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衣担子(外二篇)

来源 :翠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56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最爱听两个声音,一个是货郎挑子的铃铛,一个是染衣担子的拨浪鼓。“叮当,叮当”的铃声一响,我会缠着母亲用鸡毛、鸭毛、牙膏皮之类的东西,去换一把只有一分钱一颗的糖果来解馋;“扑通、扑通”的拨浪鼓响过,村上的婆婶和大小闺女们准会涌向村头,因为染衣汉子的手,会从染锅里给她们捞出一个色彩鲜艳的衣物。只是哩,母亲会翻箱倒柜显得很忙,不再管我们去打猪草或背粪筐,是村娃们疯闹的好时光。
  手铃铛几乎一年四季都在乡村的角角落落摇得叮当响,而染衣担子一般都要过了中秋才会进村,尤其是十冬腊月间最频繁。那时,乡下有这样一句顺口溜:“新老大、旧老二,补补缝缝给老三……”因为那时村上家家是钱少娃子多,过年时只有大孩子能勉强享受穿新衣的优越,第二年就成了老二的“新衣”,然后又成了老三、老四,甚至老五的“新”衣。旧衣服之所以又能成为新衣裳,多亏有经常出现在村头的那副染衣担子。
  至今我还记得,常到我们村子里来的染衣服的是位三短五粗,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汉子。他嗓门沙哑,笑起来憨憨的。一副承重的担子,一头是端坐在半截废铁桶上的大黑锅,另一头是桶装的染衣剩水和染料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每次他来到我们村头后,就会卸下担子使劲摇响他的拨浪鼓。拨浪鼓一响,狗叫了,娃子跳了,婆娘们抱着缝得精光的旧衣、旧帽、旧头巾来了。这时,他支起染锅点着柴火,开始烧水。一会儿,锅里的水沸腾了,染衣汉子就根据女人们各自的要求和先蓝后黑的顺序调制染料。然后把要染的衣服放进锅里,拿出两截光滑的木棍,麻利地将泡在锅里的衣物搅过来、搅过去……最后,他会像浣纱女的巧手那样,用两根木棍把旧衣吃透的染水一滴一滴地绞出来。紧紧围绕着的是密不透风的人墙,还有一双双渴望与兴奋的颜色。“来罗,刘嫂子的蓝褂子!”“看着,张妈的黑头巾!”“小囡囡的新裤裤!”有人拎着染好的衣物赶忙去小溪里漂洗,有人急盼的心情得到了满足,又有人从家里抱着旧衣物匆匆赶来。红色的火焰舐着焦黑的锅底,也烤红了染衣汉子古铜色的脸。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了,最后几个女人拎着刚刚染好的衣服有说有笑地散去,染衣汉子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哼着小曲,然后吐着唾液、整理一张张皱巴巴的纸币。最后,又像来时那样,挑着染衣担子神气十足地摇起拨浪鼓来。
  因为我在兄弟姊妹中是老大,所以,那时每年过年,母亲总会变着法子弄些钱为我做一套崭新的黑哔叽或蓝纱卡衣服、一双母亲亲手做的千层底布鞋,再加上一顶仿军帽,嘿,那份得意呀,仿佛“地上人间亦天堂”了。弟妹也照例跟着乐乎,因为没钱的巧手缝补,尤其是染衣汉子的杰出功劳,他们也有“新”衣服过年了,这使他们高兴地跳呀唱的——“小公鸡,穿花衣,欢欢喜喜过大年……”
  后来我因为求学和就职在外,看染衣汉子染衣的机会越来越少。5年前的春节。我回老家与母亲谈起孩提往事,问母亲是否还看到过染衣担子时,母亲不禁一笑:“傻孩子,都什么年月了?如今乡下人呀,都不穿打补丁的衣服了,逢年过节穿金戴银也不稀罕哩!”
  不知怎么地,后来我常常在梦里遇见那挑染衣担子的汉子,和他聊起当年乡村人的苦辣酸甜。
  水墨古镇水之东
  远山如黛,碧水东流。八月,位于皖南宣城东南近30公里处的千年古镇水东,小枣微红,如玛瑙缀满枝头。在一阵阵浮云下,古镇远观粉墙黑瓦,近睹人流如水;俯视街巷悠悠,仰望飞檐翘角……水东犹如一幅水墨画,在这里静静地为你舒展着。
  水东是宣州现存最古老的一座集镇,相传唐时宣州东南集镇在今天的茶花岭,是通往郎溪、广德、宁国等地的必经之道。后经兵乱,集镇夷为平地,商贸集散地便转徙到今天的水东古镇。因隔岸有村名水西,镇名“水東”由此而来。今之水东古镇,四面环山,风景秀丽,内有古老的街道,外有碧山龙泉洞,距镇10华里的小胡村,还保存着一座宋代山庄的花戏楼,尤其是村旁著名的“百步三道桥”,每年一到农历的三五月,绵绵春雨里,人过小桥见流水,背衬青山有桃花,一把红雨伞,两个有情人,那景致可谓“人如画中行”。
  白墙、格窗、槽门、拱檐,一条条老街,一节节青石,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车辙印啊,多少年已悄然走过。黄昏,你在小巷里徜徉,肯定会觉得时间已经凝固,只有风尘让这里染就了一身的淡墨。千年前就安然在这里的古镇,除了那曾经川流不息的人流、带着赤橙黄绿青蓝紫外,老街似乎永远是一种底色,那是国画大师的杰作呵,淡墨和浓青,让古镇水东如此的古朴、凝重和厚重。
  你看那两旁树立的木质结构层楼,风蚀了她的青春,显现出无尽的岁月沧桑,墨色里透露出古镇的浓浓底蕴。拐过一街口,推开一扇虚掩的门,哦,庭院深深,一进、两进、三进,从街中心穿过,可一直至街后的水阳江边。这些老宅,堂屋宽敞,天井、天窗洞开,木楼梯、木地板、木套床,古色古香。不管你留意不留意,你都可见徽州的三雕——石雕、木雕和砖雕,在这里抢着你的眼。晋红庙、大夫第、十八踏、宁东寺,使古镇的徽文化与佛文化相得益彰。在老街深处的一角,有一处门前依然是窄窄的小巷口,只见拱形的门脸上刻写着“天主堂”三个字。午后的秋阳下,你走进静静的、不是很大的院子,只见高耸的教堂尖顶楼在你面前矗立着,是那么的耀眼。这个西班牙人建造的建筑,虽然经过了数次的修缮,但它的原貌犹存。走进教堂,抚摸着涂着各种彩漆的窗户,虽然光线幽暗,可望着圣玛利亚的头像,自然让人想起欧洲那些教堂的金碧辉煌来。这,不就是古镇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相辉映吗?
  如果夜宿小镇,清晨5点你就会被相闻的鸡犬声催起。老街热闹起来,“吱呀”的开门声此起彼伏。生意人缓缓卸下那一块块高高的门板,伸个懒腰、打个哈欠,在不远处油炸点心的青烟和香味中,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摆放出来了。布匹、酱菜、枣梳、铁锹、水瓢……早市的生意自然兴隆,老板笑呵呵地忙活着。喏,那家丝绸店里,一位面容姣好的姑娘,纤纤的身材、细白的小手,还有“噼里啪啦”打得流畅的算盘,这是小镇一天的序曲。偶尔也能看见一两个肩搭毛巾的汉子,汗津津地推着两边放有时鲜瓜菜的独轮车从街中心穿过,重蹈古巷石板路上岁月留下的车辙。   “水东林霭接长堤,屋宇粼粼比户栖。千家村井春啼鸟,津里人烟午唱鸡”。清代诗人马开文在其诗《水东漫兴》里,对当时的水东镇作了如此素描。这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画。走过千年的水东一直是这样,无论你何时走进她,她都在为你敞开自己水墨江南般的古镇新姿来。
  淅淅雨中呈坎行
  那是去年三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应好友之约,我们一行来到皖南黄山脚下的屯溪城。一阵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在临江边一家土菜馆里,我们尽兴地享受到了山中土菜的美滋美味。大约两点钟的光景,根据主人的安排,我们一行前往被宋代大儒朱熹称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中华八卦村观光游览。
  车出屯溪,我们的自驾车没有加速,因为路途的景致很是特别,让我们这些难得来徽州的人有些目不暇接。不知不觉中,前面带队的车子停下了,原来,我们第一站的呈坎村到了。此时,雨比来时下得大起来,没有一丝风,“哗哗”的如无数的细柱笔直地落下来,看样子有中到大雨的级别。雨里看风景,困难肯定不少,我们不免埋怨起老天爷的不是来。在导游的介绍中,我们从一方大大的池塘边,踏着长长的水堤进村去。雨不停地下着,近处和远处罩上一层朦胧和神秘。上得那江南水乡特有的石拱桥,便看见“S”形的池塘边,柳树已经吐出鹅黄的嫩芽。再看远处的那一幢幢房屋,如水墨一般。黑瓦、粉墙和那高高的马头墙,在远山的映衬下,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一幅新鲜的江南山水画。于是,我们不停地按着相机的快门。雨中,还有许多外地人,其中,也有好几位年纪较大的摄影者,他们带着三脚架,那么认真地拍摄着。尤其是在那一孔大圆窗前,许多人争先恐后从此角度拍摄别样的风景。
  迈进一家家古宅的石门槛,穿过屏风,看见那堂前的字画、方桌、木椅和瓷器花瓶,感觉它们都是有生命的,而且很长寿,仿佛都在无声地对我们叙说着这里一个个古老动人的传说。诵读一副副“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之类的对联,我们均可看见如四合院一样的家中,正房、厢房、上房、下房,都是那么井井有条和错落有致。木楼、天窗、天井,还有挂在木板内墙上的老南瓜和陈玉米,昭示着村里的人们对农耕日子的满足与安逸。但是,几乎看不到老屋里的年轻人,倒是看见不少银发、苍颜、佝偻的老人,麻木地看着我们的到来。不用猜测,自古就有“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十四,往外一丢”的当地人,一定是更加适应时代改革开放的潮流,涌入到外出淘金的浩浩大军中了。
  不知不觉中,我们跟着导游进入了村舍中的巷道。人在窄窄的小巷里只能一个跟着一个,麻石条铺就的巷道,两边都有一条尺宽的水沟,满满地流着清澈的水。而抬头看,仿佛天是长条形了,两边是高高耸立的古墙。那门、那窗、那雕刻,都是那么古色古香。大约四五十分钟的样子,我们终于走出了小巷,此时,那讨厌的雨已经停下了。站在村边一座现代建设的大桥上,我们看见雨停后的山溪在这里聚集成清清河流,“哗啦啦”地路过一道滚水坝,飞溅起雪白的浪花。依岸林立的古民居,就像清洗过一样,那么清爽、那么明朗、那么透着陈香一般,让人沉醉不舍。
  据导游说,风景秀丽的呈坎村,历史悠久,名贤辈出,尤其是古建筑荟萃。呈坎村共有明清两代建筑140余处,其中明代就有40余处。走进村头的罗东舒祠,我们终于领略到了“江南第一祠”的宏大规模和非凡气势。你看那棂星门前,6根石柱一字排开,上面6根短柱上6只朝天吼石雕高高耸立,极其庄严。四面围有石龙浮雕的石栏上,麒麟神态各异。再看那第二进的大厅,清一色的方砖铺地,宽敞宏大。6根石柱巍然耸立,后面是24根圆木大柱,其中4根大柱一人难以合抱。我们抬头仰望,只见檀梁重叠,纵横交错,正中冬瓜梁粗大庄重。再走进大堂里进,只见寝殿高出大堂5尺有余,殿前是一道石刻浮雕栏杆,台阶栏柱上石狮抱鼓石,图案笔触细腻、疏密有致。寝殿内屋梁纵横交错,精美的雕刻装饰比比皆是。云朵、花卉、驼峰、鲤鱼吐水、脊兽龙吻等图案雕作玲珑剔透,而布满月梁及天板上的工笔图案更是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虽经四百余年的岁月洗礼,至今仍然图像清晰,色泽艳丽,令我们啧啧称奇,叹为观止。
  告别呈坎,已是下午3点多钟了。坐在离去的车上,回味那蕴藏着“财源茂盛、源远流水”传统文化内涵的古村落,特别是那跟八卦关联的点点滴滴,一边给我的感觉是“不識庐山真面目”,一边是让我领会到这里先民的伟大智慧。因为在这里,村庄与山水融为了一体,人居与自然充分地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在国家政策的主导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动画电影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简单化”倾向,动画制作公司为了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响应舆论号召,以“教育”为目的,制造出一大批面向低龄儿童的动画电影。这其中,大部分是通过电视IP衍生出来,比如《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喜羊羊与灰太狼》《摩尔庄园》等,这批电影虽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过于简单、教条,出现了种种问题,“故事题材的单一化、影片制作的粗糙化、动
期刊
“欸乃一声山水绿”,千古好诗。读一读,情趣满满;想一想,悠悠如画;品一品,醉了醉了,如佳酿微醺。  谁酿的好酒?柳宗元。这位唐宋八大家之一,写山水诗超一流。苦闷时,“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独寒冷彻骨。行吟浪迹,江河湖海抚慰,一代文豪情涌笔端,寄语山水。同为江上捕鱼人,柳宗元描画了自然闲适的《渔翁》。  《渔翁》,区区山水小诗,总共才6句,却收入《全唐诗》。现存柳宗元诗
期刊
海水会替我泪流满面   没有原因地前来  又带着清晰目的离去  这和去寺庙不同  没有佛祖,没有局促和不安的压   抑感  每次相见,我们别无二致  又是完全不同的自己  风是脾气的掌控者  有时安抚,有时挑起事端  海鸟和大海的博弈  没有胜利者,只有相依为命  我见过的岛屿,都有深过海水的   颜色  像巨鲸的脊背,亦如孤独一直   都在  我们彼此只能见到最少的部分  有時,我会替你忍住泪水
期刊
第一场雪   二月的江南  略施粉黛又匆忙卸妆  这大地已无须掩饰  口罩下的春天隔岸遥远  呼唤也像雪一样融化  我只能在眼里寻找  却嗅不到她的气息  而春天也只能在远处  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你不来  我不往  雨 水  季节从雪水里踏过  又被泪水打湿  再从雨水里穿过  搅乱了,冬天与春天的物候  混淆了,愤怒与悲伤的区隔  每一个疑问都埋在土里  等待雨水的浇灌  等待发芽  每一声呼
期刊
一场旧雨  漫过你我的脚背  花朵细碎  静静落下  光落下  风也落下  泡桐树的浓荫里  知了缠绵地鸣叫了二十八年  数不尽的落花  微雨一般路过眉睫  青春以风的速度蔓延和消失  天空只剩下云彩  时光像绿皮火车  生命的黑色甬道里  有着一封褶皱很深的书信  遥望时光深处  季节的对岸一次次春暖花开  渐渐地  少年变成了青年  青年又变成了中年  中年时的他  站在一株树与风的开裂处  
期刊
古屋瓦松  瓦松是一种生长在鱼鳞般的屋瓦缝隙里的多肉植物,在位于长江之尾的小城启东乡下,只在吕四老街和南阳老街那些百年老屋的瓦楞上能看得到。  只要长瓦松,就知道那屋子有些年头。据说,50年内的房子,长不出瓦松来。  走进南阳老街,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凉风习习,季节邻近小暑,依然没有热的迹象,充沛的雨水染绿了季节,连围墙和屋角那些不起眼的旮旯里的苔藓,都绿茸茸的。老街上的房屋,有一半已被翻建成了楼房
期刊
去那个浪奔浪流的上海滩  寻一段乱世之梦  在田子坊,我备好旗袍  备好一头长发,迷离的眼神和  婀娜的步伐。在里弄徜徉  在旧时光中穿梭  在小酒馆和咖啡的香氛中  偷得一时慵懒  听一段吴侬软语,在虚与实的   交错中  一个我,从繁华中走去  一个个我,从斑驳里走来  演 出  在地铁站,人们行色匆匆  争相摩擦著空气  湍流中,一位老人坐在地上  他头发花白,身上的青布褂敞开  两腿之间,
期刊
旧芭蕉扇  一缕阳光穿越窗帘,客厅里映得明亮。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狼狈的样子。夜晚与热搏斗的情景,通过现场恢复当时的情景。  旧芭蕉扇丢弃在地板上,它是几年前,我散步经过路边摊买的,几元钱的芭蕉扇,跟随我这么多年。夏季中的旧芭蕉扇,它和我天天在一起,摇动时,送来一排排的凉风,驱赶热气和轰蚊子。秋天一来,天气凉爽,对它的回报不公平,我将它塞入衣柜和墙的缝隙间,转过年热的时候,再把它找出来,用水冲一下
期刊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华美的语言,美好的憧憬,无限的想象。爱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却如你担心的那般,没那么浪漫。  如我所闻,爱情是一份正式的表达。一场电影、一顿烛光晚餐、一双手牵手漫步林荫树下,方开启一篇唯美爱情故事。顺序很重要,不能颠倒,不然便不是感情,而是原始欲望的冲动。  一拨一拨的人前赴后继舍身进入这场大革命中,弄得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声嘶力竭,活脱脱要演绎一次“山无棱,天地合,才敢
期刊
村口,阳光下,长长的水杉林,通直挺拔,亭亭秀丽,宛如仪仗队,夹道迎接每一位来客……  相传2000多年前,史姓五兄弟来到东桥村落,但见小河蜿蜒,绿树环绕,清秀静怡,便依水而居,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繁衍后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始有史家村,再有陈氏、王氏等异姓加盟,盖具东桥村雏形。  曾以为很多事随着岁月流逝而被遗忘,过后却发现是变得越来越清晰。第一次知道东桥村,是妈妈告诉我的。20世纪60年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