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头叶猴是一种半树栖半岩栖的灵长动物,因其白头白肩、尾部半白半黑而得名,但幼崽全身却是金黄色的,一年之后才慢慢变成黑白相间的模样。它们以家庭为单位群居在喀斯特石山上,白天跃动在丛林间玩耍觅食,夜间在岩壁上休憩。20世纪50年代初,由北京动物园谭邦杰先生发现并命名,是第一种由中国人命名的灵长类动物。2002年,白头叶猴被列为全世界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目前仅分布在广西左江以南的喀斯特石山。
我第一次知道白头叶猴,是通过央视专访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的新闻栏目,潘文石用他那充满磁性和温情的语调,讲述在野外从事生物学研究、保护工作的感人經历,他身后的树丛中白头叶猴在跳跃、觅食,几乎无视人类的存在。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国居然有这样的地方,野生动物不怕人?
2008年冬,我参加“野性中国”在崇左生态公园举办的“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有机会近距离了解这一物种,更被潘文石教授建立起来的“诺亚方舟”所感动。从广西首府南宁到崇左生态公园,只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连绵的喀斯特石山之间,是没有边际的甘蔗田,干旱的石山之下适合种植的作物很有限。暮色中我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大巴已经停在公园的篮球场上——这里曾经是军营,夜宿的客房由志愿者管理,养猪场和菜地是观鸟的好地方。
和广西多数喀斯特山区一样,崇左经济比较落后,这里很多地名里都有“弄”,在壮语中是“石山间的小平地”的意思,土壤很薄,也很难涵养水源,但也是中国最甜的地方——这里盛产甘蔗。对我们一行人来说,更甜蜜的是能看到白头叶猴,当地人叫“乌猿”。
1996年,潘文石来到崇左研究白头叶猴,彼时的山区,正陷入贫困、开荒和偷猎恶性循环的生态危机:当地居民出于对薪柴的需要,将砍伐一步步向白头叶猴的栖息地推进,白头叶猴的食物来源越来越有限,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猴子没有了栖息地,缺少植被覆盖的石山水土严重流失,没有清洁的水,当地人肝肿大高发,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们还盗猎白头叶猴泡“乌猿酒”。
“1996年,我带着学生刚来的时候,春天几乎见不到植物开花,田间找不到蛇和青蛙,但老鼠很多,白头叶猴濒临灭绝。”从研究、保护大熊猫到白头叶猴,潘文石越来越深刻地理解社区问题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重要性。
“我找到雷寨一个84岁高龄的壮族老人,叫陆宝林,向他了解了当地的风俗和生活。老人给我倒茶,那水很浑浊,一股异味,我就想到村口有池塘,有水牛在里边泡澡、大小便,村妇也在里边洗衣服。于是问这水是从哪里打的,果然,老人说就在村口的池塘打的,整个村子的乡亲们都喝这口池塘里的水,想喝干净水,得到几千米以外去挑。”潘文石深感解决人的问题,才是保护白头叶猴的关键。在他的带头示范和努力下,政府拨款帮助农民修建了沼气池,农民不再需要上山砍柴,清洁的水也引到了村子里。
自然生境得以休养,树多了,鸟类、蛇类和各种食肉动物的数量也增加了,害虫及鼠类数量减少了。农民在甘蔗地里不用或少用农药,投入的成本也减少了,农民把原先用于砍伐和打猎的时间转移到对农作物的细心耕作上,因而收成也就提高了。潘文石和他的团队也通过海内外朋友及民间组织的支持,帮助农村社区修建乡村医院、小学、饮水工程和其他一些新农村建设的小项目来改善村寨百姓的生活质量。
崇左生态公园是拍摄白头叶猴最理想的野外基地。一身厚毛发的猴子夜间住在峭壁高处的山洞里,天不亮就出洞,之后稍微活动一下,就赶快吃东西。日头高了,它们就钻到阴凉处休息,既可以节约能量又不挨晒,这时再要寻找猴子的踪影,难度就太大了。直到下午四五点钟,烈日完全退下,它们才重新活跃起来。如果想要进行拍摄,一定要赶在日落前找到它们。登山道两侧到处都有眼镜王蛇出没的警示,我始终不敢踏进草丛半步。绕过一个山头,眼尖的同伴很快发现远处一块岩石上有黑色的影子,真的是白头叶猴,它们端坐着,不细看真不会发觉,不等我们商量好如何靠近,猴群一溜烟地不见了。
峰回路转,我们再看到白头叶猴时,它们正在山头上聚集着休息,头上一片雪白,像是山尖儿上的积雪,尾巴则舒展悬挂着。最活泼的是小崽,上窜下跳,互相追逐。其中一只好奇心很重,爬上离我们最近的山崖,伸出脑袋望着我们。调皮的家伙拽着家长们的尾巴,在悬崖上荡秋千。
我永远不会忘记崇左生态公园的那个夜晚,在星空下的会客厅,潘文石在其著作《熊猫虎子》书名页上为我题写赠言:“万物生存皆有权利,但是唯有努力工作才会有希望。”
我第一次知道白头叶猴,是通过央视专访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的新闻栏目,潘文石用他那充满磁性和温情的语调,讲述在野外从事生物学研究、保护工作的感人經历,他身后的树丛中白头叶猴在跳跃、觅食,几乎无视人类的存在。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国居然有这样的地方,野生动物不怕人?
2008年冬,我参加“野性中国”在崇左生态公园举办的“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有机会近距离了解这一物种,更被潘文石教授建立起来的“诺亚方舟”所感动。从广西首府南宁到崇左生态公园,只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连绵的喀斯特石山之间,是没有边际的甘蔗田,干旱的石山之下适合种植的作物很有限。暮色中我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大巴已经停在公园的篮球场上——这里曾经是军营,夜宿的客房由志愿者管理,养猪场和菜地是观鸟的好地方。
想保护猴,先帮助人
和广西多数喀斯特山区一样,崇左经济比较落后,这里很多地名里都有“弄”,在壮语中是“石山间的小平地”的意思,土壤很薄,也很难涵养水源,但也是中国最甜的地方——这里盛产甘蔗。对我们一行人来说,更甜蜜的是能看到白头叶猴,当地人叫“乌猿”。
1996年,潘文石来到崇左研究白头叶猴,彼时的山区,正陷入贫困、开荒和偷猎恶性循环的生态危机:当地居民出于对薪柴的需要,将砍伐一步步向白头叶猴的栖息地推进,白头叶猴的食物来源越来越有限,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猴子没有了栖息地,缺少植被覆盖的石山水土严重流失,没有清洁的水,当地人肝肿大高发,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们还盗猎白头叶猴泡“乌猿酒”。
“1996年,我带着学生刚来的时候,春天几乎见不到植物开花,田间找不到蛇和青蛙,但老鼠很多,白头叶猴濒临灭绝。”从研究、保护大熊猫到白头叶猴,潘文石越来越深刻地理解社区问题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重要性。
“我找到雷寨一个84岁高龄的壮族老人,叫陆宝林,向他了解了当地的风俗和生活。老人给我倒茶,那水很浑浊,一股异味,我就想到村口有池塘,有水牛在里边泡澡、大小便,村妇也在里边洗衣服。于是问这水是从哪里打的,果然,老人说就在村口的池塘打的,整个村子的乡亲们都喝这口池塘里的水,想喝干净水,得到几千米以外去挑。”潘文石深感解决人的问题,才是保护白头叶猴的关键。在他的带头示范和努力下,政府拨款帮助农民修建了沼气池,农民不再需要上山砍柴,清洁的水也引到了村子里。
自然生境得以休养,树多了,鸟类、蛇类和各种食肉动物的数量也增加了,害虫及鼠类数量减少了。农民在甘蔗地里不用或少用农药,投入的成本也减少了,农民把原先用于砍伐和打猎的时间转移到对农作物的细心耕作上,因而收成也就提高了。潘文石和他的团队也通过海内外朋友及民间组织的支持,帮助农村社区修建乡村医院、小学、饮水工程和其他一些新农村建设的小项目来改善村寨百姓的生活质量。
在喀斯特石山下守望
崇左生态公园是拍摄白头叶猴最理想的野外基地。一身厚毛发的猴子夜间住在峭壁高处的山洞里,天不亮就出洞,之后稍微活动一下,就赶快吃东西。日头高了,它们就钻到阴凉处休息,既可以节约能量又不挨晒,这时再要寻找猴子的踪影,难度就太大了。直到下午四五点钟,烈日完全退下,它们才重新活跃起来。如果想要进行拍摄,一定要赶在日落前找到它们。登山道两侧到处都有眼镜王蛇出没的警示,我始终不敢踏进草丛半步。绕过一个山头,眼尖的同伴很快发现远处一块岩石上有黑色的影子,真的是白头叶猴,它们端坐着,不细看真不会发觉,不等我们商量好如何靠近,猴群一溜烟地不见了。
峰回路转,我们再看到白头叶猴时,它们正在山头上聚集着休息,头上一片雪白,像是山尖儿上的积雪,尾巴则舒展悬挂着。最活泼的是小崽,上窜下跳,互相追逐。其中一只好奇心很重,爬上离我们最近的山崖,伸出脑袋望着我们。调皮的家伙拽着家长们的尾巴,在悬崖上荡秋千。
我永远不会忘记崇左生态公园的那个夜晚,在星空下的会客厅,潘文石在其著作《熊猫虎子》书名页上为我题写赠言:“万物生存皆有权利,但是唯有努力工作才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