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初中化学微粒观的教学研究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iww0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化学微粒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真正认识到微粒观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了解现阶段微粒观教学的现状,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促进学生微观的形成,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微粒观  教学研究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初中阶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初期,而微粒观的建立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石,也是学生认知化学的重要方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系统。但是在实际的化学微粒观教学中,部分化学教师并不注重构建化学微粒观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联系,造成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产生强烈的排斥感。为了解决上述情况,初中化学教师深入研究微粒观的内容,并从整体的角度思考构建微粒观、教学方法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连接方式,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微粒观念,提升学生的初中化学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微粒观的实际内涵
  (一)微粒观的概述
  初中微粒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点:其一,物质主要由分子、原子以及离子构成。比如常见气体、水是由分子构成,金属是直接由原子构成,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二,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隙,且在不停地运动。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度加快,微粒间间隙变大。
  (二)微粒观与初中化学的融合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关于微粒观的授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点,关于微粒的认知。在上文中提到,微粒是物质构成的单位之一。常见的构成微粒的单位有分子、原子以及离子。但是,在生活中,这三种微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见到的并不是以上三种微粒,而是他们的聚合体。第二点,关于微粒的特点。微粒具有间隙,微粒之间的间隙为微粒之间的相互运动提供空间;部分微粒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即原子在失去电子之后,可以变成带点的离子。第三点,微粒具有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微粒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的产生以及旧物质消亡的变化,所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产生了新的分子。
  二、培养学生微粒观的教学现状
  通过实际的的问卷调查,以及综合参考相关的资料,包括对学生以及教师的采访,我们发现在现阶段的微粒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点,学生对微粒观现象的思考,停留在感性的认知方面。第二点,部分学生缺乏从分子的角度,开展微粒观分析的意识。第三点,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融入微粒观的意识。为此,本文从具体实践的角度進行探析。
  三、以具体实例为切入口,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运用分子或是原子理念的角度,开展微粒观的授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只是从基本的学习中运用分子或是原子解释生活现象,或是进行化合价的配比,但是并未运用微观视角,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更多的原因在于学生只是运用记忆,掌握此部分内容,并未运用对微粒观的理解,进行分析。为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入微粒观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微粒观的思维,分析相关的化学实验现象,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提升他们对此的运用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具体事例的方式,让学生以微粒观的视角,分析各种实验现象,并真正地让学生运用微粒观认识化学,分析化学,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实验,进行氧化汞的受热分解实验,也可以开展水电解的实验,还可以进行水蒸发的实验等等,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运用微粒观的视角分析上述实验,并在此过程中掌握微粒观的本质,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在上述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融入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两种概念。在物理性质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实验发生前的反应微粒有哪些,实验结束后产生的微粒有哪些?在化学性质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前和试验后,分子的种类有何变化?它们是如何变化的,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微粒观的视角,并观察实验中的各个微粒的具体变化,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通过运用实验的方式并结合教师的指导,教师真正让学生从熟知的实验入手,真正了解微粒观在实验中分子的变化过程,并真正丰富学生的化学学习视角,延展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提升初中化学微粒观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除了运用实例进行教学之外,教师可以运用化学符号进行渗透,真正以此作为搭建学生认知与微粒观之间的桥梁,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和运用。在实际的微粒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入手,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注重引入常见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并学习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具有多样性的情境教学中,掌握更多的关于微粒观的知识,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彩玲.分子、原子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初步构建微粒观[J].化学教与学,2016(02).
  [2] 郭媛.初中化学微粒观形成的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7(12).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标理念深入人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体育课程是中学课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科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目前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满足新课标要求,已经成为中学体育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 新课标 中学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新课标对中学体育
期刊
【摘 要】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深入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小学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就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自己的策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解题能
期刊
【摘 要】 心理健康是指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积极的内心情感、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保持健康健全的心理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小学生正处于认知世界的初始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教学和工作管理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小学教学 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一、以学生为主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班主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不断落地,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要求也是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需要加大对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力度。这里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学生今后良好发展的关键性指标。作者将在本文中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展开研究,希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来实现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学生 自学能力 培养  在当前的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时期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朗读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语感能力。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时期学生们的文章朗读能力,本文就对目前在本国小学时期的朗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具体策略进行探讨,期望能够有效的帮助小学时期的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让朗读能够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出其本该有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培养
期刊
【摘 要】 教育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六年级学生已经开始进入身心发展的“危险期”,这个时期基本上持续到初中二年级才结束。本文就小学毕业班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问题学生 应对策略   2017-2018年学年度上学期的下半学期,我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勇于接手六年级数学科教学。在我接任的过程中,我发现六年级这个班是一个极为让我头疼的班级。他们纪律散漫,目中无人,尤其对我
期刊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性课程。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必须立足学生的生活背景,找准资源开发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开发本土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的课程。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开发 本土资源 生活化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主要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真正的教育必须根植于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从“巧设情境,发现问题”、“合作学习,探究问题”、“借助媒體,解决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策略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情境 合
期刊
【摘 要】 家校互动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班主任教师与家长通过深入交流,了解学生情况,为学生生活和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小学阶段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够清晰,班主任和家长作为孩子生活学习的引导人和监督人,应该加强互动联系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何提高家校互动的有效性成为了家长和班主任广泛关注且逐渐成为教师和家长的共识。为此,本文立足于强化家长互动意识、增强班主任互动能力、注重换位思考、拓宽互
期刊
【摘 要】 阅读素养作为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核心要素。本文从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几个方面加强,以此促进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策略  阅读素养作为小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核心要素。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有利于学生的个体成长。本文从当前我校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中存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