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杜甫《亿昔》,公私仓廪,封建盛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10—0031—02
中国历史课本中,涉及到封建盛世,总是包含这样的含义:由于封建统治者注意统治政策的调整,从而社会矛盾得以缓和,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得以改善。而提及封建鼎盛时期“开元盛世”时期的经济状况,一般会引用诗圣杜甫的《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自,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游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由朱绍侯主编,十院校参与编写的《中国古代史》(中册)对该诗如此评价:“这首诗尽管有点夸张,但在官仓和地主的私廪里堆满粮食则确是实情。”但对农民家中的粮仓是否“丰实”则未提及。一般中学课本或习题集只引用杜诗的前四句,并出选择题:
杜甫《忆昔》诗中“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真实含义是指:
A.诗人夸大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B.较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C.玄宗统治时期比唐太宗时期经济更为繁荣
D.政府的官仓和地主阶级的私囤丰实
答案:D
此题广泛流传,似乎已经成为经典例题,结论照搬了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中的表述。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在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和广大市民受封建压迫较重,家中几乎是不可能拥有存粮的。”无疑,这里杜诗中的“私”特指地主阶级。
笔者查阅199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新版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典》及《新华字典》等十余种常用工具书,“私”字的古今解析几乎完全一致:“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而“公”则指“国家的,政府的”。从未有哪部字典中的“私”字专指地主阶级。因此,“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含义应该是公家的和私人的仓库都堆满了粮食。
任何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杜甫,大体一致:“‘诗圣’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中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经历了唐朝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代,其作品内容深刻,风格沉郁雄浑,语言精炼,叙事严谨,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因而有“诗史”之称。通常情况下,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亲身经历过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的杜甫在《忆昔》诗中的记载是没有必要夸大其词的。况且,《杜工部全集》也找不到作者专为唐政府歌功颂德的作品。那么,私家(不论是地主还是农民或市民)的仓廪是否在开元盛世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有“丰实”的可能呢?
经过隋末战乱,唐高祖武德末年,全国户数从隋时的900万户减至不足300万户,人民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在唐高祖、唐太宗的精心治理下,贞观三年(629年),关中粮食就获得了丰收。以后,风调雨顺的年景出现了不少次,带来了司马光笔下的:“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经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南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的景象。生产的发展,粮食的丰收,导致粮价下降,“贞观之初,率土荒检,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以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余石粟”。此后,经历了历代皇帝(尤其是武则天、唐玄宗)的励精图治,社会更加繁荣,到了开元十三年(725年)“东都斗米十五钱,青齐五钱,粟三钱”。相应地,人口数在天宝年间,按杜佑估计,全国实际户数至少有一千三四百万户,如按一户平均五口人计算,那时全国人口大约为六七千万。
与此同时,唐朝的土地和赋税制度如何呢?均田制规定:中男和丁男,每人授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老男(60岁以上)、笃疾、废疾授口分田40亩,寡妻妾授口分田30亩。租庸调制规定:“赋役之法,(凡授田者)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由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可知,虽然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限制,一家五人均约20亩土地,在正常年景下,除交纳相对较低的租调外,一般农户的粮食还是能够有所节余的。虽然,史载部分地区农田实际授田达不到均田制标准,但总体情况尚可。结果,开元之初“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管户一千万,米一斗三四文。丁壮之人,不识兵器”。作为佐证的是,生活在当时的著名诗人元结也有类似说法:“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而且,从开元十三年(725年)直到天宝末年,物价长期稳定,“两京斗米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到了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封建盛世局面更加凸显,经济较贞观年间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由于“岁稔谷贱伤农”,玄宗曾下令提高粮价20%~30%以保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由政府出资在京畿和东部一带购粮,两地各得数百万斛,甚至停运江、淮两地之租,“京师出现不依靠关东粮食的局面是难能可贵的,粮食都留输本州,说明国家的粮仓存粮已满”。“由于经济的繁荣,人口也大量增加。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全国户数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数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零九,较唐初甚至武则天时期有大幅度的增加。”到了天宝八年(749年),出现“州县殷富,仓库积粟帛,动以万计”“帑藏充牣,古今罕俦……国用丰衍”的情况。因此,在封建盛世又是丰收年景,再加之粮食价格低廉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般农民及城市市民家中容积有限的粮仓堆满粮食是完全有可能的。笔者所在地区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也曾出现过谷贱伤农造成的农民“卖粮难”问题,家中堆满粮食却生活困难的农民大有人在。同样道理,封建盛世里的农民即便暂时“仓廪丰实”了,就能说明农民已经富裕或不再遭到剥削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而,杜诗中的“公私仓廪俱丰实”是特定条件下社会景象的真实反映。这点也印证了白寿彝总主编新版《中国通史》所说的:“这些情况,虽然可能有些夸张,但大体上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同时,也说明杜甫《忆昔》诗中所说的并非诗人无中生有。”
[作者简介]刘建民(1962-),男,安徽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淮南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豆艳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10—0031—02
中国历史课本中,涉及到封建盛世,总是包含这样的含义:由于封建统治者注意统治政策的调整,从而社会矛盾得以缓和,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得以改善。而提及封建鼎盛时期“开元盛世”时期的经济状况,一般会引用诗圣杜甫的《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自,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游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由朱绍侯主编,十院校参与编写的《中国古代史》(中册)对该诗如此评价:“这首诗尽管有点夸张,但在官仓和地主的私廪里堆满粮食则确是实情。”但对农民家中的粮仓是否“丰实”则未提及。一般中学课本或习题集只引用杜诗的前四句,并出选择题:
杜甫《忆昔》诗中“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真实含义是指:
A.诗人夸大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B.较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C.玄宗统治时期比唐太宗时期经济更为繁荣
D.政府的官仓和地主阶级的私囤丰实
答案:D
此题广泛流传,似乎已经成为经典例题,结论照搬了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中的表述。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在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和广大市民受封建压迫较重,家中几乎是不可能拥有存粮的。”无疑,这里杜诗中的“私”特指地主阶级。
笔者查阅199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新版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典》及《新华字典》等十余种常用工具书,“私”字的古今解析几乎完全一致:“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而“公”则指“国家的,政府的”。从未有哪部字典中的“私”字专指地主阶级。因此,“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含义应该是公家的和私人的仓库都堆满了粮食。
任何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杜甫,大体一致:“‘诗圣’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中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经历了唐朝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代,其作品内容深刻,风格沉郁雄浑,语言精炼,叙事严谨,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因而有“诗史”之称。通常情况下,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亲身经历过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的杜甫在《忆昔》诗中的记载是没有必要夸大其词的。况且,《杜工部全集》也找不到作者专为唐政府歌功颂德的作品。那么,私家(不论是地主还是农民或市民)的仓廪是否在开元盛世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有“丰实”的可能呢?
经过隋末战乱,唐高祖武德末年,全国户数从隋时的900万户减至不足300万户,人民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在唐高祖、唐太宗的精心治理下,贞观三年(629年),关中粮食就获得了丰收。以后,风调雨顺的年景出现了不少次,带来了司马光笔下的:“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经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南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的景象。生产的发展,粮食的丰收,导致粮价下降,“贞观之初,率土荒检,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以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余石粟”。此后,经历了历代皇帝(尤其是武则天、唐玄宗)的励精图治,社会更加繁荣,到了开元十三年(725年)“东都斗米十五钱,青齐五钱,粟三钱”。相应地,人口数在天宝年间,按杜佑估计,全国实际户数至少有一千三四百万户,如按一户平均五口人计算,那时全国人口大约为六七千万。
与此同时,唐朝的土地和赋税制度如何呢?均田制规定:中男和丁男,每人授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老男(60岁以上)、笃疾、废疾授口分田40亩,寡妻妾授口分田30亩。租庸调制规定:“赋役之法,(凡授田者)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由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可知,虽然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限制,一家五人均约20亩土地,在正常年景下,除交纳相对较低的租调外,一般农户的粮食还是能够有所节余的。虽然,史载部分地区农田实际授田达不到均田制标准,但总体情况尚可。结果,开元之初“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管户一千万,米一斗三四文。丁壮之人,不识兵器”。作为佐证的是,生活在当时的著名诗人元结也有类似说法:“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而且,从开元十三年(725年)直到天宝末年,物价长期稳定,“两京斗米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到了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封建盛世局面更加凸显,经济较贞观年间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由于“岁稔谷贱伤农”,玄宗曾下令提高粮价20%~30%以保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由政府出资在京畿和东部一带购粮,两地各得数百万斛,甚至停运江、淮两地之租,“京师出现不依靠关东粮食的局面是难能可贵的,粮食都留输本州,说明国家的粮仓存粮已满”。“由于经济的繁荣,人口也大量增加。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全国户数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数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零九,较唐初甚至武则天时期有大幅度的增加。”到了天宝八年(749年),出现“州县殷富,仓库积粟帛,动以万计”“帑藏充牣,古今罕俦……国用丰衍”的情况。因此,在封建盛世又是丰收年景,再加之粮食价格低廉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般农民及城市市民家中容积有限的粮仓堆满粮食是完全有可能的。笔者所在地区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也曾出现过谷贱伤农造成的农民“卖粮难”问题,家中堆满粮食却生活困难的农民大有人在。同样道理,封建盛世里的农民即便暂时“仓廪丰实”了,就能说明农民已经富裕或不再遭到剥削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而,杜诗中的“公私仓廪俱丰实”是特定条件下社会景象的真实反映。这点也印证了白寿彝总主编新版《中国通史》所说的:“这些情况,虽然可能有些夸张,但大体上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同时,也说明杜甫《忆昔》诗中所说的并非诗人无中生有。”
[作者简介]刘建民(1962-),男,安徽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淮南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豆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