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面动脉穿支旋转推进式皮瓣修复眶下区皮肤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or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以面动脉为穿支的皮瓣修复中面部眶下区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收治中面部肿瘤患者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58~79岁。其中基底细胞癌17例,鳞状细胞癌4例,肿瘤大小0.8 cm×2.0 cm~2.0 cm×3.5 cm,根据肿瘤性质扩大切除肿瘤组织,术中送冰冻病理检查,提示边缘及基底无肿瘤侵犯后,根据创面位置、大小及血管穿支情况,设计面动脉穿支皮瓣旋转推进修复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皮瓣面积1.5 cm×3.0 cm~3.0 cm×5.0 cm,蒂长1.0~2.5 cm。

结果

术后21例患者皮瓣血运良好,顺利存活,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3年,供区瘢痕大部分隐藏于鼻颊沟和鼻唇沟皱褶中,未出现下睑外翻、睑球分离、口角和鼻部牵拉变形等情况,皮瓣质地、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外观较满意。

结论

改良面动脉穿支旋转推进皮瓣,供区组织损伤小,术后切口瘢痕隐蔽;皮瓣旋转带来张力线方向改变,减少了垂直下睑方向的张力,从而降低了下睑外翻的风险,是修复眶下区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其他文献
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招风耳治疗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招风耳的临床治疗进展。发现招风耳病因不明、治疗方法多样、缺乏统一诊疗规范,目前其治疗主要分为两类:(1)手术治疗,主要以在Mustarde法、Sterstrom法及Converse法等经典术式的基础上改进、创新或联合的术式为主,效果确切;(2)非手术治疗,包括耳夹板、耳模具的应用,激光辅助的软骨重塑形等,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临床应用急需推广。
目的评价单侧完全性唇裂初期修复术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武汉大学口腔医院24例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4例,女10例,年龄3~6个月。24例按就诊时间分为2组,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2例为对照组,行Mohler法唇裂修复术;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12例为矫正组,行Mohler法唇裂修复术,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随访6个月,用三维照片测量鼻部各项指标,
目的对腭咽部肌肉、肌纤维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腭裂修复中的肌肉重建,理解腭裂病理语音的形成。方法无人认领的1具诊断为Ⅱ度腭裂的28周流产胎儿尸体,截取头部眶底平面至口角-下颌角平面之间部分,4%甲醛固定8 h,3.75%碘碘化钾浸泡染色7 d,进行微米CT扫描,并根据扫描所得DICOM图像描绘肌纤维,重建肌肉解剖结构的三维模型,观察标本腭咽部肌肉解剖结构。结果由微米CT扫描图像及三维重建
2016年1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1例被黑熊咬伤致大面积颜面部组织缺损的患者,男性,39岁患者右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右眼损伤、颧骨颧弓、腮腺组织及面神经损伤。分别进行3次修复手术,一期行入院后急诊清创,二期行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三期行颧骨颧弓复合体修复手术,患者容貌得到修复,术后随访1年,效果良好。
目的探讨唇鼻肌肉张力带理论修复隐性唇裂人中结构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整形外科接受首次手术治疗的隐性唇裂患儿,共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60个月。按不同肌肉重建方法分为2组,肌肉张力带修复组和肌肉水平褥式缝合修复组。对术后人中嵴和人中凹形态进行评分,在Prism 6.0软件中以不成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人中嵴形态评分:肌肉张力带
目的探讨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分泌的类糜蛋白酶与激活型转化生长因子-β1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7例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2~59岁,切取患者患肢皮肤作为实验组;另选7位行面部瘢痕切除术的志愿者,年龄39~54岁,切取下肢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所有组织标本行Masson染色、类糜蛋
目的探讨应用面动脉穿支蒂鼻唇沟-鼻旁推进皮瓣滑行修复内眦及内下睑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内眦及内下睑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41~86岁。采用由面动脉供血的鼻唇沟-鼻旁穿支皮瓣滑行推进修复。结果本组18例皮瓣全部成活,内眦或内下睑皮损区、鼻唇沟供瓣区伤口均一期闭合,修复内眦及下睑形态满意,皮瓣无臃肿,皮瓣颜色、质地与邻近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血管来源的小鱼际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六医院手外科2014年4月至2016年9月采用不同血管来源的小鱼际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的15例指腹皮肤缺损患者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18~62岁。所有病例均合并神经、血管、肌腱或骨外露,缺损面积为1.5 cm×3.5 cm~2.0 cm×4.5 cm。应用血管来源于尺动脉深支近端的小鱼际皮瓣修复
目的探讨三叶瓣形切口设计联合唇鼻肌肉张力系统构建用于治疗单侧唇裂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整形外科医院收治264例单侧唇裂患者,男162例,女102例,年龄95~153 d,采用三叶瓣术式结合唇鼻肌肉张力系统构建术进行修复治疗。术后拍摄随访照片并选取统一的标记点,通过3组指标的测量对比患侧与健侧的唇鼻形态。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血运障碍。对其中112例患者的术后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