长期以来,“越打越多”的“黑车”现象在不少城市已经成为顽症。而“黑车”已经不单纯是道路运输市场问题,一跃发展为涉及城市形象与治安的社会问题。
那么,能否不通过严打,把他们招安为“正规军”呢?上海嘉定区有一个成功的示范样本。“黑车”群体性身份的改变在嘉定区只用了短短1年。在“黑转正”阶段,几百名黑车司机到城中路进行培训,开来的奥拓“黑车”停满整条马路。目前,在上海嘉定开区域出租车的1389名司机中,约有千名曾经开过“黑车”。
曾有人士指出,有什么样的局限条件就有什么样人的行为,出租车业、货运业也概莫能外。黑车的存在是总量控制失效的证明。在“黑车”市场这种制度安排下,第一,某些执法人员不会把所有的黑车都打掉,因为这样做既费劲又断了自己的财路。第二,被抓住罚款的黑车,最多的是偷偷摸摸开公务车经营的司机,他们要息事宁人,往往愿意掏大笔罚款。还有那些乱闯地盘的司机也会很倒霉地被抓住。
诚然,没有人愿意看到满大街的黑车横行,但是百姓对于政府打击黑车行动予以总体上肯定的同时,在心底也认识到所谓黑车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有存在的相对合理性。能够满足特定的对象在特定时空的交通需要,黑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执法部门往往在宣传中强调,希望广大市民积极配合,拒乘“黑车”,从源头上彻底铲除“黑车”的生存土壤。但是,屡屡出现的“公民不合作”告诉我们,在法律面前,公民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被管理者,而是法律的宗旨所在,法律实施必须尊重普通人的判断,否则,再严厉的法律也会仅仅留在纸面上,而不会变成现实的法治。
“全民携手,抵制黑车,共享安宁”的宣传标语相当惹眼,但屡屡出现的“公民不合作”却告诉人们,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