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对4个遗传性PC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诊断和基因型分析.方法 分别用发色底物法和凝固法测定4个家系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血浆PC:A、TPS:A和FPS:A;PC:Ag和FPS:Ag的测定采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输血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4个遗传性PC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诊断和基因型分析.方法 分别用发色底物法和凝固法测定4个家系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血浆PC:A、TPS:A和FPS:A;PC:Ag和FPS:Ag的测定采用ELISA法.采用凝血酶生成试验检测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PCR法扩增先证者PC和PS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结果 先证者1的PC:A为36%,PC:Ag 为57%,TPS:A为48%,FPS:A为18%,FPS:Ag为23.7%,基因分析显示其PC基因2号、7号和8号外显子分别存在L-34P、K150del和A209V 的杂合突变,其中L-34P和A209V来自父亲,K150del来自母亲;先证者2的PC:A为46%,PC:Ag为64.4%,TPS:A为36%,FPS:A为19.5%,FPS:Ag为20.9%,其PC基因的2号和7号外显子分别存在T66C的多态性和R147W的杂合突变,PS基因的14号外显子存在Tyr519stop的杂合突变,其中PC突变来自母亲,PS突变来自父亲.凝血酶生成试验显示先证者2及其父母的抗凝功能减弱,其中PS缺陷的先证者和其父亲的外源性活化蛋白C抑制凝血酶生成的能力下降,而其母亲没有明显变化.先证者3的PC:A为33%,PC:Ag为48.42%,其PC基因同时存在R147W和R178W突变;先证者4的PC:A为21%,PC:Ag为18.36%,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4是R178W和D255H的双杂合子.结论 遗传性PC缺陷症或PC、PS联合缺陷症是导致4例先证者出现静脉血栓的原因.杂合PC基因突变(L-34P、A209V、R147W、R178W和D255H)是导致4例先证者遗传性PC缺陷症的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CD105抗体支架预防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将CD105抗体支架(CD105支架组)、Cypher支架(Cypher支架组)及316L不锈钢金属裸支架(裸支架组)各30枚分别置入30只小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猫视神经不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 制作猫视神经不全损伤模型;CNTF组分别给予CNTF 8μl(1g/L)玻璃体内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8μl
目的 研究ox-LDL刺激对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和原代小鼠骨髓巨噬细胞Siglec-1表达的影响,及M-CSF促进巨噬细胞Siglec-1高表达或小干扰RNA(si-RNP,)靶向抑制Siglec
目的 连续7年随访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M、IgG及N蛋白抗体滴度变化,应用胃肠镜观察胃肠道的病理改变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IFA)和
目的 分析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生情况,并对锯齿状腺瘤与普通腺瘤的恶性潜能进行病理学比较观察.方法 收集北京军区总医院、海军总医院、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河北省巨鹿县医院
目的 对自体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cells,BMC)移植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性进行荟萃分析.方法 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等数据库,人选研究满足以下
肝星状细胞(HSC)是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细胞,HSC的活化、增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新近研究结果显示,HSC移行到损伤部位或正常区域,对正常肝组织的愈合及肝纤维化
背景:研究证实,椎间盘内酶类的激活与基质成分的降解密切相关.已知基质金属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两个酶系统在椎间盘细胞外基质改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两者外,
目的 探讨软骨细胞和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混合培养对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影响,并确定两者的最佳比例.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兔(1月龄)关节软骨细胞
目的 评价保留膀胱黏膜的双层肠管浆肌层膀胱扩大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病例选择条件:术前有明确支配膀胱的神经性损害,膀胱容量明显小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值,同时伴有Ⅳ度以上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