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不断创新,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不仅可以对教材中固有的内容有所掌握,还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导,让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探索,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并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一问题的探讨。因此,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究,并对此提出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这也是学生之间拉开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些学生由于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他们会在课余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自由学习时间不至于全部被荒废;而没有养成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在对自己的时间安排上没有明确目标。为此,教师应当合理教导学生,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逐步掌握自主学习技巧,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注重预习,提高教学效率
预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也往往是被教师和学生忽略的内容。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一些教师认为预习这一环节并不那么重要,因此并没有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教师通常会直接带领学生学习课本知识,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许多内容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就造成学生在没有任何思考和背景知识的情况下被灌输了许多内容,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都是基于教师的指导和提示下完成的,不能发挥个人的有效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且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做好预习这一过程。
例如,学生在学习《小鹰学飞》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这种类型的课文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对其内容产生第一印象,并且这种感受更能体现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当然,预习并不只是要找学生感兴趣的课文内容进行,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带着目标去探索和阅读,并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
二、合理进行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课堂导入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甚至决定一节课的整体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合理设置课堂导入环节,让他们在这一阶段有效被抓住眼球。在课堂导入中,教师也不必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而是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通过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导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表现空间,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生在学习《大禹治水》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课堂导入。一些学生在过去也接触过古代传说和故事,教师可以先不必以这篇课文内容作为导入话题,而是以学生熟悉的神话故事和古代故事进行导入。学生在遇到自己熟悉的话题时会对这类课堂导入的回应更为强烈,表现为更加积极踊跃的发言,教师正是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将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联系,学生可能会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分享,从而使整节课都处在一个更为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课堂导入一般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联想和思考,但是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分享出来,并且对他们的这种行为给予鼓励,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就感。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拓展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是固定的,由此教师可能对此不会进行过多的创新和拓展,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才会兴致不高,甚至会产生反感的情况,由此教师在开展后续的教学內容时也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当在结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原有内容,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以迎合学生个人的学习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拓展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需要教师对多媒体应用有一定的掌握,并且能够在广阔的资源中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素材。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对学习内容产生更大的兴趣,进而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开放性题目,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不断提升自身语文水平,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教导学生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法,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最大限度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对某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学会从他人的身上汲取自己所缺少的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相比于他们独自思考,其实学生更善于在集体中进行学习,而小组合作这种模式正好迎合了学生的这一特点,能够使他们集体智慧于一身,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这也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在另一方面对学生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例如学生在学习古诗内容时,由于学生对这方面内容接触较少,对其理解可能有一定难度,因此不妨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古诗意思进行探讨,通过课本注释、插图内容等猜测作者的所思所想以及情感表达,并与班内的其他学生进行分享,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使他们更加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这一点而言,也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结 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教学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教授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教师更容易对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和激发。另外,以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讲授也是教师需要注意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从而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颜丙文.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3)
【2】王帅.探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7(2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不断创新,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不仅可以对教材中固有的内容有所掌握,还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导,让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探索,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并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一问题的探讨。因此,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究,并对此提出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这也是学生之间拉开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些学生由于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他们会在课余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自由学习时间不至于全部被荒废;而没有养成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在对自己的时间安排上没有明确目标。为此,教师应当合理教导学生,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逐步掌握自主学习技巧,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注重预习,提高教学效率
预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也往往是被教师和学生忽略的内容。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一些教师认为预习这一环节并不那么重要,因此并没有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教师通常会直接带领学生学习课本知识,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许多内容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就造成学生在没有任何思考和背景知识的情况下被灌输了许多内容,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都是基于教师的指导和提示下完成的,不能发挥个人的有效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且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做好预习这一过程。
例如,学生在学习《小鹰学飞》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这种类型的课文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对其内容产生第一印象,并且这种感受更能体现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当然,预习并不只是要找学生感兴趣的课文内容进行,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带着目标去探索和阅读,并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
二、合理进行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课堂导入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甚至决定一节课的整体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合理设置课堂导入环节,让他们在这一阶段有效被抓住眼球。在课堂导入中,教师也不必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而是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通过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导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表现空间,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生在学习《大禹治水》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课堂导入。一些学生在过去也接触过古代传说和故事,教师可以先不必以这篇课文内容作为导入话题,而是以学生熟悉的神话故事和古代故事进行导入。学生在遇到自己熟悉的话题时会对这类课堂导入的回应更为强烈,表现为更加积极踊跃的发言,教师正是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将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联系,学生可能会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分享,从而使整节课都处在一个更为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课堂导入一般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联想和思考,但是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分享出来,并且对他们的这种行为给予鼓励,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就感。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拓展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是固定的,由此教师可能对此不会进行过多的创新和拓展,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才会兴致不高,甚至会产生反感的情况,由此教师在开展后续的教学內容时也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当在结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原有内容,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以迎合学生个人的学习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拓展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需要教师对多媒体应用有一定的掌握,并且能够在广阔的资源中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素材。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对学习内容产生更大的兴趣,进而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开放性题目,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不断提升自身语文水平,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教导学生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法,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最大限度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对某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学会从他人的身上汲取自己所缺少的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相比于他们独自思考,其实学生更善于在集体中进行学习,而小组合作这种模式正好迎合了学生的这一特点,能够使他们集体智慧于一身,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这也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在另一方面对学生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例如学生在学习古诗内容时,由于学生对这方面内容接触较少,对其理解可能有一定难度,因此不妨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古诗意思进行探讨,通过课本注释、插图内容等猜测作者的所思所想以及情感表达,并与班内的其他学生进行分享,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使他们更加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这一点而言,也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结 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教学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教授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教师更容易对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和激发。另外,以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讲授也是教师需要注意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从而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颜丙文.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3)
【2】王帅.探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