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化学微粒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真正认识到微粒观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了解现阶段微粒观教学的现状,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促进学生微观的形成,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微粒观 教学研究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初中阶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初期,而微粒观的建立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石,也是学生认知化学的重要方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系统。但是在实际的化学微粒观教学中,部分化学教师并不注重构建化学微粒观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联系,造成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产生强烈的排斥感。为了解决上述情况,初中化学教师深入研究微粒观的内容,并从整体的角度思考构建微粒观、教学方法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连接方式,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微粒观念,提升学生的初中化学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微粒观的实际内涵
(一)微粒观的概述
初中微粒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点:其一,物质主要由分子、原子以及离子构成。比如常见气体、水是由分子构成,金属是直接由原子构成,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二,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隙,且在不停地运动。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度加快,微粒间间隙变大。
(二)微粒观与初中化学的融合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关于微粒观的授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点,关于微粒的认知。在上文中提到,微粒是物质构成的单位之一。常见的构成微粒的单位有分子、原子以及离子。但是,在生活中,这三种微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见到的并不是以上三种微粒,而是他们的聚合体。第二点,关于微粒的特点。微粒具有间隙,微粒之间的间隙为微粒之间的相互运动提供空间;部分微粒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即原子在失去电子之后,可以变成带点的离子。第三点,微粒具有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微粒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的产生以及旧物质消亡的变化,所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产生了新的分子。
二、培养学生微粒观的教学现状
通过实际的的问卷调查,以及综合参考相关的资料,包括对学生以及教师的采访,我们发现在现阶段的微粒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点,学生对微粒观现象的思考,停留在感性的认知方面。第二点,部分学生缺乏从分子的角度,开展微粒观分析的意识。第三点,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融入微粒观的意识。为此,本文从具体实践的角度進行探析。
三、以具体实例为切入口,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运用分子或是原子理念的角度,开展微粒观的授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只是从基本的学习中运用分子或是原子解释生活现象,或是进行化合价的配比,但是并未运用微观视角,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更多的原因在于学生只是运用记忆,掌握此部分内容,并未运用对微粒观的理解,进行分析。为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入微粒观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微粒观的思维,分析相关的化学实验现象,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提升他们对此的运用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具体事例的方式,让学生以微粒观的视角,分析各种实验现象,并真正地让学生运用微粒观认识化学,分析化学,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实验,进行氧化汞的受热分解实验,也可以开展水电解的实验,还可以进行水蒸发的实验等等,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运用微粒观的视角分析上述实验,并在此过程中掌握微粒观的本质,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在上述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融入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两种概念。在物理性质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实验发生前的反应微粒有哪些,实验结束后产生的微粒有哪些?在化学性质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前和试验后,分子的种类有何变化?它们是如何变化的,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微粒观的视角,并观察实验中的各个微粒的具体变化,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通过运用实验的方式并结合教师的指导,教师真正让学生从熟知的实验入手,真正了解微粒观在实验中分子的变化过程,并真正丰富学生的化学学习视角,延展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提升初中化学微粒观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除了运用实例进行教学之外,教师可以运用化学符号进行渗透,真正以此作为搭建学生认知与微粒观之间的桥梁,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和运用。在实际的微粒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入手,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注重引入常见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并学习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具有多样性的情境教学中,掌握更多的关于微粒观的知识,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彩玲.分子、原子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初步构建微粒观[J].化学教与学,2016(02).
[2] 郭媛.初中化学微粒观形成的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7(12).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微粒观 教学研究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初中阶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初期,而微粒观的建立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石,也是学生认知化学的重要方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系统。但是在实际的化学微粒观教学中,部分化学教师并不注重构建化学微粒观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联系,造成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产生强烈的排斥感。为了解决上述情况,初中化学教师深入研究微粒观的内容,并从整体的角度思考构建微粒观、教学方法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连接方式,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微粒观念,提升学生的初中化学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微粒观的实际内涵
(一)微粒观的概述
初中微粒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点:其一,物质主要由分子、原子以及离子构成。比如常见气体、水是由分子构成,金属是直接由原子构成,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二,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隙,且在不停地运动。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度加快,微粒间间隙变大。
(二)微粒观与初中化学的融合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关于微粒观的授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点,关于微粒的认知。在上文中提到,微粒是物质构成的单位之一。常见的构成微粒的单位有分子、原子以及离子。但是,在生活中,这三种微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见到的并不是以上三种微粒,而是他们的聚合体。第二点,关于微粒的特点。微粒具有间隙,微粒之间的间隙为微粒之间的相互运动提供空间;部分微粒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即原子在失去电子之后,可以变成带点的离子。第三点,微粒具有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微粒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的产生以及旧物质消亡的变化,所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产生了新的分子。
二、培养学生微粒观的教学现状
通过实际的的问卷调查,以及综合参考相关的资料,包括对学生以及教师的采访,我们发现在现阶段的微粒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点,学生对微粒观现象的思考,停留在感性的认知方面。第二点,部分学生缺乏从分子的角度,开展微粒观分析的意识。第三点,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融入微粒观的意识。为此,本文从具体实践的角度進行探析。
三、以具体实例为切入口,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运用分子或是原子理念的角度,开展微粒观的授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只是从基本的学习中运用分子或是原子解释生活现象,或是进行化合价的配比,但是并未运用微观视角,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更多的原因在于学生只是运用记忆,掌握此部分内容,并未运用对微粒观的理解,进行分析。为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入微粒观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微粒观的思维,分析相关的化学实验现象,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提升他们对此的运用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具体事例的方式,让学生以微粒观的视角,分析各种实验现象,并真正地让学生运用微粒观认识化学,分析化学,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实验,进行氧化汞的受热分解实验,也可以开展水电解的实验,还可以进行水蒸发的实验等等,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运用微粒观的视角分析上述实验,并在此过程中掌握微粒观的本质,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在上述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融入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两种概念。在物理性质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实验发生前的反应微粒有哪些,实验结束后产生的微粒有哪些?在化学性质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前和试验后,分子的种类有何变化?它们是如何变化的,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微粒观的视角,并观察实验中的各个微粒的具体变化,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通过运用实验的方式并结合教师的指导,教师真正让学生从熟知的实验入手,真正了解微粒观在实验中分子的变化过程,并真正丰富学生的化学学习视角,延展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提升初中化学微粒观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除了运用实例进行教学之外,教师可以运用化学符号进行渗透,真正以此作为搭建学生认知与微粒观之间的桥梁,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和运用。在实际的微粒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入手,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注重引入常见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并学习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具有多样性的情境教学中,掌握更多的关于微粒观的知识,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彩玲.分子、原子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初步构建微粒观[J].化学教与学,2016(02).
[2] 郭媛.初中化学微粒观形成的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