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机制角度防控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思考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日益严重,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和谐发展,以及高校学生诚信素质的一大障碍。防控大学生考试作弊,重在“管、控结合”。本文从学生思想教育、作弊防控手段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防控学生作弊遇到的问题,并从教育警示、考务规范、违纪处分、考核方法、引导关怀等管理机制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防控作弊措施。
  关键词: 管理机制 大学生作弊 防控措施
  考试诚信问题是高校学生管理及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发展的今天,尽管高校对于学生素质的综合评测指标及方法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但各类国家级、省级、校级考试仍是对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考核的最直接手段及依据[1-2]。高等学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由来已久,虽然各高校在《学籍管理规定》、《学生管理规定》、《考试违规违纪处理办法》中对考试作弊行为的界定、处理、处罚等都有详细的规定,但是作弊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尤其是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国家级考试中,越发猖獗的考试作弊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高校校风、考风、学风造成恶劣的影响,也对高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极大冲击[3-4]。因此客观分析当前防控大学生作弊的行为,从管理机制角度下,提出防控大学生作弊的有效措施并付诸实践,对于端正高校考风、学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当前防控大学生作弊的主要问题
  1.1考试诚信教育与学生错误思想观念的矛盾
  考试诚信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高等院校学生思政工作和教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增加,尤其是到了大二年级和大三年级,学生中关于考试作弊的错误思想观念开始涌动,主要包括:无视考风考纪主动作弊的纪律淡漠心理;受其他同学怂恿而共同作弊的从众心理;受高年级同学违纪作弊思想影响铤而走险的侥幸心理。上述错误思想观念一旦在学生班级、宿舍等群体中形成,就会造成互相传染,造成大批学生考试作弊情况的发生。
  1.2学生作弊新趋势对传统管理思维的挑战
  “防患于未然”是防控大学生作弊的基本原则。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务部门通过日常监督检查、管理条例宣讲、考前教育动员等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督促及正面引导,力求尽可能遏制考试作弊的发生。以传统观念来看,实施考试作弊行为的学生多为学习成绩及平时表现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但近年来,作弊学生的类型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部分平时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甚至班干部也成为考试作弊的实施者甚至是组织者。一些班干部出于朋友义气,在考试时向同窗或舍友发送考试答案;另一些学生为了获取高级别奖学金或者为了保送研究生或出国需要,以作弊方式来获取高分。这类学生因平时表现优秀,在考风考纪教育时易被辅导员所忽略,其作弊行为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成为管理上的难点。
  1.3不同级别考试防控力度存在差异
  国家级考试,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因为其社会影响力大、关注度高,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例,众多高校无论从标准化考场建设、技防监控设备安装等硬件方面还是考生考试纪律宣讲动员、监考教师培训、考试违纪处理措施制定等软件方面都制订了严格详细的方案,使国家级考试从政策、手段、过程上对考生形成了诚信高压态势[5]。而高校日常课程考试,因考试时间及考场随机性大、监考教师和学生出自同一学院、缺乏作弊工具检测设备、监考教师缺乏责任心等原因,使学生作弊现象较国家级考试更严重,对学生也造成了考试监考力度松紧不一的误区。
  2.管理机制角度防控大学生作弊的具体措施
  2.1建立常态化教育警示机制
  高校通过各类教育警示措施,对大学生进行考风考纪及诚信教育与动员,是防控考试作弊的有效措施之一。对学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要避免随机性、随意性、跟风性。辅导员、教学秘书、班导师等要充分联动,紧密配合,通过多种形式讲座、班会或主题活动对学生开展集中宣讲教育。例如:每学年均由教学秘书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关于《学生管理规定》及《考试违规违纪处理办法规定》的专题讲座,并组织进行相关管理规章制度考试,使学生明晰各类作弊行为的处分结果;辅导员和班导师在每学期临近考试周时,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召开考风考纪动员会,并与学生订立《考风考纪诚信协议书》,在协议书中重点阐明作弊所受处分的后果及对班级及个人荣誉的影响;学生管理部门也要结合三好班集体、优良学风班等先进集体的评选,将考试违纪作弊列为“一票否决”指标,使各班级学生内部树立“维护优良班风、杜绝考试作弊”的自律守则。
  2.2严格规范各类考务机制
  2.2.1灵活实施监考
  监考教师是在考试进行中维护考场正常秩序、监督考生行为规范、制止查处违纪作弊行为的第一责任人。目前高校日常考试,多采用教师监考本学院甚至本专业学生的监考方式,这种监考方式虽便于组织,但容易出现监考教师警惕性不高、尺度松紧不一、甚至纵容学生作弊等弊端。高校在组织考务工作时,一是可实施同一院系不同专业之间的教师混合监考,有条件的院校可实行不同院系之间的教师混合监考,从而避免出现监考教师与学生熟悉或认识而对学生作弊行为姑息纵容;二是发挥骨干教师和责任心强的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二级学院应结合以往教师监考情况,建立一支责任意识强烈、熟知监考规范、监考方法得当的骨干监考队伍;三是院系主要领导、系主任等应深入一线亲自参加监考,为基层教师做好表率作用,自上而下营造严谨、严肃、严格的高压氛围,使考生打消作弊念头。
  2.2.2做好考场清理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越来越多依赖于手机、无线信号接收设备、微型缩印答案等“工具类型作弊”,监考教师如果责任心不强造成考场环境混乱,就会给考生以作弊可乘之机,这说明监考教师对考场内部及外部环境的清理与整治的重要性尤为凸显。这一方面要求学校教务部门和二级学院在平时加大对监考教师监考规则与注意事项的培训,强调对非考试用品的清查力度以及对新型作弊工具的识别,另一方面要求监考教师在开考前20分钟之内,要对考场整体环境及考生个人座位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检查与清理,坚决禁止考生将手机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并在开考之后密切注意考生动向及书桌、桌面上出现的可疑纸条等;有条件的院校也可充分利用监控摄像头、金属探测器、无线信号屏蔽仪、中断网络等技防监控设备及手段协助监考教师做好考场监控工作。   2.2.3抓好考场巡视
  高校充分发动校级及二级学院领导干部进行考场巡视,是保障考务工作有序进行,监督监考教师行为规范、防控查处学生作弊的有效手段。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目前已经形成“校级领导-中层领导-二级学院”三层次考试巡考制度,即保证国家级考试和考试周有校领导一线巡视,各类考试均有学院中层领导巡视,学院辅导员和教学秘书加强巡视。通过编织多层次考试巡视体系,做到考试每一楼层有专人巡视,考前、考中、考后全程巡视,同一教室多人次交叉巡视。巡考教师对监考教师形成监考力量补充,能及时应对考场中违纪作弊及其他突发情况,对考生起到震慑作用。
  2.3加大对违纪作弊行为的处理力度
  考试违纪作弊是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学生违规违纪处理办法》中所重点给予处分的行为之一。为严肃、严厉处理学生作弊行为,关于考试作弊的处理办法应做到严谨细化、不留死角、严格处理。对于实施替考、组织作弊、扰乱考场秩序以及使用通讯工具及高科技作弊工具等严重作弊行为的学生,应坚决给予开除学籍或留校察看处分。二级学院也应通过发布考试违纪作弊情况通报等适当方式,对学生作弊处分情况给予通报,并取消作弊学生各类评奖评优、保送研究生等资格,以及学生所在班级相应班风、学风类奖项评优资格。高校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也要严格依据对作弊学生的处分情况,写入学生诚信档案,对作弊学生在奖、助学金申请及发放、入党、推荐就业等相关事宜上给予惩戒。
  2.4改革学籍及考核管理机制
  大学生在考试中实施作弊,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对因成绩低劣而受到学籍处理留级或退学的顾及。而部分学生在一些难度较大的课程上屡次重修考试不能通过,害怕影响毕业,也会采取作弊等极端行为[6]。高校在制定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和授予学位条款时,可引入平均学分成绩点等新型学业考评指标,适当增加学生参加重修考试的机会,逐步取消毕业生单独考试等特殊重修考试,改革授予学士学位英语要求,降低学生思想上对某些考试产生“一考定学位”、“一考定终身”的错误观念。任课教师也要改革优化考核方式,如:思政类课程适当加大开卷考试比例;通识教育类及部分专业选修课以提交作业等形式进行考试;适当加大课程平时成绩权重;增加考试主观题,以及综合论述型、设计型题目数量。
  2.5建立违纪作弊学生后期关怀机制
  “情感关怀、学习关心、制度关注”是对违纪作弊受学生受处分后的工作重点。辅导员、班导师、教学管理人员对已经受到作弊处分的学生,要从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给予更多关怀、教育和指导,不能因其作弊行为而放弃对其管理,平时多与这类学生谈心,并由班委或学习骨干牵头与这些学生建立互助对子,防止已经因作弊受到处分而失去学位的学生丧失学习信心,走入歧途。高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处分规定方面做一些灵活改革尝试,如对于因受留校察看处分而失去学位的学生,如其在后续学习中真心悔过,成绩特别优秀或在重要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可以在毕业之前申请撤销处分并重新申请学位,给这类学生以“将功补过”的机会。
  综上所述,从管理机制角度防控大学生考试作弊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生管理、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等多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新的有效措施与方法。相信随着各高校对学生诚信教育和考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生考场风气将会得到进一步净化,违纪作弊现象将会逐步减少。
  参考文献:
  [1]王运花,李海明.大学生考试作弊动机和成因剖析[J].考试周刊,2009(41):5-6.
  [2]戴云龙.防范大学生考试作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7):185-187.
  [3]陈孜,卢溪,石健.大学生学习态度和考试作弊的现状调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3):78-81.
  [4]王亦旻.管理视角下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弊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考试,2012(4):58-62.
  [5]张颢,褚庆军,刘一民等.考场作弊防控设备技术综述[J].中国考试,2012(8):28-33.
  [6]麦婉兰.浅谈大学考试作弊及对考试改革的探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3):115-117.
  基金资助:天津科技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学生作弊规律及防治策略体系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对全国热轧宽带钢的国内市场供求情况和宽带钢机组的规格、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近年来几种新建类型热带轧机的比较,结合承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较适合承钢实际的1780mm热
根据地下室的结构特点和工程地质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应用预应力锚固技术对地下室进行抗浮加固。在科学选取参数、精心组织施工、对关键工序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对地下室
倒计时广泛运用在各类时间限制性的活动中,如公开竞聘演讲、说课比赛、现场考试等,本文基于Authorware软件,用交互、计算等控件开发了人机交互式电子倒计时,操作简单、便捷,
摘 要: 本文站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角下,审视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从理念、文化、尊重等角度构建适应国际化的质量要求,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 国际化 高职院校 指标保障  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势必会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跟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步伐,如何培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优秀人才,如何改革教育教学理念适应国际化发展
作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研究型大学之一,麻省理工学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外行人组成的法人团体、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团队和教职工大会共同构成的现代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