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是一把钥匙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987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7年前,历史为什么选择了基辛格来完成一项重任?在中美关系中许多重要的节点上他又做了些什么?解读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外交奇人,我们可以得到一把钥匙,打开一个门缝,一窥中美关系发展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运作
其他文献
“文明冲突论”击中了当代世界矛盾的要害,触动了人们在宗教认同种族意识民族文化归属方面的敏感神经      2008年圣诞节前夜,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与世长辞从1957年发表第一部专著《士兵及国家》到2004年的最后一本书《我们是谁》,亨廷顿的学术影响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而他的政治思想影响不仅跨越了国家民族宗教文化的界限,而且也将跨越冷战和后冷战时代,在世界政治思想史上永远占有牢牢的一席之地著名
马英九上任已满百日。在这被外界视为初掌政者任期内最为关键的100天,马虽在推动和发展两岸关系上较受民众肯定,但却因“拼经济”等施政绩效不如预期引起民众的反弹与不满,导致马的施政满意度由“就职”当日的66%急剧下滑至目前的30%左右。对此,岛内舆论多认为,这只是民众对“马上就变好”的高期望落空后的一时情绪性反应,但随着各种关系的理顺,新执政团队在走出“磨合期”后会渐入佳境。    改善两岸关系得分高
7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启程前往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了首次正式访问。奥巴马在出行前,坦言此行要按下美俄关系的“重启键”。“重启键”按下后,美俄关系是否能得以修复并有所进展?    美俄关系遭遇“死机”    自去年以来,美俄关系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去年8月发生的俄格武装冲突,可说是造成美俄关系突然“死机”的“冲击波病毒”。此次冲突表面上是俄格两国的危机,实则是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美国部署反导系统的最强
抑中国扬印度。中德关系的“蜜月”在经历了科尔、施罗德时代之后,在默克尔这里戛然而止,看似突然,实则有其必然性。      一份文件藏隐患  来自西部的冷空气为深秋的北京平添了许多寒意。而目前的中德关系,恰像这深秋的北京,几乎降到了冰点。    倔强的德国女总理默克尔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公然于9月23日在总理府会见了达赖之后,中德关系空前降温;一个月后,10月23日,德国执政党联盟党大会上出台了《亚洲
美国的国民医疗保健体系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演化成型的。在改革之前,它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各级政府和居民个人全部支出的1/6用于医疗保健,但3亿国民的近1/6,也就是4630万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险。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这次改革是近百年来美国医疗改革进程的延续。虽然在奥巴马总统之前的七次全面医疗改革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但1912年老罗斯福总统提出的实现全民医疗保险的理想和1965年
他是中国科技大学核物理专业的高材生、三项发明专利享有者;他被誉为“中国政府第一新闻发言人”、“中国政府公关总领”、“中国形象大师”;他是学者型官员,常常语出惊人:“人-动物=文明或文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靠越剧传播,在中国难过黄河;但若换作小提琴协奏曲,世界传播也不在话下”……谈笑间闪烁着理性而智慧的光芒。他和著名的神学家、基督教福音传道者路易·帕罗有过三次对话,帕罗说:“和他这样有智慧的思
3月初,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在堪萨斯州立大学和美国陆军指挥参谋学院发表讲话,提出了美国今后使用武力的三大原则,被美国舆论和专家学者称为“马伦主义”,引起了广泛关注。    对“鲍威尔主义”的修正与发展    马伦认为,每一个时代或每一场战争,都会产生一些重要战略或者主义。经过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近十年的战争,美国对新世纪战争的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好地体会了美军在新的战争中如何打仗及取胜,也更
王晓玲:  我正在做一个研究课题,就是中国人怎样看待韩国这个调查在韩国人生活比较多的五个中国城市进行,从北到南依次为大连北京青岛上海广州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200多份,被访对象多为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中青年大学以上高学历者为了观察在华韩国人对韩国形象的影响,调查对象中有近1/3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直接接触到韩国人的中国人,他们与韩国人是同学同事邻居朋友或者生意伙伴可以说这个调查的被访者比一般的中国人
一个多月前,我看自己节目的回放,镜头上的我在演播室做直播视频连线,全景下,我大腿以上的身体部位都暴露在镜头前。猛然发现,那位在镜头前侃侃而问的女士,怎么那么臃肿肥厚,没有往昔窈窕轻盈的模样?“那位女士”的样子把我吓了一跳,有点不愿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直把职业形象看得无比郑重的我,何时就让自己这副样子出现在镜头前了呢?  前年看美国名主播巴巴拉·沃尔特斯的节目。那时她已经73岁,在卡斯特罗的办公室,同
若将全球气候问题、国家竞争战略、大国责任以及中国崛起等关键词放到一起,便可以引申出一个深刻话题——中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更深的陷阱。  中国的行动应当更具战略眼光,在关注天空的同时,应当密切留意脚下,避免落入西方的新陷阱。  2009年5月21日,美国众议院能源商务委员会以33比25的票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能源安全法案》,这为雄心勃勃的奥巴马政府力图在全球气候问题上赢回国际领导地位做了较好的铺